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博弈理论的虚拟电厂模型及优化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虚拟电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博弈理论的虚拟电厂模型及优化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屋顶光伏、园区风电、储能设备等分布式电源显著增加,大量电力用户通过装备小型分布式新能源发电装置,从传统的电力消费者转变为集生产电力资源和消费电力资源于一体的“产消者”,在“产消者”这一模式下,电力用户可根据自身发电能力和用电需求的相对大小,灵活转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当转变为电力资源生产者时,可以作为分布式电源为电网提供电力供应服务。然而,“产消者”为电网提供电能的能力由于其分布式发电位置分散、发电能力和用电需求的不确定性,无法直接参与电网调度或电力交易,甚至还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使得其电量只能以极低的并网电价被电网收购,不足电量却要以零售电价从售电商买入,对个体来说经济效益较低。
[0003]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虚拟电厂技术为分布式资源参与电力交易提供了有效途径,虚拟电厂作为一种聚合分布式资源进行统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博弈理论的虚拟电厂模型及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基于“产消者”集群聚合和交易驱动的虚拟电厂,建立交易驱动的虚拟电厂定制化构建机制数学模型;2)构建虚拟电厂内部非合作博弈架构,建立“产消者”间的非合作博弈竞标模型;3)构建考虑条件风险价值的虚拟电厂定制方法;建立基于博弈理论的虚拟电厂优化运行模型;4)构建虚拟电厂Stackelberg博弈模型的分布式求解算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博弈理论的虚拟电厂模型及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构建基于“产消者”集群聚合和交易驱动的虚拟电厂,建立交易驱动的虚拟电厂定制化构建机制数学模型包括:“产消者”集群PRS、配网节点2、3
……
13、并网点1;所述的配网节点2与配网节点3、5、7相连,配网节点3与配网节点4相连,配网节点5与配网节点6相连,配网节点7与配网节点2、8、10、13相连,配网节点8与配网节点9相连,配网节点10与配网节点11、12相连;所述的并网点1与配网节点2相连;所述“产消者”集群PRS包括:分布式电力资源燃气轮机、光伏系统、储能设备、可控负荷及不可控负荷;所述配网节点包括:每个配网节点处为一个“产消者”集群PRS,所述交易驱动的虚拟电厂定制化构建机制数学模型为:所述交易驱动的虚拟电厂定制化构建机制数学模型为:式中:P
tN
和分别为日前合同中的虚拟电厂功率及相应电价;g
i,t
表示PRS
i
的发电功率,d
i,t
表示PRS
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时,崔锦瑞,何川,王海超,钱寒晗,齐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