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122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9
一种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包括:支撑管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管上的调整杆,所述调整杆包括:与所述支撑管连接的连接部、由所述连接部端部弯折延伸形成的支撑部、及由所述支撑部端部弯折延伸形成的调整工作部,所述支撑管的长度长于调整杆;上述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通过在支撑管上设置调节杆调节弧形筋,以提高调节效率,解决单根钢管调节效率低的问题。调节杆的连接部、支撑部、调整工作部为一根钢筋的3个不同部位,组成一个整体焊接在支撑管上,将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的调整工作部穿过弧形筋内部,工人通过上抬支撑管后部,达到调整弧形筋标高及角度的目的。达到调整弧形筋标高及角度的目的。达到调整弧形筋标高及角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行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桥梁工程建设施工中,T梁湿接缝内预埋弧形筋(钢筋),T梁预制过程中弧形筋位置和角度控制不准,加之在运输吊放过程中的挤压磕碰,均会对弧形筋位置产生影响,因此湿接缝钢筋绑扎前需对弧形筋进行调整。目前T梁湿接缝内预埋弧形筋的调整方式多为靠工人逐个调整,即测量人员校正并调整预埋弧形筋标高及角度,然后工人将预埋弧形筋逐个调整到位。传统调整预埋弧形筋的设备一般为单根钢管,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效率的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
[0004]一种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包括:支撑管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管上的调整杆,所述调整杆包括:与所述支撑管连接的连接部、由所述连接部端部弯折延伸形成的支撑部、及由所述支撑部端部弯折延伸形成的调整工作部,所述支撑管的长度长于调整杆。
[0005]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由所述连接部弯折120
°‑
145
°
延伸形成,所述调整工作部的主体垂直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形成的平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管焊接连接。
[0006]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由所述连接部弯折130
°‑
140
°
延伸形成,所述调整工作部的主体垂直于所述支撑管,所述调整工作部垂直于所述支撑部,所述连接部平行于所述支撑管设置,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管之间采用双面满焊连接。
[0007]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工作部的主体为垂直于所述支撑管的水平杆,所述支撑部由所述连接部弯折135
°
延伸形成。
[000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或所述调整工作部长度为8

15cm,所述支撑部长度为20

30cm,所述支撑管长度为1.8

2.5m。
[0009]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或所述调整工作部长度为10cm,所述支撑部长度为23cm,所述支撑管长度为2m。
[0010]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为钢管或脚手管,所述支撑管直径为40

60mm,所述支撑管壁厚3

4mm,所述调整杆由长36

60cm、直径为12

20mm钢筋弯折形成。
[001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直径为48mm或51mm,所述支撑管壁厚3.5mm,所述调整杆由长43cm、直径为16mm钢筋弯折形成。
[0012]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一端距离所述支撑管一端端部35

50cm。
[0013]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一端距离所述支撑管支撑端端部40cm
[0014]上述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通过在支撑管上设置调节杆调节弧形筋,以提
高调节效率,解决单根钢管调节效率低的问题。调节杆的连接部、支撑部、调整工作部为一根钢筋的3个不同部位,组成一个整体焊接在支撑管上,将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的调整工作部穿过弧形筋内部,工人通过上抬支撑管后部,达到调整弧形筋标高及角度的目的。测量人员校核弧形筋标高,通过该装置将弧形筋标高及角度调整至满足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但并不限定本技术。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100,包括:支撑管20、及设置在支撑管20上的调整杆40。调整杆40包括:与支撑管20连接的连接部42、由连接部42端部弯折延伸形成的支撑部44、及由支撑部44端部弯折延伸形成的调整工作部46。支撑管20的长度长于调整杆40。
[0021]为了方便调整施工,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支撑部44由连接部42弯折120
°‑
145
°
延伸形成。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支撑部44由连接部42弯折130
°‑
140
°
延伸形成。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支撑部44由连接部42弯折135
°
延伸形成。
[0022]进一步,本实施例的调整工作部46的主体垂直于连接部42与支撑部44形成的平面。本实施例的调整工作部46的主体垂直于支撑管20。本实施例调整工作部46垂直于支撑部44及连接部42。连接部42主体平行于支撑管20设置。
[0023]进一步,本实施例的连接部42与支撑管20焊接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连接部与所述支撑管之间采用双面满焊连接。
[0024]由于弧形筋的空挡有限,为提高效率,调整工作部46的主体为垂直于支撑管20的水平杆。
[0025]进一步,本实施例的连接部42或调整工作部46长度为8

15cm,支撑部44长度c为18

30cm。支撑管20的长度a为1.8

2.5m。
[0026]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连接部42的长度b或调整工作部46长度e为9

12cm,支撑部44长度d为20

28cm。支撑管20长度为2

2.3m。
[0027]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连接部42的长度b或调整工作部46长度e为10cm。支撑部长度为23cm。支撑管20的长度a为2m。
[0028]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支撑管20为钢管或脚手架管。支撑管20直径为40

60mm。支撑管20壁厚3

4mm。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支撑管20直径为48mm或51mm。支撑管20壁厚3.5mm。
[0029]进一步,本实施例的调整杆40由长36

60cm、直径为12

20mm钢筋弯折形成。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调整杆40由长43cm、直径为16mm钢筋弯折形成。
[0030]进一步,本实施例的连接部42与支撑部44连接一端距离支撑管20一端端部35

50cm。
[0031]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连接部42与支撑部44连接一端离支撑管20支撑端22端部的距离c为40cm。
[0032]本实施例的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100,优选的,利用一根长43cm直径16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管上的调整杆,所述调整杆包括:与所述支撑管连接的连接部、由所述连接部端部弯折延伸形成的支撑部、及由所述支撑部端部弯折延伸形成的调整工作部,所述支撑管的长度长于调整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由所述连接部弯折120
°‑
145
°
延伸形成,所述调整工作部的主体垂直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形成的平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管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由所述连接部弯折130
°‑
140
°
延伸形成,所述调整工作部的主体垂直于所述支撑管,所述调整工作部垂直于所述支撑部,所述连接部平行于所述支撑管设置,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管之间采用双面满焊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工作部的主体为垂直于所述支撑管的水平杆,所述支撑部由所述连接部弯折135
°
延伸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预埋弧形筋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或所述调整工作部长度为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家栋高志峰方真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海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