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43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活动设在外壳本体上的门体,外壳本体的上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散热孔,外壳本体的外壁位于每个散热孔处分别固定有一与散热孔连通的散热管,散热管朝向地面倾斜设置,散热管远离外壳本体的端头固定有一封板,散热管朝向外壳本体的一面连接有多根与散热管连通的呼吸管,呼吸管与散热管垂直设置;外壳本体的底部各个角处分别安装有一移动组件。其有益效果是:移动省力方便的、适用于室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
技术介绍
干式变压器外壳可以对干式变压器起到保护的作用,中国专利201120501217.2曾经公开了一种电力用变压器附件,尤其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外壳,包括四个侧壁、底板以及顶盖,所述四个侧壁的其中一个上设有门体,所述的四个侧壁均由网格板制成。这样设计使得外壳整体散热性能好。该技术移动起来不方便,而且不适用于室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省力方便的、适用于室外的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活动设在所述外壳本体上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的上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位于每个所述散热孔处分别固定有一与所述散热孔连通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朝向地面倾斜设置,所述散热管远离所述外壳本体的端头固定有一封板,所述散热管朝向所述外壳本体的一面连接有多根与所述散热管连通的呼吸管,所述呼吸管与所述散热管垂直设置;所述外壳本体的底部各个角处分别安装有一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本体底部的连接箱、固定在所述连接箱底部的轮座,所述轮座上可转动设置有一滚轮,所述轮座上可转动设置有一可与所述滚轮外壁接触的刹车件,所述连接箱的底部设置有一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一刹车件顶部接触的活动柱,所述连接箱内可转动设置有一延伸至所述连接箱外的驱动杆,所述连接箱的外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供所述驱动杆滑动的竖直长槽,所述连接箱的外壁设置有一与所述竖直长槽底端连通的水平长槽,所述活动柱的顶端固定有一与所述驱动杆接触的球体,所述活动柱上位于所述球体和套筒之间套设有弹簧。优选地,上述的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其中所述散热管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优选地,上述的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其中每根所述散热管上设置的呼吸管的数量为两根。优选地,上述的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其中所述呼吸管与所述散热管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优选地,上述的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其中所述刹车件呈钩状。优选地,上述的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其中所述刹车件包括可与所述滚轮外壁接触的刹车部、与所述轮座铰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驱动杆底端接触的按压部。优选地,上述的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其中所述刹车部、连接部、按压部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1)、外壳本体的外壁位于每个散热孔处分别固定有一与散热孔连通的散热管,散热管朝向地面倾斜设置,散热管朝向外壳本体的一面连接有多根与散热管连通的呼吸管,这样设计既保证了散热性能又避免了雨水进入到外壳本体内,使得本技术更加适用于室外;(2)、外壳本体的底部各个角处分别安装有一移动组件,使得本技术移动起来省力方便;用户向下压动驱动杆后将驱动杆置于水平长槽内,可以使得刹车件与滚轮接触,起到了刹车的作用,防止了本技术自行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2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图3中驱动杆压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图2中连接箱的右视图;图6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3、4、5、6所示,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包括外壳本体11、通过合页活动设在外壳本体11上的门体12。外壳本体11的上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散热孔,外壳本体11的外壁位于每个散热孔处分别固定有一与散热孔连通的散热管21,散热管21朝向地面倾斜设置,散热管21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散热管21远离外壳本体11的端头固定有一封板22,散热管21朝向外壳本体11的一面连接有2根与散热管21连通的呼吸管23,呼吸管23与散热管21垂直设置,呼吸管23与散热管21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外壳本体11的底部各个角处分别安装有一移动组件3;移动组件3包括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本体11底部的连接箱31、固定在连接箱31底部的轮座32,轮座32上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有一滚轮33,轮座32上可转动设置有一可与滚轮33外壁接触的刹车件4,连接箱31的底部设置有一套筒35,套筒35内设置有一刹车件4顶部接触的活动柱36,连接箱31内可转动设置有一延伸至连接箱31外的驱动杆37,连接箱31的外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供驱动杆37滑动的竖直长槽38,连接箱31的外壁设置有一与竖直长槽38底端连通的水平长槽39,活动柱36的顶端固定有一与驱动杆36接触的球体40,活动柱36上位于球体40和套筒35之间套设有弹簧41。本技术中的刹车件4呈钩状。本技术中的刹车件4包括可与滚轮33外壁接触的刹车部51、与轮座32铰接的连接部52以及与驱动杆37底端接触的按压部53。刹车部51、连接部52、按压部53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1)、外壳本体11的外壁位于每个散热孔处分别固定有一与散热孔连通的散热管21,散热管21朝向地面倾斜设置,散热管21朝向外壳本体11的一面连接有多根与散热管21连通的呼吸管23,这样设计既保证了散热性能又避免了雨水进入到外壳本体11内,使得本技术更加适用于室外;(2)、外壳本体11的底部各个角处分别安装有一移动组件3,使得本技术移动起来省力方便;用户向下压动驱动杆37后将驱动杆37置于水平长槽39内,可以使得刹车件4与滚轮33接触,起到了刹车的作用,防止了本技术自行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部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技术人在此不再详述。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活动设在所述外壳本体上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的上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位于每个所述散热孔处分别固定有一与所述散热孔连通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朝向地面倾斜设置,所述散热管远离所述外壳本体的端头固定有一封板,所述散热管朝向所述外壳本体的一面连接有多根与所述散热管连通的呼吸管,所述呼吸管与所述散热管垂直设置;所述外壳本体的底部各个角处分别安装有一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本体底部的连接箱、固定在所述连接箱底部的轮座,所述轮座上可转动设置有一滚轮,所述轮座上可转动设置有一可与所述滚轮外壁接触的刹车件,所述连接箱的底部设置有一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一刹车件顶部接触的活动柱,所述连接箱内可转动设置有一延伸至所述连接箱外的驱动杆,所述连接箱的外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供所述驱动杆滑动的竖直长槽,所述连接箱的外壁设置有一与所述竖直长槽底端连通的水平长槽,所述活动柱的顶端固定有一与所述驱动杆接触的球体,所述活动柱上位于所述球体和套筒之间套设有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包括外壳本体、活动设在所述外壳本体上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本体的上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位于每个所述散热孔处分别固定有一与所述散热孔连通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朝向地面倾斜设置,所述散热管远离所述外壳本体的端头固定有一封板,所述散热管朝向所述外壳本体的一面连接有多根与所述散热管连通的呼吸管,所述呼吸管与所述散热管垂直设置;所述外壳本体的底部各个角处分别安装有一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本体底部的连接箱、固定在所述连接箱底部的轮座,所述轮座上可转动设置有一滚轮,所述轮座上可转动设置有一可与所述滚轮外壁接触的刹车件,所述连接箱的底部设置有一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一刹车件顶部接触的活动柱,所述连接箱内可转动设置有一延伸至所述连接箱外的驱动杆,所述连接箱的外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供所述驱动杆滑动的竖直长槽,所述连接箱的外壁设置有一与所述竖直长槽底端连通的水平长槽,所述活动柱的顶端固定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杨晓晴李引贵陈华彭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悦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