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反舰导弹攻击时间区间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反舰导弹攻击时间区间评估方法,属于制导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战争的背景下,由于许多高价值的战列舰都配备了强大的穿透舰载自卫系统,使得单枚导弹一对一攻击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突破强大的自卫系统,协同攻击的制导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即许多导弹同时击中一艘战舰,尽管它们的初始位置不同。
[0003]多数情况下,参与协同攻击的每一枚导弹按照在发射前规定的期望攻击时间进行制导。其中期望导引时间是实现导弹齐射攻击的必要条件。然而,导弹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导弹与目标几何相对关系、导弹过载、目标视场角等约束,使期望攻击时间的可行范围有限。因此,精确的可行范围是能否实现齐射攻击的重要环节。目前多数情况应用公式求解,虽然计算简单,但精度较差且适用范围有限。
[0004]由于上述原因,有必要提出一种精确度高、使用便捷的反舰导弹攻击时间区间评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反舰导弹攻击时间区间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仿真模型,根据仿真模型获得神经网络训练样本;S2、采用训练样本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获得导引时间预测模型;S3、将期望射程、最大过载能力、目标视场角、目标视场角最大值输入导引时间预测模型,获得导引时间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反舰导弹攻击时间区间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通过以下子步骤获得仿真模型:S11、建立运动学模型和时间可控制导律;S12、采用二分法对运动学模型和时间可控制导律进行求解,获得仿真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反舰导弹攻击时间区间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模型的输入参数为期望射程、最大过载能力、目标视场角、目标视场角最大值,输出为导引时间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反舰导弹攻击时间区间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所述运动学模型表示为:S11中,所述运动学模型表示为:S11中,所述运动学模型表示为:S11中,所述运动学模型表示为:S11中,所述运动学模型表示为:其中,R为弹目距离,θ为俯仰方向上的速度前置角,φ为偏航方向上的速度前置角,为水平方向的弹目视线角,为垂直方向的弹目视线角,V为导弹速度;a
y
、a
z
为时间可控制导律指令,其中a
y
表征横向的过载指令、a
z
表征纵向的过载指令。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刘畅,范世鹏,胡少勇,王鹏,侯淼,刘经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