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用沉降补偿装置及应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4451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桥梁用沉降补偿装置及应用方法,包括下方板,下下方板上设有螺纹转动盘,螺纹转动盘可绕其轴线旋转,螺纹转动盘螺纹连接有螺纹固定盘,螺纹固定盘可通过螺纹转动盘的转动实现垂直方向上的位移,螺纹固定盘连接有上方板,上方板与桥梁的支座底部相连。该装置可精确调整桥梁上部结构支点高程,消除墩台沉降差对桥梁上部结构和支座受力的不利影响,减少桥梁上部结构材料用量,改善上部结构的受力状态,从而降低桥梁造价、延长桥梁寿命;同时,该装置还能够显著降低支座更换技术难度和工程费用,避免桥梁支座更换对桥梁上部结构及桥面系的损伤,适用于桥梁沉降补偿技术领域。技术领域。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用沉降补偿装置及应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桥梁沉降补偿
,具体涉及桥梁用沉降补偿装置及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桥梁工程中绝大多数桥梁未设置上部结构高程调整装置,当桥梁墩台发生沉降时,上部结构也需随之发生沉降变形,该沉降变形尤其是墩台间的沉降差会对超静定体系的桥梁上部结构和支座受力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为保证上部结构符合工程要求,目前常用的技术方法是增加上部结构的钢筋、钢束和混凝土等材料的用量。但是该方法造成桥梁上部结构需用材料的增加,提高了工程费用;其次,因沉降差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大小很难精准预测,当出现沉降差较大甚至超过预期的情况时上部结构会承受较大内部应力,目前技术方法无法对沉降差进行调整消除,从而造成上部结构寿命减少,甚至造成上部结构短期内就发生破坏;再次,沉降差导致桥梁各支座受力不均,甚至会出现部分支座受力超标的情况,过大的受力会缩短支座的使用寿命,增加支座更换次数,从而增加桥梁使用期间的费用支出。
[0003]由于目前采用桥梁支座系统高度无法调整,桥梁支座更换时需对桥梁梁体顶升起一定高度,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用沉降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桥梁的墩台顶部的下方板(10),所述下方板(10)包括下垫板(101),沿所述下垫板(101)四周边缘向上设置有下侧限位板(102),所述下垫板(101)上设有螺纹转动盘(20),所述螺纹转动盘(20)可绕其轴线旋转,所述螺纹转动盘(20)螺纹连接有螺纹固定盘(30),所述螺纹固定盘(30)可通过所述螺纹转动盘(20)的转动实现垂直方向上的位移,所述螺纹固定盘(30)连接有上方板(40),所述上方板(40)包括上垫板(401),沿所述上垫板(401)四周边缘向下设置有上侧限位板(402),所述下侧限位板(102)以及上侧限位板(402)相互套设且二者只能在垂直方向上相对运动,所述上方板(40)与所述桥梁的支座底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用沉降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蜗杆(50),所述蜗杆(50)通过多个蜗杆固定板(501)安装于下垫板(101)上螺纹转动盘(20)一侧,所述螺纹转动盘(20)的外侧设有蜗轮齿轮(201),所述蜗杆(50)上设有与所述蜗轮齿轮(201)相互啮合的蜗杆齿轮(502),所述蜗杆(50)可驱动所述螺纹转动盘(20)在水平面内旋转,所述上侧限位板(402)以及下侧限位板(102)上对应蜗杆(50)位置开设有蜗杆卡槽(503),所述蜗杆(50)的输入端穿过蜗杆卡槽(503)后连接有转动螺帽(5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用沉降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板(101)上竖直设立有定位销轴(103),所述螺纹转动盘(20)以及螺纹固定盘(30)上分别开设有定位销轴孔(1031),所述螺纹转动盘(20)以及螺纹固定盘(30)与所述定位销轴(103)同轴心设置,所述定位销轴(103)贯穿螺纹转动盘(20)上的定位销轴孔(1031)后与所述螺纹固定盘(30)上的定位销轴孔(1031)套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用沉降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转动盘(20)包括下钢板(202),所述下钢板(202)顶部设有第一内层环形轨道(203)以及第一外层环形轨道(204),所述第一内层环形轨道(203)与所述第一外层环形轨道(204)的内侧面均设有齿距相同的内螺纹(205);所述螺纹固定盘(30)包括上钢板(301),所述上钢板(301)底部设有第二内层环形轨道(302)以及第二外层环形轨道(303),所述第二内层环形轨道(302)与所述第二外层环形轨道(303)的外侧面均设有与第一内层环形轨道(203)以及第一外层环形轨道(204)上的内螺纹(205)相适配的外螺纹(304);所述第一内层环形轨道(203)、第一外层环形轨道(204)、第二内层环形轨道(302)以及第二外层环形轨道(303)的旋转轴均与定位销轴(103)的轴心共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用沉降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强李同辉吕凤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