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本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包括若干根预制柱、若干块柱帽和叠合板,若干预制柱固定于地基上;柱帽数量与预制柱数量相同,且柱帽穿设于预制柱上;叠合板设置有数量与预制柱相同的连接孔,连接孔与预制柱相对应,叠合板通过连接孔穿设于预制柱上,且承托于柱帽的上方。通过预制柱固定于地基上,柱帽穿设于预制柱上,叠合板通过连接孔穿设于预制柱上,且承托于柱帽的上方,实现板柱结构的拼装,本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通过预制柱、柱帽和叠合板的装配,结构简单,施工工序简单且工期短,可多层预制柱与逆作法相结合,适用于地下室,有效的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装配式结构已经是建筑工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板柱结构体系施工便捷、成本低廉,节省层高,便于自由分隔建筑空间,有利于向大开间方向发展,能够充分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从而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力率和建筑结构工业化程度,目前该结构体系已在商住楼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但是,目前地下室均为现浇结构,没有一套完整的装配式结构体系,现浇结构,施工工序复杂且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地下室板柱结构体系装配,提高施工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包括:
[0006]若干根预制柱,若干所述预制柱固定于地基上;
[0007]若干块柱帽,所述柱帽数量与所述预制柱数量相同,且所述柱帽穿设于所述预制柱上;
[0008]叠合板,所述叠合板设置有数量与所述预制柱相同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预制柱相对应,所述叠合板通过所述连接孔穿设于预制柱上,且承托于所述柱帽的上方。
[0009]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中,所述预制柱为空心预制柱。
[0010]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中,所述预制柱与所述地基的连接处设置有调平垫片。
[0011]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中,所述预制柱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调平螺栓。
[0012]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中,所述预制柱内设置有若干钢筋,所述预制柱通过浇筑混凝土固定地基上。
[0013]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中,所述预制柱上设置有若干牛腿,所述柱帽固定于所述牛腿上方。
[0014]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中,所述柱帽为叠合柱帽。
[0015]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中,所述柱帽和预制柱之间设置有角钢。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
[0017]1、本结构体系简单,施工工序简单且工期短,可多层预制柱与逆作法相结合,适用于地下室,有效的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效率。
[0018]2、本结构体系采用预应力的叠合板,可有效的减少现场的支撑,加快施工速度,同时提高现场工地形象。
[0019]3、空心预制柱对于大截面的柱子,可以有效的降低预制构件重量,节约塔吊的成
本。
[0020]4、叠合柱帽可提高预制柱帽的质量,减少现场的施工作业及对模板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的示意图;
[0022]图2是预制柱与柱帽连接时的示意图。
[0023]图中,1、预制柱;2、地基;3、柱帽;4、叠合板;5、连接孔;6、调平垫片;7、调平螺栓;8、钢筋;9、牛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如图1
‑
2所示,本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包括若干根预制柱1、若干块柱帽3和叠合板4,若干所述预制柱1固定于地基2上;所述柱帽3数量与所述预制柱1数量相同,且所述柱帽3穿设于所述预制柱1上;所述叠合板4设置有数量与所述预制柱1相同的连接孔5,所述连接孔5与所述预制柱1相对应,所述叠合板4通过所述连接孔5穿设于预制柱1上,且承托于所述柱帽3的上方。
[0026]本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中,通过预制柱1固定于地基2上,柱帽3穿设于预制柱1上,叠合板4通过连接孔5穿设于预制柱1上,且承托于所述柱帽3的上方,实现板柱结构的拼装,本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通过预制柱1、柱帽3和叠合板4的装配,结构简单,施工工序简单且工期短,可多层预制柱1与逆作法相结合,适用于地下室,有效的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效率。此外,采用预应力的叠合板4,可有效的减少现场的支撑,加快施工速度,同时提高现场工地形象。
[0027]如图1
‑
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柱1为空心预制柱1。该结构中,空心预制柱1对于大截面的柱子,可以有效的降低预制构件重量,节约塔吊的成本。柱子和地基连接时,通过预制柱内的柱芯与地基之间采用芯柱方式连接,柱芯与地基之间是铰接方式连接。
[002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柱1与所述地基2的连接处设置有调平垫片6;所述预制柱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调平螺栓7。该结构中,通过调平垫片6和调平螺栓7对预制柱1进行调平,保证结构体系的施工质量。
[002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柱1内设置有若干钢筋8,所述预制柱1通过浇筑混凝土固定地基2上。该结构中,通过预制柱1内设置有若干钢筋8,再通过浇筑混凝土固定地基2上,保证预制柱1固定牢靠。
[003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柱1上设置有若干牛腿9,所述柱帽3固定于所述牛腿9上方;所述柱帽3为叠合柱帽3。该结构中,叠合柱帽3可提高预制柱帽的质量,减少现场的施工作业及对模板的使用。牛腿9用于临时固定柱帽3,可拆卸反复使用。在一种实施例中,牛腿9为角钢。
[003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柱帽3和预制柱1之间设置有角钢。该结构中,柱帽3和预制柱1之间设置有角钢在浇筑混凝土时可防止漏浆。
[003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预制柱(1),若干所述预制柱(1)固定于地基(2)上;若干块柱帽(3),所述柱帽(3)数量与所述预制柱(1)数量相同,且所述柱帽(3)穿设于所述预制柱(1)上;叠合板(4),所述叠合板(4)设置有数量与所述预制柱(1)相同的连接孔(5),所述连接孔(5)与所述预制柱(1)相对应,所述叠合板(4)通过所述连接孔(5)穿设于预制柱(1)上,且承托于所述柱帽(3)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1)为空心预制柱(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1)与所述地基(2)的连接处设置有调平垫片(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翔,邱圳楷,王康昊,邹展宇,朱行福,王春才,潘乃和,谢宝仪,黄元隽,李金伟,林瑶明,周雄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