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63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壳体结构,其包括变电站框架主体,安装在变电站框架主体顶部的衍架结构,铺设在衍架结构顶部的盖板,变电站框架主体的内部设有变压器安装组件,变电站框架主体的一侧设有雨水收集雾化装置,变电站框架主体的另一侧设有雨水收集喷扫装置。水收集雾化装置可以对变电站框架主体顶部的雨水进行净化收集,然后形成喷雾对进入变电站框架主体的气体以及变电站框架主体内部的粉尘进行降尘处理;雨水收集喷扫装置可以对变电站框架主体顶部的雨水进行净化收集,然后形成喷射的水流,对变电站框架主体底部进行冲刷,防止变电站框架主体的底部出现灰尘积压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了变电站框架主体内部的粉尘浓度。一步降低了变电站框架主体内部的粉尘浓度。一步降低了变电站框架主体内部的粉尘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变电站壳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外部壳体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箱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箱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
[0003]箱式变电站壳体一般是封闭结构,为了保证内部的变压器能稳定运行,箱式变电站壳体需要具备较好的散热功能,因此,一些箱式变电站壳体上会安装散热器,通过散热器对箱式变电站壳体内部空间进行散热,散热器无法保证箱式变电站壳体整体的密封性,这种散热结构容易造成箱式变电站壳体内部进入粉尘,特别在干燥的天气时,箱式变电站壳体内部粉尘含量过大的话,容易造成变压器的表面产生静电,这样会存在用电安装隐患,因此,如何实现散热、防尘的稳定平衡性,是目前箱式变电站壳体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壳体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箱式变电站壳体结构,包括变电站框架主体,安装在变电站框架主体顶部的衍架结构,铺设在衍架结构顶部的盖板,变电站框架主体的内部设有变压器安装组件,变电站框架主体的一侧设有雨水收集雾化装置,变电站框架主体的另一侧设有雨水收集喷扫装置;
[0007]变压器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变电站框架主体内腔底部的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横向导轨,滑动安装在横向导轨上的安装板,安装板的表面设有两个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安装变压器,两个横向导轨之间安装有多个散热器,安装板位于散热器的上方,安装板上设有多个散热孔,安装板的底部侧面设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端部与横向导轨的侧面抵触。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变压器安装组件主要是用于进行变压器安装,拧松定位螺栓后,变压器安装组件的安装板可以在两个横向导轨上滑动,滑动到合适位置后,拧紧定位螺栓,此时,安装板固定在横向导轨上,变压器底部的支脚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此时,变压器即可完成安装,变压器安装后,散热器启动,变压器产生的热量从底部的散热孔流向散热器,散热器即可将变压器产生的热量导出到变电站框架主体的外部;
[0009]其中,雨水收集雾化装置主要是对变电站框架主体顶部的雨水进行净化收集,然
后形成喷雾对进入变电站框架主体的气体以及变电站框架主体内部的粉尘进行降尘处理,防止在干燥天气时,变电站框架主体内部的粉尘浓度过高,导致变压器表面产生静电;
[0010]另外,雨水收集喷扫装置主要是对变电站框架主体顶部的雨水进行净化收集,然后形成喷射的水流,对变电站框架主体底部进行冲刷,防止变电站框架主体的底部出现灰尘积压(灰尘积压过多,变电站框架主体内腔中就会出现扬尘的问题)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了变电站框架主体内部的粉尘浓度。
[0011]进一步,底板将变电站框架主体的内腔分隔为主安装腔和辅安装腔,变压器安装组件位于主安装腔内,底板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保持主安装腔和辅安装腔相互连通;
[0012]辅安装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将辅安装腔分隔为进气导流腔和出气导流腔,变电站框架主体的底部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与进气导流腔连通,出气管与出气导流腔连通,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端部安装过滤网。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器启动后,变电站框架主体与外界会进行气流交换,气体流动时,外界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到进气导流腔内,然后经过底板上的通孔进入到主安装腔内,主安装腔内的流动气流被散热器导入到出气导流腔内,并通过出气管导出。
[0014]进一步,雨水收集喷扫装置包括安装在变电站框架主体顶部一侧的第一雨水收集沿板,安装在第一雨水收集沿板底部一侧的第一雨水收集管,与第一雨水收集管连接的第一导流管,设置在变电站框架主体一侧并与第一导流管连接的第一雨水收集箱,第一雨水收集箱内设有第一液泵,第一液泵连接第一供液管,第一供液管上安装多个喷液头,喷液头位于出气导流腔的顶部。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天时,雨水顺着盖板流动到第一雨水收集沿板,第一雨水收集沿板底部的第一雨水收集管对雨水进行收集,同时通过第一导流管进入到第一雨水收集箱内,第一雨水收集箱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储存,同时为喷液头的喷洒提供水源。
[0016]进一步,雨水收集雾化装置包括安装在变电站框架主体顶部另一侧的第二雨水收集沿板,安装在第二雨水收集沿板底部一侧的第二雨水收集管,与第二雨水收集管连接的第二导流管,设置在变电站框架主体一侧并与第二导流管连接的第二雨水收集箱,第二雨水收集箱内设有第二液泵,第二液泵连接第二供液管,第二供液管上安装多个雾化喷头,雾化喷头位于进气导流腔的顶部。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天时,雨水顺着盖板流动到第二雨水收集沿板,第二雨水收集沿板底部的第二雨水收集管对雨水进行收集,同时通过第二导流管进入到第二雨水收集箱内,第二雨水收集箱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储存,同时为雾化喷头的雾化工作提供水源。
[0018]进一步,第一雨水收集管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穿孔,第一雨水收集沿板的底部通过第一穿孔与第一雨水收集管连通,第一雨水收集沿板内位于第一雨水收集管的上方处设有第一海绵过滤层;
[0019]第二雨水收集管周面上设有多个第二穿孔,第二雨水收集沿板的底部通过第二穿孔与第二雨水收集管连通,第二雨水收集沿板内位于第二雨水收集管的上方处设有第二海绵过滤层。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海绵过滤层主要是对进入到第一雨水收集管之前的雨水进行过滤,第二海绵过滤层主要是对进入到第二雨水收集管之前的雨水进行过滤,第一穿孔保证过滤后的雨水能流入到第一雨水收集管内,第二穿孔保证过滤后的雨水能流入到第
二雨水收集管内。
[0021]进一步,衍架结构包括安装在变电站框架主体顶部中间位置的横梁,固定安装在变电站框架主体顶部两侧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衔接横梁、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衍架单元;
[0022]其中,横梁上设有支撑槽,支撑槽的截面呈三角形;
[0023]衍架单元包括第一斜支撑、第二斜支撑以及连接第一斜支撑、第二斜支撑的横向支撑板;
[0024]第一斜支撑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槽,另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缘,第二斜支撑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槽,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凸缘;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衍架结构安装在变电站框架主体的顶部,对盖板起到了支撑托起的作用,衍架单元在横梁上安装时,第一斜支撑的一端通过第一卡槽与第一支撑板咬合,第一斜支撑另一端的第一限位凸缘位于横梁的支撑槽内,第二斜支撑的一端通过第二卡槽与第二支撑板咬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变电站壳体结构,包括变电站框架主体,安装在所述变电站框架主体顶部的衍架结构,铺设在衍架结构顶部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框架主体的内部设有变压器安装组件,变电站框架主体的一侧设有雨水收集雾化装置,变电站框架主体的另一侧设有雨水收集喷扫装置;所述变压器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变电站框架主体内腔底部的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横向导轨,滑动安装在所述横向导轨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设有两个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安装变压器,两个横向导轨之间安装有散热器,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上方,安装板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侧面设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端部与所述横向导轨的侧面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变电站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将所述变电站框架主体的内腔分隔为主安装腔和辅安装腔,所述变压器安装组件位于所述主安装腔内,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保持所述主安装腔和辅安装腔相互连通;所述辅安装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将辅安装腔分隔为进气导流腔和出气导流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式变电站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喷扫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变电站框架主体顶部一侧的第一雨水收集沿板,安装在第一雨水收集沿板底部一侧的第一雨水收集管,与第一雨水收集管连接的第一导流管,设置在所述变电站框架主体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导流管连接的第一雨水收集箱,第一雨水收集箱内设有第一液泵,第一液泵连接第一供液管,第一供液管上安装多个喷液头,喷液头位于所述出气导流腔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箱式变电站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雾化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变电站框架主体顶部另一侧的第二雨水收集沿板,安装在第二雨水收集沿板底部一侧的第二雨水收集管,与第二雨水收集管连接的第二导流管,设置在所述变电站框架主体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导流管连接的第二雨水收集箱,第二雨水收集箱内设有第二液泵,第二液泵连接第二供液管,第二供液管上安装多个雾化喷头,雾化喷头位于所述进气导流腔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箱式变电站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雨水收集管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穿孔,第一雨水收集沿板的底部通过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雨水收集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杨晓晴李引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悦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