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灯高效节能快速启动镇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562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用于荧光灯点火的镇流器,由装设于壳体内的框形铁芯、条形铁芯、电阻、电容、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至少二个副线圈构成,特别地在副线圈的输出端设置有常闭式自动开关,解决了原有同类镇流器在荧光灯启动后使灯丝继续通电的问题,有利于延长灯管使用寿命,节约电能。(*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放电灯点火的装置,尤其是一种荧光灯镇流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90220271.5号公开了一种漏磁式脉冲自耦变压镇流器,该镇流器主要由铁芯框、条形铁芯、电阻、电容、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副线圈构成,通过对条形铁芯的形状进行改进,在铁芯中形成漏磁路和饱和磁路。制得的镇流器可在无启辉器的情况下快速启动荧光灯,并具有功率因素高的特点。但是,在荧光灯启动后,上述镇流器中用于对荧光灯灯丝进行预热的副线圈仍然处于通电工作状态,荧光灯灯丝亦相应有电流通过,从而破坏了荧光灯的正常工作条件,有损荧光灯的使用寿命。同时,通电的副线圈和荧光灯丝将消耗一定的电能,不利于节能。因此,上述镇流器存在着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镇流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使荧光灯在正常条件下工作、节能的镇流器。本技术在上述镇流器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本技术的镇流器具有装设于壳体内的框形铁芯、条形铁芯、电阻R1、电容C1、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至少二个副线圈。初级线圈和副线圈绕设在条形铁芯的一端,次级线圈绕设在条形铁芯的另一端。电阻R1和电容C1相并联。初级线圈的一端与第一副线圈的一端及一外接点相接,第一副线圈的另一端与另一外接点相接,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次级线圈的一端相接,二线圈的公共端具有外接点,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电阻R1和电容C1的一并联公共端相接,电阻R1和电容C1的另一并联公共端与第二副线圈的一端和一外接点相接,上述各外接点分离设置。在镇流器中特别地设置有第一常闭式自动开关和第二常闭式自动开关,第一、二常闭式自动开关的一端分别接所述第一副线圈的另一端和第二副线圈的另一端,第一、二常闭式自动开关的另一端分别接二分离设置的外接点。在使用本镇流器时,设置的第一、二常闭式自动开关仅在荧光灯点燃之前短时间开启,让第一、二副线圈通电工作,对荧光灯灯丝进行预热。荧光灯点燃后,第一、二常闭式开关自动关闭,副线圈无电流流动,荧光灯即可在正常条件下工作,从而克服了前述现有镇流器的弊病。在本技术中,设置的常闭式自动开关可为继电器等现有机械式开关,亦可为现有电子模拟开关或PTC元件等类似自动开关。设置的副线圈至少为二个,但也可增加副线圈的数量,以便同时启动多只荧光灯管。在增设多个副线圈时,可相应增设常闭式自动开关,以确保在荧光灯点燃后各副线圈与灯丝断开。本技术的镇流器与前述现有镇流器相比,可保证荧光灯在正常条件下工作,避免因新型镇流器的使用而缩短灯管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副线圈和灯丝的电能损耗,有利于节约能源。本技术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镇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是电原理图。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镇流器在壳体1内装设有框形铁芯2和两端与框形铁芯内缘相接的条形铁芯3。另外,在壳体1内还装设有初级线圈和副线圈构成的绕组6、次级线圈绕组7、电阻8、电容9和控制线路板10。在条形铁芯3的中部两侧具有凸向框形铁芯2的凸起4,以构成磁分路。以凸起4为分界,在条形铁芯3的一端开设有气隙孔5,条形铁芯在该处的横截面积明显缩小,即形成收缩截面段。次级线圈绕组7设置在具有上述收缩截面段的条形铁芯一端,初级线圈和副线圈构成的绕组6设置在条形铁芯的另一端。如图2所示,镇流器内的电阻R1和电容C1相并联,初级线圈L1的一端与副线圈L3的一端及外接点n相接,副线圈L3的另一端f与另一外接点b相接,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与次级线圈L2的一端相接,二线圈的公共端具有外接点e,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与电阻R1和电容C1的一并联公共端相接,电阻R1和电容C1的另一并联公共端与副线圈L4的一端和外接点9相接,外接点n、b、e、g分离设置。常闭式自动开关J1、J2的一端分别接上述副线圈L3的另一端f和副线圈L4的另一端K,J1、J2的另一端分别接二分离设置的外接点m、h。本实施例中的镇流器还增设有副线圈L5、常闭式自动开关J3、初级线圈中部抽头d和转换开关J4。其中,转换开关J4的一选择接点与初、次级线圈公共端处的外接点e相接,转换开关J4的另一选择接点与初级线圈中部抽头d相接。此处,增设副线圈L5和开关J3的目的是便于同时点燃两支荧光灯管。当仅用于点燃一支灯管时,可不设置L5和J3。增设抽头d和开关J4的目的则是为了便于日光灯在低压时启动。在本实施例中,自动开关J1~J4均由继电器充当。如图3所示,J1~J4的控制电路由三极管BG、二极管D1~D5、电容C2、C3、电阻R2、R3构成。在使用本镇流器时,可将前述外接点b和J4的固定接点a同电源相接,将外接点g、h、i、j、m、n同荧光灯灯丝相接。在电源接通的瞬间,三极管BG导通,J1~J4吸合,副线圈L3~L5的电流通过J1~J3流至灯丝,使灯丝预热。同时,电源通过J4的选择触点与初级线圈L1的抽头d接通,呈串接状态的初、次级线圈之匝数比发生变化,次级电压升高,使镇流器可在电压偏低的情况下点燃荧光灯管。荧光灯启动后,J1~J4释放,灯丝电流被J1~J3截断,J4的选择触点与初、次级线圈的正常连接点e接通,镇流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荧光灯高效节能快速启动镇流器,具有装设于壳体内的框形铁芯、条形铁芯、电阻(R1)、电容(C1)、初级线圈(L1)、次级线圈(L2)和至少二个副线圈(L3、L4),初级线圈(L1)和副线圈(L3、L4)绕设在条形铁芯的一端,次级线圈(L2)绕设在条形铁芯的另一端,电阻(R1)和电容(C1)相并联,初级线圈(L1)的一端与第一副线圈(L3)的一端及一外接点(n)相接,第一副线圈(L3)的另一端(f)与另一外接点(b)相接,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与次级线圈(L2)的一端相接,二线圈的公共端具有外接点(e),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与电阻(R1)和电容(C1)的一并联公共端相接,电阻(R1)和电容(C1)的另一并联公共端与第二副线圈(L4)的一端和一外接点(g)相接,所述各外接点(n、b、e、g)分离设置,其特征是设置有第一常闭式自动开关(J1)和第二常闭式自动开关(J2),第一、二常闭式自动开关(J1、J2)的一端分别接所述第一副线圈(L3)的另一端(f)和所述第二副线圈(L4)的另一端(k),第一、二常闭式自动开关(J1、J2)的另一端分别接二分离设置的外接点(m、h)。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镇流器,其特征是在初级线圈(L1)的中部具有抽头(d)。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镇流器,其特征是设置有转换开关(J4),转换开关(J4)的一选择接点与所述初、次级线圈公共端处的外接点(e)相接,转换开关(J4)的另一选择接点与所述初级线圈中部抽头(d)相接。专利摘要一种可用于荧光灯点火的镇流器,由装设于壳体内的框形铁芯、条形铁芯、电阻、电容、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至少二个副线圈构成,特别地在副线圈的输出端设置有常闭式自动开关,解决了原有同类镇流器在荧光灯启动后使灯丝继续通电的问题,有利于延长灯管使用寿命,节约电能。文档编号H05B41/16GK2171971SQ9323948公开日1994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王家诚 申请人: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荧光灯高效节能快速启动镇流器,具有装设于壳体内的框形铁芯、条形铁芯、电阻(R1)、电容(C1)、初级线圈(L1)、次级线圈(L2)和至少二个副线圈(L3、L4),初级线圈(L1)和副线圈(L3、L4)绕设在条形铁芯的一端,次级线圈(L2)绕设在条形铁芯的另一端,电阻(R1)和电容(C1)相并联,初级线圈(L1)的一端与第一副线圈(L3)的一端及一外接点(n)相接,第一副线圈(L3)的另一端(f)与另一外接点(b)相接,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与次级线圈(L2)的一端相接,二线圈的公共端具有外接点(e),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与电阻(R1)和电容(C1)的一并联公共端相接,电阻(R1)和电容(C1)的另一并联公共端与第二副线圈(L4)的一端和一外接点(g)相接,所述各外接点(n、b、e、g)分离设置,其特征是设置有第一常闭式自动开关(J1)和第二常闭式自动开关(J2),第一、二常闭式自动开关(J1、J2)的一端分别接所述第一副线圈(L3)的另一端(f)和所述第二副线圈(L4)的另一端(k),第一、二常闭式自动开关(J1、J2)的另一端分别接二分离设置的外接点(m、h)。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霓虹灯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