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58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所述燃烧器引射组件包括有引射管,具有入气口端和喉口;进气座,具有燃气流出口,燃气流出口和入气口端相对,在燃气流动方向上,燃气流出口位于入气口端的上游;引射组件水平安装,燃气流出口的中心所在的水平面与喉口的交线构成中心线,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所围成的形状,在中心线以上的部分过流面积为S1,在中心线以下的部分过流面积为S2,并且满足S1>S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燃气和空气较少的上部提供较大的过流面积,增加燃气和空气进入到混合段内的气体流量,进而使得进入混合段内的气体,上下两部分的气体流量能够达到平衡,从而促进混合的均匀性。均匀性。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厨具
,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以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厨具上的燃气燃烧器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为引射式燃气燃烧器,其一般包括火盖、引射管及喷头,引射管对应喷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引射管通过第一进风口与外界大气相通,燃气从喷头高速喷入到引射管内,在引射管内形成强引射,外界空气从空气入口吸入到引射管内,在与引射管内的燃气混合后,送至火盖,以供燃烧所需。
[0003]这种燃烧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一次空气引射的效果好,但也存在不足,其对燃气的供气压力要求较高;且由于燃气从孔径较小的喷嘴喷出,射流以很高的速度进入引射管,在射流的紊动扩散作用下,卷吸周围部分空气进入引射管。现有的引射管如专利号为ZL201420180488.6(授权公告号为CN203784951U)的中国专利或专利号为ZL201520363021.X(授权公告为CN20471768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引射管,引射管的内腔沿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为收缩段、混合段和扩压段。
[0004]由于这种引射管通常为对称结构(相对于喷嘴中心所在水平面的上下两侧呈对称),然而当燃烧器工作时,灶壳内的空气被加热导致环境温度较高,而且越接近燃烧器温度增高越明显,当高温时,由喷嘴喷射出的燃气被迅速加热,体积快速增大,密度减小,浮力对于燃气引射方向的影响不能忽略,喷射的轨迹线会有一定的向上倾斜,使得喷嘴中心所在水平面下方的空气引射量增大(自然引射空气进入的空间增大),而喷嘴中心所在平面上方的空气引射量则减小(自然引射空气进入的空间减小);此外,自然引射的外界空气同样存在被迅速加热后,热空气向上浮的趋势,进一步导致喷嘴中心所在平面上方的空气减少。由此,喷嘴喷射出的燃气以及外界空气自然引射进入到引射管内的混合气体,存在位于喷嘴中心所在平面上方的气体流量小于喷嘴中心所在平面下方的气体流量小的状态,将会导致混合不均匀,引射效率下降,甚至导致燃烧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能够使得引射气体混合均匀,提高引射效率,进而使得燃烧充分。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燃烧器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包括有
[0008]引射管,具有入气口端和喉口;
[0009]进气座,具有燃气流出口,所述燃气流出口和入气口端相对,在燃气流动方向上,所述燃气流出口位于入气口端的上游;
[0010]其特征在于:
[0011]所述引射组件水平安装,所述燃气流出口的中心所在的水平面与喉口的交线构成中心线,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所围成的形状,在中心线以上的部分过流面积为S1,在中心线以下的部分过流面积为S2,并且满足S1>S2。
[0012]通过使得喉口位于中心线以上的部分的过流面积大于位于中心线以下的部分的过流面积,扩大了上部的过流面积,即使存在燃气上浮和空气上浮引起的进气不均匀的问题,也可以使得燃气和引射空气进入到引射管内后,到达喉口时,在燃气和空气较少的上部提供较大的过流面积,增加燃气和空气进入到混合段内的气体流量,进而使得进入混合段内的气体,相对于燃气流出口中心所在的平面而言,上下两部分的气体流量能够达到平衡,从而促进混合的均匀性,提高引射效率,进而使得燃烧充分。
[0013]优选的,为进一步地使得上下两部分进气均匀,S1:S2的取值范围为≤1.45:。
[0014]进一步地,为便于扩大上部的过流面积,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在位于中心线以上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呈向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
[0015]为提高燃气喷射能力,与同一个引射管对应的燃气流出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燃气流出口的中心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以下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呈向靠近中心线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所述第二凸起部形成在对应相邻两个燃气流出口之间的位置。从而减少相邻两个燃气流出口喷射燃气形成的负压区叠加带来的引射空气增加带来的影响,减少进气不均匀。
[0017]进一步地,为便于扩大上部的过流面积,又避免引射管高度过大,与同一个引射管对应的燃气流出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在位于中心线以上的部分具有一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呈向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
[0018]所述第一凸起部最高点到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D1,第二凸起部最高点到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D2,并且满足D1:D2的范围为1.25:1~2.15:1。
[0019]进一步地,以通过中心线与轮廓线两个交点之间的中心的竖直线为轴线,所述轴线与中心线垂直,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轴线两侧的部分相对于轴线对称,由此使得左右两侧的气流均匀。
[0020]进一步地,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在位于中心线以上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呈向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和/或所述喉口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以下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呈向靠近中心线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
[0021]所述引射管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收缩段、混合段和扩压段,所述喉口形成在收缩段和混合段的交界处,所述收缩段内形成有与喉口的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二凸起部对应的第一过渡结构,所述第一过渡结构由入气口端向喉口方向逐渐凸起,由此,可通过第一过渡结构将气流逐渐引导向凸起部,减少流道突变带来的气流冲击。
[0022]进一步地,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在位于中心线以上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呈向远离中心线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和/或所述喉口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以下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呈向靠近中心
线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
[0023]所述引射管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收缩段、混合段和扩压段,所述喉口形成在收缩段和混合段的交界处,所述混合段内形成有与喉口的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二凸起部对应的第二过渡结构,可在混合段进一步促进气流的均匀混合。
[002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上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使得喉口位于中心线以上的部分的过流面积大于位于中心线以下的部分的过流面积,扩大了上部的过流面积,即使存在燃气上浮和空气上浮引起的进气不均匀的问题,也可以使得燃气和引射空气进入到引射管内后,到达喉口时,在燃气和空气较少的上部提供较大的过流面积,增加燃气和空气进入到混合段内的气体流量,进而使得进入混合段内的气体,相对于燃气流出口中心所在的平面而言,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引射组件,包括有引射管(1),具有入气口端(111)和喉口(14);进气座(2),具有燃气流出口(21),所述燃气流出口(21)和入气口端(111)相对,在燃气流动方向上,所述燃气流出口(21)位于入气口端(111)的上游;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组件水平安装,所述燃气流出口(21)的中心所在的水平面与喉口(14)的交线构成中心线(X),所述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所围成的形状,在中心线(X)以上的部分过流面积为S1,在中心线(X)以下的部分过流面积为S2,并且满足S1>S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S1:S2的取值范围为≤1.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在位于中心线(X)以上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141),所述第一凸起部(141)呈向远离中心线(X)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X)以下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142),所述第二凸起部(142)呈向靠近中心线(X)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与同一个引射管(1)对应的燃气流出口(2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燃气流出口(21)的中心在同一个水平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位于中心线(X)以下的部分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142),所述第二凸起部(142)呈向靠近中心线(X)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所述第二凸起部(142)形成在对应相邻两个燃气流出口(21)之间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与同一个引射管(1)对应的燃气流出口(2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喉口(14)横截面的轮廓线在位于中心线(X)以上的部分具有一个第一凸起部(141),所述第一凸起部(141)呈向远离中心线(X)的方向向上凸起的形状;所述第一凸起部(141)最高点到中心线(X)的垂直距离为D1,第二凸起部(142)最高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刚张波章建锋俞瑜姚青徐强严力峰诸永定茅忠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