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桃树新梢旺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734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桃树新梢旺长的方法,属于桃树栽培和桃树树体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桃树新梢旺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桃树进行如下任一种的喷施:(1)叶面喷施缬氨酸溶液;(2)叶面喷施亚磷酸钾溶液;(3)叶面喷施缬氨酸溶液和亚磷酸钾溶液;(4)叶面喷施缬氨酸和亚磷酸钾的混合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桃树新梢生长初期喷施一定浓度的缬氨酸和/或亚磷酸钾,可有效控制桃新梢旺长现象,可稳定树势,减少修剪用工,实现轻简化栽培;同时改善果实品质。因此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桃树新梢旺长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桃树栽培和桃树树体管理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控制桃树新梢旺长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桃树速生,新梢生长量大。桃树营养生长旺盛会影响桃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采取措施控制新梢生长,对于稳定树势,改善树体结构,提升果实品质至关重要。
[0003]传统的控制桃树新梢的方法多是通过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喷施化学药剂控旺。如:喷施缩节胺、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PBO等、控肥抑制旺长以及以果压树控旺等。这些方式方法操作不便,效果不理想,在生产中难以推广应用。并且,通过使用多效唑等化学药剂控旺,对桃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形成不利;生产上发现喷施多效唑等化学控旺药剂后,树势衰弱严重,果实品质较差。在生长季经过多次夏季修剪不仅增加了生产用工,提高了生产成本,还不利于未来桃园规模化生产。因此,急需一种绿色安全的桃树新梢控旺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桃树新梢旺长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喷施一定浓度的缬氨酸和/或亚磷酸钾可有效控制桃树新梢旺长,增强树势,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果实品质。
[0005]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缬氨酸和/或亚磷酸钾在控制桃树新梢旺长和/或改善果实品质中的应用。
[0006]上述的应用中,控制桃树新梢旺长采用如下任一种的药剂喷施:
[0007](1)叶面喷施缬氨酸溶液;
[0008](2)叶面喷施亚磷酸钾溶液;
[0009](3)叶面喷施缬氨酸溶液和亚磷酸钾溶液;
[0010](4)叶面喷施缬氨酸和亚磷酸钾的混合溶液。
[0011]上述的应用中,所述缬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20g/L;
[0012]所述亚磷酸钾溶液的浓度为3~5g/L;具体可为3.3g/L;
[0013]所述缬氨酸和亚磷酸钾的混合溶液中,缬氨酸的浓度为10~20g/L;亚磷酸钾的浓度为3~5g/L;具体可为3.3g/L。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桃树新梢旺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桃树进行如下任一种的喷施:
[0015](1)叶面喷施缬氨酸溶液;
[0016](2)叶面喷施亚磷酸钾溶液;
[0017](3)叶面喷施缬氨酸溶液和亚磷酸钾溶液;
[0018](4)叶面喷施缬氨酸和亚磷酸钾的混合溶液。
[0019]上述的方法中,所述缬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20g/L;
[0020]所述亚磷酸钾溶液的浓度为3~5g/L;具体可为3.3g/L;
[0021]所述缬氨酸和亚磷酸钾的混合溶液中,缬氨酸的浓度为10~20g/L;亚磷酸钾的浓度为3~5g/L;具体可为3.3g/L。
[0022]上述的方法中,在桃树新梢长度长至4~12cm时进行叶面喷施。
[0023]上述的方法中,喷施第一次后,每间隔3天喷施1~2次;具体的,所述喷施的总次数为2次。
[0024]上述的方法中,所述喷施以叶正反两面皆布满水珠且不滴水为宜。
[0025]上述的方法中,所述喷施在天气晴朗无风的早晨或傍晚进行整株喷雾。
[0026]所述桃树品种为瑞光39、鲁红618、瑞光39号/毛桃或鲁红618/毛桃。
[0027]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在控制桃树新梢旺长的同时改善果实品质。
[0028]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桃树新梢生长初期喷施一定浓度的缬氨酸和/或亚磷酸钾,可有效控制桃新梢旺长现象,可稳定树势,减少修剪用工,实现轻简化栽培。因此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不同氨基酸对毛桃实生苗主枝生长量的影响;其中,图1中的A为实生苗生长情况;B为生长量;C为径粗;D为节间长度;E为穿刺强度。
[0030]图2为缬氨酸对桃新梢生长的影响;其中,图2中的A为新梢生长量;B为新梢节间长度;C为新梢粗度。
[0031]图3为缬氨酸对桃叶片生长的影响。
[0032]图4为不同浓度亚磷酸钾对新梢长度的影响。
[0033]图5为不同浓度亚磷酸钾对光合产物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5]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36]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37]传统的控制桃树新梢的方法多是通过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喷施化学药剂控旺如:喷施缩节胺、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PBO等、控肥抑制旺长以及以果压树控旺等。这些方式方法操作不便,效果不理想,在生产中难以推广应用。并且,通过使用多效唑等化学药剂控旺,对桃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形成不利;生产上发现喷施多效唑等化学控旺药剂后,树势衰弱严重,果实品质较差。
[003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典型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控制桃树新梢旺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桃树新梢长度长至4~12cm时叶面喷施10~20g/L的缬氨酸和3~5g/L亚磷酸钾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喷施第一次后,每间隔3天喷施1~2次,可有效控制桃树新梢旺长,稳定树势,改善果实品质,减少修剪用工,降低生产成本。
[0039]实施例1
[0040]1、首先我们研究了不同氨基酸对毛桃实生苗生长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控制桃树新梢生长的氨基酸。实验于2019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实验基地进行,选取籽粒饱满、大小均匀的毛桃(Prunus persica(L.)Batsch)种子,经赤霉素(GA)催芽后,播种于育苗穴盘中,桃实生苗长至约5cm高时,选取长势一致且无病虫害的实生苗,定植于盆中,每盆1株,盆为圆柱形,内径15cm,高20cm,盆内栽培基质按照园土:草炭:蛭石=2:1:1(v/v/v)混合,每盆栽培基质重1.5kg(栽培基质中的有机质含量12.11g/kg,碱解氮含量44.53mg/kg、速效磷含量52.36mg/kg、速效钾含量76.74mg/kg,土壤pH 6.76)。常规管理,期间只浇水,保证不缺水即可,待缓苗后喷施药剂。设不同氨基酸、多效唑、清水等共9个处理,清水为对照(见表1),所用氨基酸均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用多效唑为15wt%可湿性粉剂,购自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每处理3重复。每隔3d喷施1次,共2次,每次喷施均以叶面湿润布满水珠,也不滴水为宜。根据桃实生苗生长高度、叶片等综合指标,确定抑制桃实生苗生长的最佳氨基酸。
[0041]表1处理设置
[0042][0043][0044]喷完药剂第2次后第30天进行拍照和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不同处理对桃实生苗高度增长量由小到大的排序为:Pcba<Val<Phe<Pro<D

Ala<Control<Ser<Ile<Leu。Phe、Val、Pro和Pcba对桃实生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缬氨酸和/或亚磷酸钾在控制桃树新梢旺长和/或改善果实品质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中,进行如下任一种的喷施:(1)叶面喷施缬氨酸溶液;(2)叶面喷施亚磷酸钾溶液;(3)叶面喷施缬氨酸溶液和亚磷酸钾溶液;(4)叶面喷施缬氨酸和亚磷酸钾的混合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缬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20g/L;所述亚磷酸钾溶液的浓度为3~5g/L;所述缬氨酸和亚磷酸钾的混合溶液中,缬氨酸的浓度为10~20g/L;亚磷酸钾的浓度为3~5g/L。4.一种控制桃树新梢旺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桃树进行如下任一种的喷施:(1)叶面喷施缬氨酸溶液;(2)叶面喷施亚磷酸钾溶液;(3)叶面喷施缬氨酸溶液和亚磷酸钾溶液;(4)叶面喷施缬氨酸和亚磷酸钾的混合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缬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元松彭福田李素红杜安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