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陶瓷用低温快烧坯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2331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机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生陶瓷用低温快烧坯体。所述坯体的泥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FFC料煅烧焦宝石28%~40%,高岭土35%~45%,白泥15%~25%,石英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生陶瓷用低温快烧坯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机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卫生陶瓷用低温快烧坯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卫生陶瓷洁具生产时采用的原料可分为传统长石、石英、黏土三元体系和陶质精细耐火粘土系统(Fine Fire Clay,FFC)两类。
[0003]前者用于生产瓷质卫生陶瓷坯体,经1200℃左右高温烧成后坯体中含有玻璃相、莫来石、石英和气孔,产品吸水率通常≤0.5%。由于大量熔剂类原料长石等的使用,其在烧成过程中形成液相促进坯体瓷化的同时,也导致制品烧成收缩大(11

12%)、变形大,难以用于各种造型的大型柜式洗面器等卫生洁具生产。
[0004]后者采用FFC泥浆料生产的卫生洁具产品吸水率一般为8

13%,属于炻陶质卫生陶瓷,这类卫生陶瓷坯体的材质属于“精陶”,施釉后,可称为“施釉精陶”。
[0005]FFC泥浆配方中一般加入30%左右的煅烧粘土类熟料,同时加入的长石类原料量减少,玻璃相明显减少,高温塑性变形减小,烧成收缩和烧成变形远远小于传统三元配方体系,产品规整度也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由于煅烧粘土类熟料中带入一部分莫来石,莫来石的含量明显提高,可以保持足够的烧成抗折强度。尽管该配方体系引起气孔大幅度提高,造成制品吸水率较高,但是,由于烧成收缩小、变形率低、烧成合格率高,适合制作直角大台面柜式洗面器。为此,FFC泥浆制作卫生陶瓷已成为我国卫生陶瓷生产中的一个亮点。(Journal of the Australian Ceramic Society,2017,53:157

162;陶瓷,2019,4:62

67)
[0006]近几年来,随着天然气等燃料价格的上涨,卫生陶瓷烧成成本日益攀升。为了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企业效益,采用低温烧成工艺是卫生陶瓷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合理的坯料配方是低温烧成工艺成功的关键。卫生陶瓷的大部分理化指标以及泥浆的成形性能等都取决于坯料配方。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卫生陶瓷用低温快烧坯体,通过控制坯体泥料的组成及配比,在保证产品低变形率的前提下,实现卫生陶瓷低温快烧,降低产品烧成温度,缩短烧成周期,达到节能的目的。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卫生陶瓷用低温快烧坯体,所述坯体的泥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FFC料煅烧焦宝石28%~40%,高岭土35%~45%,白泥15%~25%,石英6%

15%,透辉石1%~5%,长石1%~10%,滑石1%~3%,纤维状或针状硅灰石1%~5%。
[0010]本专利技术利用FFC坯体中莫来石含量相对较高的特点,在细磨FFC原料促进其烧成同时,引入一定量的透辉石、长石、滑石和纤维状或针状硅灰石作为助熔剂原料。引入纤维状或针状原料一方面可以防止坯体中微裂纹扩展,提高陶瓷断裂模量,另一方面还会在高温分解形成针状莫来石互锁网络增加制品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借助原料中引入碱金属氧化
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双碱效应形成适量较高粘度的液相,通过液相毛细管作用重新排列颗粒,使其成为紧密堆积,促进小颗粒溶解进入液相,并经液相转移至粗颗粒表面析出,使坯体进一步致密化。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合适的熔剂类原料,调整烧成过程中液相生成温度、粘度、润湿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使烧成易于控制,减少产品变形,同时促进瓷坯中莫来石相含量增加并发育成针状晶体,在坯体中交叉排列成网状结构,提高瓷坯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坯体的泥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FFC料煅烧焦宝石30%,高岭土37%,白泥18%,石英8%,透辉石1%,长石3%,滑石1%,纤维状或针状硅灰石2%。
[0013]进一步的,所述坯体的泥料原料干燥后的化学组成为:SiO
2 63.6%,Al2O
3 25.1%,CaO 1%,MgO 0.8%,Fe2O
3 0.6%,TiO
2 0.8%,K2O 2.8%,Na2O 1.3%,IL 4%。
[0014]进一步的,所述FFC料煅烧焦宝石的粒径为过325目筛后筛余量为4

6wt%。
[0015]进一步的,所述坯体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上述原料依次加入球磨机中混合均匀,注浆成型,在1100

1160℃下烧成,降温,即得。
[0016]进一步的,原料混合前,还包括对FFC料煅烧焦宝石的预处理:将FFC料煅烧焦宝石球磨6

12h至过325目筛后筛余量为4

6wt%。通过对FFC料煅烧焦宝石进行球磨预处理,在保证原料充分细磨促进低温烧成的同时,还确保了泥料的成型性能。
[0017]进一步的,烧成时间为6

12h。
[0018]传统的陶瓷卫生洁具烧成温度在1200

1250℃之间,烧成周期为13

20h,能耗800

1200kcal/kg瓷。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控坯体泥料的配方,使得在较低的烧成温度1100

1160℃、较短的烧成周期6

12h、较低的能耗450

800kcal/kg瓷下即可制备得到,实现有效节能。同时,产品制造过程中收缩小,干燥收缩≤3%,烧成收缩≤4%,总收缩6

8%之间,接近于FFC卫生洁具,比瓷质卫生洁具干燥收缩≥3.5%和烧成收缩小≥8%,总收缩11

13%要小很多。利用该专利技术坯体泥料配方生产的卫生陶瓷吸水率小,在0.2

3%,介于瓷器及炻瓷器之间,比国际级上流行的FFC卫生洁具吸水率≥10%低很多。标准变形度小(两端支撑法200
×
30
×
15MM):瓷质卫生洁具变形度19

24MM,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产品标准变形度6

8MM。产品热稳定性、抗龟裂性、吸湿膨胀性远远优于FFC制品,与瓷质卫生洁具一致,有效避免了产品使用及安全问题。
[0019]本专利技术的卫生陶瓷用低温快烧坯体,通过对坯体泥料的组成和配比的控制,降低了烧成温度,且烧制过程中体积收缩小、周期短;同时制得的卫生陶瓷具有吸水率低、热稳定性、抗龟裂性和吸湿膨胀性优的特点,获得了性能优异的陶瓷制品,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实施例1
[0045]实施例5
[0046]一种卫生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生陶瓷用低温快烧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的泥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FFC料煅烧焦宝石28%~40%,高岭土35%~45%,白泥15%~25%,石英6%

15%,透辉石1%~5%,长石1%~10%,滑石1%~3%,纤维状或针状硅灰石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陶瓷用低温快烧坯体,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FFC料煅烧焦宝石30%,高岭土37%,白泥18%,石英8%,透辉石1%,长石3%,滑石1%,纤维状或针状硅灰石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陶瓷用低温快烧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的泥料原料干燥后的化学组成为:SiO
2 63.6%,Al2O
3 25.1%,CaO 1%,MgO 0.8%,F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兆中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晟昊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