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蛭石隔热板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33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陶瓷蛭石隔热板及其制备工艺,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陶瓷蛭石隔热板,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55~65%蛭石混料、4~25%球状硅微粉、8~45%硅质粘土、3~6%钠基膨润土、1~4%锂云母粉、0.5~3%硼酸粉末、1~9%木质素磺酸钙和0.01~0.05%的分散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陶瓷蛭石隔热板的制备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陶瓷蛭石隔热板,其常温和高温强度高,高温导热系数较低,抗化学腐蚀性能优异,高温体积稳定,综合性能较好,可用于铝电解槽保温层,彻底解决铝电解槽现有保温层在使用周期内被压缩、被电解质气体腐蚀等问题。气体腐蚀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蛭石隔热板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陶瓷蛭石隔热板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膨胀蛭石是一种云母类矿物,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且化学稳定性好。高温下可产生热反射,可用作良好的保温材料,但其烧结性能较差,目前蛭石保温材料以化学结合的蛭石保温板砖为主,用高可塑性粘土通过产生陶瓷结合蛭石保温材料,只有俄罗斯有少量生产,其常温强度都很低,小于0.8MPa。因此,低强度的陶瓷蛭石保温材料制品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0003]铝电解预焙槽是一种特殊电、热容器,其内衬的配置需要精心的设计,以解决好电解槽保温和散热的矛盾。铝电解槽的保温层主要靠保温材料,且应具有耐高温、适宜的强度、低热导率和结构稳定的特性。因为保温性能好的高比容材料,其空隙或颗粒粘结较薄,其强度和抗蚀性较差,易发生粉碎或破裂,因此铝电解槽不宜使用比容过大的保温材料;而且,现有的电解槽保温层在使用周期内存在被压缩、被电解质气体腐蚀等问题。现有的铝电解槽保温材料主要是轻质保温砖、硅酸钙板和石棉板。轻质保温砖的导热系数为0.2~0.4w/m
·
k,具有质轻、保温隔热、耐久等特性,但是其气孔率较大,组织疏松,力学强度较低且耐磨性差;硅酸钙板的导热系数为0.036~0.068w/m
·
k,具有质轻、抗压强度高、耐酸碱等,但是其吸水率高,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大,在潮湿的环境下,致使保温性较差;石棉板的导热系数为0.022~0.033w/m
·
k,其保温效果可以,但是耐酸性较差,很弱的有机酸就能将石棉中的氧化镁析出,使石棉纤维的强度下降,致使其在使用不久后容易碎掉。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6366860A公开的纳米陶瓷隔热保温材料,包括隔热层、辅助层以及防腐层,该隔热层是由纳米级稀土中空陶瓷微珠改性环氧树脂、改性膨胀蛭石以及陶瓷纤维,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耐腐蚀性且热传导系数较低,但是其高温导热系数较高(也就是说高温下保温性能较差),抗压强度较低,并且该保温材料中含有有机物,不能较高温度下使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7986733A公开的包含陶瓷纤维改性膨胀蛭石的阻燃保温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用刚经过含钛化合物预处理的陶瓷纤维改性天然蛭石粉末制得的,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和较优的阻燃性能,但是该保温材料在800~1000℃的温度区间的保温性能较差,高温使用性不佳,从而不能完全满足铝电解预焙槽工作环境的保温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蛭石隔热板,其常温和高温强度高,高温导热系数较低,抗化学腐蚀性能优异,高温体积稳定,综合性能较好,可用于铝电解槽保温层,彻底解决铝电解槽现有保温层在使用周期内被压缩、被电解质气体腐蚀等问题。
[000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蛭石隔热板,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55~65%蛭石混料、4~25%球状硅微粉、8~45%硅质粘土、3~6%钠基膨润土、1~4%锂云母粉、0.5~3%硼酸粉末、1~9%木质素磺酸钙和0.01~0.05%的分散
剂。
[0007]进一步的,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蛭石混料是由30~35%粗膨胀蛭石、39~47%细膨胀蛭石和20~30%保温集料组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粗膨胀蛭石的粒径为0.5~2mm,所述细膨胀蛭石的粒径小于0.5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保温集料为粒径1~5mm的陶粒。
[0010]进一步的,所述硅质粘土中含硅量>50%。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阴离子分散剂聚丙烯酰胺,主要用来减少各组分粉料的摩擦力。
[0012]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MC/PAM

Al2SiO5,是由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包裹硅酸铝纤维棉复合而成。
[0013]进一步的,所述MC/PAM

Al2SiO5的制备方法为:
[0014]将硅酸铝纤维棉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10~15min进行打散,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氧化镁粉末,继续搅拌10min;将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加入到适量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溶解,然后加入到上述反应釜中,浸渍1~2h,然后升温至60~70℃,搅拌30min,真空干燥,制得MC/PAM

Al2SiO5粉末。
[0015]本专利技术的MC/PAM

Al2SiO5是将硅酸铝纤维棉在氧化镁和搅拌的作用下分散均匀,然后浸渍在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的混合溶液中,使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包裹住硅酸铝纤维棉,进而使MC/PAM

Al2SiO5加入到本专利技术的隔热板原料中,可提高各有机和无机无机物料之间的分散性,使MC/PAM

Al2SiO5均匀分散中隔热板原料中,并在高温烧结作用下,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高温碳化后,硅酸铝纤维棉均匀插入膨胀蛭石、硅质粘土等原料之间,增加了隔热板的孔隙率,降低了本专利技术的导热系数;硅酸铝纤维棉的加入还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力学强度和高温使用性能。
[0016]进一步的,所述甲基纤维素与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2~3),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0.5~1):1,所述氧化镁粉末与硅酸铝纤维棉的质量比为0.03:1。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陶瓷蛭石隔热板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称取所需质量的粗膨胀蛭石、细膨胀蛭石和保温集料混合均匀,制成蛭石混料;
[0019]S2、按上述质量百分比称取硅质粘土、钠基膨润土、球状硅微粉加入到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得预混料;
[0020]S3、将硼酸粉末、锂云母粉、木质素磺酸钙、分散剂和适量水,然后加入到伏特式打浆机中,再加入步骤S2制得的预混料,混合均匀,制得高流动性的浆状物;
[0021]S4、将上述浆状物加入到步骤S1制得蛭石混料中,通过强制式搅拌机搅拌10~20min,制得的粗混料放入模具中,采用成型设备压制成坯体,然后将坯体置于烧结炉中烧结,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得陶瓷蛭石隔热板。
[002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烧结温度为800~1000℃,烧结时间为3~5h。
[0023]本专利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利用球状硅微粉的烧结活性,以及球状硅微粉和木质素磺酸钙粉体所形
成的微气孔结构,通过制成的高流动性泥浆,来覆盖和包裹烧结性能很差的蛭石颗粒,通过高温(800~1000℃热处理后)使膨胀蛭石颗粒之间形成充满微气孔的网状陶瓷结构,从而赋予产品很高的力学强度、极低的热导率和高温低导热率特性。
[0025]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球状硅微粉为球状结构,因球状的表面流动性好,可提高硅微粉的填充率,因此,本专利技术利用球状硅微粉的球状结构和高强度,在微粉体制浆过程中,插入硅质粘土颗粒之间,使之产生孔隙,充满微气孔,这种物理造孔方法加上引入木质硅酸钙高温烧结后所形成的微气孔,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蛭石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55~65%蛭石混料、4~25%球状硅微粉、8~45%硅质粘土、3~6%钠基膨润土、1~4%锂云母粉、0.5~3%硼酸粉末、1~9%木质素磺酸钙和0.01~0.05%的分散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蛭石隔热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蛭石混料是由30~35%粗膨胀蛭石、39~47%细膨胀蛭石和20~30%保温集料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蛭石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膨胀蛭石的粒径为0.5~2mm,所述细膨胀蛭石的粒径小于0.5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蛭石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集料为粒径1~5mm的陶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蛭石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质粘土中含硅量>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蛭石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阴离子分散剂聚丙烯酰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蛭石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MC/PAM

Al2SiO5,是由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包裹硅酸铝纤维棉复合而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瓷蛭石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C/PAM

Al 2
SiO5的制备方法为:将硅酸铝纤维棉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10~15min进行打散,然后边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勇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驰鑫特种隔热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