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排风道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44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排风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排风道制作方法,包括:填充气囊充气后在填充气囊外侧包裹防水苫布,在防水苫布与填充气囊之间塞入四根木方将防水苫布撑起,使防水苫布外轮廓形成八边形结构,形成内胆,然后在内胆外包裹钢筋网片;将包裹有钢筋网片的内胆放入矩形结构的外套筒中;封堵板卡接在内胆外且与外套筒一端固接,从外套筒另一端向浇筑腔中浇筑混凝土,待蒸汽养护达到拆模强度后,拆模即可;采用填充气囊代替空心钢柱,模具轻便,不受场地限制,节省制作成本;同时,将填充气囊放气,拆模更加便捷、安全,缩短了生产周期;本方法中内胆和外套筒可同步制作,提高了加工效率。加工效率。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排风道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排风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排风道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装配式建筑体系中,厨房和卫生间的排风道,通常采用预制排风道,在工厂中加工完成,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排风道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在水平空心钢柱外包裹防水苫布,再在防水苫布上面包裹一层钢筋网片,然后将左右侧模及端模进行合模,最后将搅拌好的混凝土砂浆浇筑到模具里,待砂浆凝固达到强度进行拆模。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制作方法存在如下缺点,其一,模具中间的空心钢柱需悬挑固定,导致模具笨重且受场地限制;其二,混凝土排风道与空心钢柱脱模较为困难、耗时较长,排风道整条制作时间较长;其三,同一空心钢柱仅能制作同一尺寸的排风道,不同尺寸排风道空心钢柱不通用,导致模具利用率低,模具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轻便、不受场地限制,拆模便捷,能够缩短生产周期的预制排风道制作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预制排风道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材料准备,包括防水苫布、钢筋网片、侧模、封堵板和填充气囊;
[0007]S2:填充气囊充气后在填充气囊外侧包裹防水苫布,在防水苫布与填充气囊之间塞入四根木方将防水苫布撑起,使防水苫布外轮廓形成与排风道内轮廓适配的八边形结构,形成内胆,然后在内胆外包裹钢筋网片;将四个侧模连接固定,形成矩形结构的外套筒;
[0008]S3:将包裹有钢筋网片的内胆放入外套筒中,内胆与外套筒之间构成浇筑腔;封堵板卡接在内胆外且与外套筒一端固接;
[0009]S4:从外套筒另一端向浇筑腔中浇筑混凝土;
[0010]S5:待蒸汽养护达到拆模强度后,将填充气囊放气,取出填充气囊、木方及防水苫布,拆除封堵板及外套筒,将制作好的排风道取出。
[0011]侧模上设置有吊装孔;便于侧模吊装,便于脱模。
[0012]侧模外侧设置有加强筋;避免混凝土浇筑时侧模变形。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0014]采用填充气囊代替空心钢柱,模具轻便,不受场地限制,节省制作成本;同时,将填充气囊放气,拆模更加便捷、安全,缩短了生产周期;本方法中内胆和外套筒可同步制作,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排风道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排风道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排风道模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排风道模具的另一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防水苫布撑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包裹钢筋网片时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脱模后排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填充气囊;2、木方;3、防水苫布;4、钢筋网片;5、侧模一;6、封堵板;7、侧模二;501、加强筋;502、吊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如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要制作的排风道,其纵截面外轮廓为矩形结构,内轮廓为八边形结构,为制作出该结构排风道,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排风道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0025]S1:准备排风道浇筑模具,包括防水苫布3、钢筋网片4、侧模、封堵板6和填充气囊1;
[0026]S2:准备内胆和外套筒,如图5,填充气囊1充气后在填充气囊1外侧包裹防水苫布3,在防水苫布3与填充气囊1之间塞入四根木方2将防水苫布3撑起,使防水苫布3外轮廓形成与排风道内轮廓适配的八边形结构,形成内胆,然后在内胆外包裹钢筋网片4,如图6;在四个侧模内侧均匀涂抹脱模剂,将四个侧模连接固定,形成矩形结构的外套筒;
[0027]S3:组装,如图1至图4,将包裹有钢筋网片4的内胆放入外套筒中,内胆与外套筒之间构成浇筑腔;封堵板6卡接在内胆外且与外套筒一端固接;
[0028]S4:浇筑,从外套筒另一端向浇筑腔中浇筑混凝土;
[0029]S5:拆模,待蒸汽养护达到拆模强度后,将填充气囊1放气,取出填充气囊1、木方2及防水苫布3,拆除封堵板6及外套筒,将制作好的排风道取出。
[0030]进一步的,左、右两侧的侧模为侧模一5,上、下两侧的侧模为侧模二7;侧模一5外侧设置有加强筋501,加强筋501上设置有吊装孔502;侧模一5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封堵板6的连接板一,两侧设置有用于连接侧模二7的连接板二,封堵板6与侧模一5、侧模二7与侧模一5均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固定;排风道脱模时,内胆通过将填充气囊1放气取出,外套筒拆除时,拆除连接用的螺栓、螺母,将侧模一5、侧模二7及封堵板6拆下即可。
[0031]进一步的,封堵板6中央设置有八边形限位孔,内胆卡接在八边形限位孔中,保证浇筑时,内胆与外套筒同心设置。为便于安装,封堵板6由左卡板和右卡板构成,左卡板和左侧侧模一5连接固定,右卡板和右侧侧模一5连接固定,避免了封堵板6需从内胆一侧套入,使模板的连接更加简单方便。
[0032]采用填充气囊代替空心钢柱,模具轻便,不受场地限制,节省制作成本;同时,将填充气囊放气,拆模更加便捷、安全,缩短了生产周期;本方法中内胆和外套筒可同步制作,提高了加工效率。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
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排风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材料准备,包括防水苫布、钢筋网片、侧模、封堵板和填充气囊;S2:填充气囊充气后在填充气囊外侧包裹防水苫布,在防水苫布与填充气囊之间塞入四根木方将防水苫布撑起,使防水苫布外轮廓形成与排风道内轮廓适配的八边形结构,形成内胆,然后在内胆外包裹钢筋网片;将四个侧模连接固定,形成矩形结构的外套筒;S3:将包裹有钢筋网片的内胆放入外套筒中,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涛迟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