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脊柱植入弹簧撑开内固定系统及其压力识别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两组植入物,所述两组植入物关于脊柱矢状面镜像对称设置,所述植入物包括若干组椎弓根钉、两组固定棒、套筒和两组弹簧,所述套筒内部对称设有两组通道一,所述弹簧设置于通道一内,所述套筒内设有连通通道一与外部的通道二,所述固定棒设置于通道二内且固定棒的一端延伸至套筒外侧,所述椎弓根钉上端套设于固定棒上,所述椎弓根钉下端固定于脊柱椎体内,弹簧与固定棒串联在套筒中,实现弹簧辅助脊柱的纵向生长;套筒可有效防止因棒的滑动产生的金属碎屑进入人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固定系统更具安全性,也可减少手术次数及内固定并发症。症。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植入弹簧撑开内固定系统及其压力识别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脊柱植入弹簧撑开内固定系统及其压力识别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早发性脊柱侧凸(EOS)是由于各种因素产生的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出现的脊柱侧凸,患有该病症的的患者会导致外观、心肺功能、神经系统发育的不良影响,通过理疗等保守治疗方法通常无法治愈,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建议尽早手术治疗。由于患有该病症的儿童或青少年的脊柱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时,不仅要关注保证矫正侧凸的效果,还需保留脊柱的生长潜能,并能够时常检测脊柱的发育状况。
[0003]尽管目前国内常用的传统生长棒技术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该技术存在明显不足,生长棒植入后无法更直观的反映内固定效果,且需要反复多次进行撑开手术,手术间隔为半年至一年,反复手术给患者身心造成了较大影响,且导致脊柱自发融合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影响了脊柱高度的增加。国外有学者设计弹性撑开系统治疗EOS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设计缺陷存在金属碎屑、内置物突起、无法直观反映内固定效果等问题,目前也尚未见基于弹簧设计的撑开内固定系统。
[0004]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需设计一种能解决避免金属碎屑、内置物突起,增加内固定安全性以及能直观反映内固定效果的脊柱植入弹簧撑开内固定系统及其压力识别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脊柱植入弹簧撑开内固定系统及其压力识别检测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脊柱植入弹簧撑开内固定系统包括:两组植入物,所述两组植入物关于脊柱矢状面镜像对称设置,所述植入物包括若干组椎弓根钉、两组固定棒、套筒和两组弹簧,所述套筒内部对称设有两组通道一,所述弹簧设置于通道一内,所述套筒内设有连通通道一与外部的通道二,所述固定棒设置于通道二内且固定棒的一端延伸至套筒外侧,所述椎弓根钉上端套设于固定棒上,所述椎弓根钉下端固定于脊柱椎体内。
[0007]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棒与所述套筒均具有半径相等的弧形曲度。
[000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通道一为圆形截面,所述通道二为多边形截面,所述固定棒位于通道二的一端为与通道二截面匹配的多边形轴。
[000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多边形轴在所述通道二内相对滑动距离L=15mm~45mm。
[001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簧的伸缩长度d=15mm~45mm。
[001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棒还包括圆棒轴,所述圆棒轴与多边形轴一体连接,所述多边形轴与圆棒轴之间设有挡片,所述挡片外径大于通道二最小内径,所述椎弓根钉固定
套设于圆棒轴上。
[0012]一种脊柱植入压力识别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通过X光观测弹簧长度;
[0014]S2:根据计算公式:F=(自由长L0
‑
终长L1)
×
弹性系数k,得出实测脊柱压力F,根据脊柱压力F比对正常脊柱压力数据,得出测试结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脊柱植入弹簧撑开内固定系统及其压力识别检测方法的有益效果:
[0016]弹簧与固定棒串联在套筒中,既可实现弹簧辅助脊柱的纵向生长,又可根据X光显示的弹簧长度进行体内脊柱压力识别,从而实时观测植入情况,及时发现和排查脊柱自发性融合;套筒可有效保护弹簧免受人体内环境影响,改变弹性系数,也能保证因棒的滑动产生的金属碎屑无法进入人体;本专利技术的内固定系统更具安全性,也可减少手术次数及内固定并发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矢状面植入伸展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冠状面植入压缩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棒与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套筒透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
植入物,2
‑
椎弓根钉,3
‑
固定棒,31
‑
多边形轴,32
‑
圆棒轴,33
‑
挡片,4
‑
套筒,41
‑
通道一,42
‑
通道二,5
‑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5,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脊柱植入弹簧撑开内固定系统,包括两组植入物1,所述两组植入物1关于脊柱矢状面镜像对称设置,所述植入物1包括若干组椎弓根钉2、两组固定棒3、套筒4和两组弹簧5,所述套筒5内部对称设有两组通道一41,所述弹簧5设置于通道一41内,所述套筒5内设有连通通道一41与外部的通道二42,所述固定棒3设置于通道二42内且固定棒3的一端延伸至套筒4外侧,所述椎弓根钉2上端套设于固定棒3上,所述椎弓根钉2下端固定于脊柱椎体内。
[0028]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原理:本系统共需两组植入物共同作用,首先安装一组植入物1,一
组若干椎弓根钉2分为上三颗和下两颗,在预先设定好的位置固定于脊柱椎体内上端与下端,将两组弹簧5分别放置于套筒5内部的两组通道一4内,弹簧5抵在通道一4底部,再将两组固定棒3的一端插入通道二42内,位于通道二42的固定棒3的端部接触弹簧5端面,通过弹簧5对固定棒提供弹性支撑力;将装配好的固定棒3、套筒4和弹簧5组件与若干已植入椎体的椎弓根钉2锁定,完成植入本系统的一组植入物。
[0029]在矢状面的镜像位置按上述步骤步再植入另一组植入物。
[0030]通过使用弹簧与固定棒串联在套筒中,可以通过弹簧的撑开力增加脊柱纵向的生长力,实现弹簧辅助撑开,对早发型脊柱侧凸的儿童青少年进行脊柱矫形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弹簧防止固定棒与套筒滑动卡涩情况。
[0031]固定棒滑动接触面位于套筒内部的通道二与弹簧位于套筒内部的通道一,可防止因滑动产生的金属碎屑进入人体,提高安全性。
[0032]本系统可随儿童青少年的脊柱伸长自动变长,避免反复多次进行撑开手术,使内固定植入更加安全,也使患者免受更多痛苦。
[0033]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植入弹簧撑开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植入物,所述两组植入物关于脊柱矢状面镜像对称设置,所述植入物包括若干组椎弓根钉、两组固定棒、套筒和两组弹簧,所述套筒内部对称设有两组通道一,所述弹簧设置于通道一内,所述套筒内设有连通通道一与外部的通道二,所述固定棒设置于通道二内且固定棒的一端延伸至套筒外侧,所述椎弓根钉上端套设于固定棒上,所述椎弓根钉下端固定于脊柱椎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植入弹簧撑开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棒与所述套筒均具有半径相等的弧形曲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植入弹簧撑开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一为圆形截面,所述通道二为多边形截面,所述固定棒位于通道二的一端为与通道二截面匹配的多边形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脊柱植入弹簧撑开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子明,张学军,顾旭辉,蔡宝春,施嘉辉,时阳阳,夏梦洁,许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