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重过载的数学模型统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71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重过载的数学模型统计方法,属于电网设备数据计算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对重过载运行的计算统计工作量大,效率不高的问题;包括为变压器构建数学模型,以每分钟为间隔,采集负载率值,标注至模型中;以坐标原点向右,取一定数量的连续数据点,作为初始子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获得拟合子模型,计算得出负载平均值和最大值;将数学模型以一定数量的连续数据点为间隔,分解为多个计算子模型,得到多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负载率平均值和最大值,最终得出变压器的持续时长和最高峰值时刻,运用指定条件查询后,得出统计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统计学原理,实现了高精度、低运算量的变压器重过载统计过程。统计过程。统计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重过载的数学模型统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设备数据计算
,应用于变压器重过载的计算过程中,具体为一种变压器重过载的数学模型统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对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每当进入夏季,配电变压器重过载导致变压器烧毁的事故频发;因此,解决配电变压器重过载运行的现象问题,避免设备事故发生,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率,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尤为重要。
[0003]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终端侧的用户用电量不断增长,导致电网的负荷逐年增加,是变压器出现重过载现象的主要原因;目前,在变电站的日常运维管理中,对变压器负载率重过载的监控,是变电站运维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在现有的计算方法中,缺少对优势计算方法的引入应用,由人工记录并手动计算,导致基础数据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计算结果出现偏差等一系列问题;如何高效、科学的统计变压器重过载数据,应用统计学、计算机辅助和数学模型构建等优势技术,来完成变压器重过载统计这一工作,为管理人员提供价值数据和辅助决策,已成为电网安全运行过程中面对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以高效、科学的方法统计变压器重过载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变压器负载率基础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并基于SQL数据库形成日负载率表,以统计学原理进行计算,最终实现了高精度、低运算量的统计过程。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目的:
[0006]一种变压器重过载的数学模型统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为目标变压器构建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所述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采用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构建;
[0008]S2、以每分钟为间隔,采集目标变压器的负载率值,将采集获得的与采集时间对应的负载率值标注至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中;
[0009]S3、在所述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向右,取一定数量的连续的时间

负载率数据点,作为初始子模型;
[0010]S4、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初始子模型中连续的时间

负载率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获得拟合子模型,计算得出拟合子模型中的负载率平均值数据和负载率最大值数据;
[0011]S5、在所述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向右,以一定数量的连续的时间

负载率数据点为间隔,分解为多个计算子模型;
[0012]S6、将步骤S5中的多个计算子模型作为步骤S3中的初始子模型,执行步骤S4的内容,得到对应多个拟合子模型的多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负载率平均值数据和负载率最大值数据;
[0013]S7、利用统计分组法对多个数据组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目标变压器的持续时长和
最高峰值时刻;
[0014]S8、对所述持续时长和最高峰值时刻运用指定条件查询,得出统计结果。
[0015]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采用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进行构建,其中X轴横坐标代表时间点,Y轴纵坐标代表负载率;时间点的单位为分钟,负载率采用百分比表示,点f(x,y)代表目标变压器在x时刻的负载率值。
[0016]具体的,步骤S2中,采集目标变压器的负载率值,具体为:对目标变压器的负载率值,每分钟进行一次采集,连续采集24小时,共得到1440个负载率值。
[0017]具体的,步骤S3中,在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中,以坐标原点向右,取15个连续的时间

负载率数据点,作为初始子模型;步骤S4中,对初始子模型中的15个连续的时间

负载率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
[0018]具体的,步骤S5中,在所述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中,以坐标原点向右,以连续的15个时间

负载率数据点为间隔,将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中总计1440个时间

负载率数据点,分为96份,形成96个计算子模型,并对96个计算子模型按顺序进行编号。
[0019]具体的,步骤S7中,利用统计分组法对96个数据组,每一组中的负载率平均值数据和负载率最大值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目标变压器的持续时长和最高峰值时刻。
[0020]进一步的,步骤S8,具体包括:
[0021]S81、对多个目标变压器执行如步骤S1至S7所述的处理过程,得到多个目标变压器分别对应的持续时长和最高峰值时刻;
[0022]S82、将所有的持续时长和最高峰值时刻数据,运用SQL函数row_number()over()进行分组排序,得出结果集,并对结果集进行编号,取结果集中的最大值作为输出结果,进行输出;
[0023]S83、对输出结果运用条件查询的方式,形成日负载率结果表,所述日负载率结果表包括日最大负载率和日最大时刻。
[0024]优选的,依据所述日负载结果表,通过统计方式得出月负载率结果表和年负载率结果表。
[002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6]在对电网中的变压器的重过载运行计算统计过程中,本专利技术创新性的构建了可重复使用的数学模型,与传统方法依靠人工对采集的所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逐步计算判断负载率走势和研习数据规律并查找数据结果,得出重过载结论的方式相比,本专利技术基于统计学原理和数据库编程,减少了计算基础数据量,提升了计算效率,因为本专利技术构建的数学模型,只需获取采集的负载率数据,便可直观准确的获得日负载率结果表等信息,大大简化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0027]本专利技术引入最小二乘法对负载率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减少了短路、冲击等异常数据的影响,使得统计结果能更加真实准确的反映设备负载情况。
[0028]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高效计算统计得出日、月、年等多时间维度的平均负载率、最高负载率、最小负载率,可指导电网的合理规划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0]图2为运用SQL函数进行输出结果的示意图;
[0031]图3为日负载率结果表的示意图;
[0032]图4为年负载率结果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按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重过载的数学模型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为目标变压器构建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所述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采用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构建;S2、以每分钟为间隔,采集目标变压器的负载率值,将采集获得的与采集时间对应的负载率值标注至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中;S3、在所述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向右,取一定数量的连续的时间

负载率数据点,作为初始子模型;S4、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初始子模型中连续的时间

负载率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获得拟合子模型,计算得出拟合子模型中的负载率平均值数据和负载率最大值数据;S5、在所述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向右,以一定数量的连续的时间

负载率数据点为间隔,分解为多个计算子模型;S6、将步骤S5中的多个计算子模型作为步骤S3中的初始子模型,执行步骤S4的内容,得到对应多个拟合子模型的多个数据组,每个数据组包括负载率平均值数据和负载率最大值数据;S7、利用统计分组法对多个数据组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目标变压器的持续时长和最高峰值时刻;S8、对所述持续时长和最高峰值时刻运用指定条件查询,得出统计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重过载的数学模型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时间

负载率数学模型采用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进行构建,其中X轴横坐标代表时间点,Y轴纵坐标代表负载率;时间点的单位为分钟,负载率采用百分比表示,点f(x,y)代表目标变压器在x时刻的负载率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重过载的数学模型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集目标变压器的负载率值,具体为:对目标变压器的负载率值,每分钟进行一次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欣玺朱珠赵宇琪陈伟李小平郭思华彭姝迪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