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氧化碳中微量氨气的去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59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一氧化碳中微量氨气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含氨气的一氧化碳中通入合适比例的二氧化碳及微量水蒸汽;(2)将待处理气体加压至3.0M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氧化碳中微量氨气的去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提纯领域,特别是一种一氧化碳中微量氨气的去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某些化工工艺过程中,会使一氧化碳与氨气混合,导致一氧化碳纯度降低,无法正常使用,比如在羰基铁分解过程中,会引入氨气载气,导致分解的一氧化碳无法回收利用;目前大部分采用水洗方式除去氨气,在此过程中,水洗产生大量工业含氨废水,不利于清洁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氧化碳中微量氨气的去除方法,解决了在提纯过程中产生含氨废水的问题。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一氧化碳中微量氨气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对含氨气和一氧化碳的待提纯气体中通入合适比例的二氧化碳及微量水蒸汽;
[0007](2)将待处理气体加压至3.0MPa

6.0MPa;
[0008](3)加压过程中,由于水蒸汽液化,的待提纯气体中的氨气与加入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会生成一定量的碳酸铵、碳酸氢铵以及微米级碳酸铵盐固体颗粒;
[0009](4)反应后的气流经过布袋除尘系统,除去碳酸铵盐固体颗粒,使用一氧化碳气体回收装置回收纯净的一氧化碳。
[0010]优选地,氨气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控制在1:1

1:2之间,保证二氧化碳与氨气完全反应。
[0011]优选地,微量水蒸气与氨气的摩尔比小于1:15,尽可能使水以结晶水或吸附形态留在固体碳酸盐中。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特性,将含氨一氧化碳中通入二氧化碳,使其生成碳酸铵盐,并沉积,从而去除一氧化碳中的氨气,达到提纯一氧化碳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去除一氧化碳中氨气,且不产生含氨废水,经过本专利技术提纯的一氧化碳,其氨气含量小于200ppm,提纯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一氧化碳中微量氨气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对含氨气和一氧化碳的待提纯气体中通入合适比例的二氧化碳及微量水蒸汽;
[0018](2)将待处理气体加压至3.0MPa

6.0MPa;
[0019](3)加压过程中,由于水蒸汽液化,的待提纯气体中的氨气与加入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会生成一定量的碳酸铵、碳酸氢铵以及微米级碳酸铵盐固体颗粒;
[0020](4)反应后的气流经过布袋除尘系统,除去碳酸铵盐固体颗粒,使用一氧化碳气体回收装置回收纯净的一氧化碳。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对待提纯气体中通入合适比例的二氧化碳及微量水蒸汽,氨气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控制在1:15,保证二氧化碳与氨气完全反应;微量水蒸气与氨气的摩尔比为1:20,尽可能使水以结晶水或吸附形态留在固体碳酸盐中;(2)将待处理气体加压至5.0MPa;(3)加压过程中,由于水蒸汽液化,待提纯气体中的氨气与加入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微米级碳酸铵盐固体颗粒;(4)反应后的气流经过布袋除尘系统,除去铵盐固体颗粒,回收纯净的一氧化碳。
[0023]实施例2
[0024]如图1所示,对待提纯气体中通入合适比例的二氧化碳及微量水蒸汽,氨气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控制在1:1,保证二氧化碳与氨气完全反应;微量水蒸气与氨气的摩尔比为1:20,尽可能使水以结晶水或吸附形态留在固体碳酸盐中;(2)将待处理气体加压至3.0MPa;(3)加压过程中,由于水蒸汽液化,待提纯气体中的氨气与加入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微米级碳酸铵盐固体颗粒;(4)反应后的气流经过布袋除尘系统,除去铵盐固体颗粒,回收纯净的一氧化碳。
[0025]实施例3
[0026]如图1所示,对待提纯气体中通入合适比例的二氧化碳及微量水蒸汽,氨气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控制在1:2,保证二氧化碳与氨气完全反应;微量水蒸气与氨气的摩尔比为1:20,尽可能使水以结晶水或吸附形态留在固体碳酸盐中;(2)将待处理气体加压至6.0MPa;(3)加压过程中,由于水蒸汽液化,待提纯气体中的氨气与加入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微米级碳酸铵盐固体颗粒;(4)反应后的气流经过布袋除尘系统,除去铵盐固体颗粒,回收纯净的一氧化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氧化碳中微量氨气的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含氨气和一氧化碳的待提纯气体中通入合适比例的二氧化碳及微量水蒸汽;(2)将待处理气体加压至3.0MPa

6.0MPa;(3)加压过程中,由于水蒸汽液化,的待提纯气体中的氨气与加入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会生成一定量的碳酸铵、碳酸氢铵以及微米级碳酸铵盐固体颗粒;(4)反应后的气流经过布袋除尘系统,除去碳酸铵盐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思琪刘文兴于箭高峰原刘俊霖吴丹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卓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