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血小板粘附、抗增生的支架的制备方法及支架技术

技术编号:371411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血小板粘附、抗增生的支架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金属支架采用无机酸和硅烷化处理后,在金属支架内层通过功能溶液处理,在支架外层涂覆抗增生药物涂层,通过柔性材料对支架结构选择性的保护,完成两种涂层的分时涂覆,构建一种内表面抗凝抗血小板粘附,外表面抗增生的多功能支架,模拟天然内膜修复过程,实现支架长期稳定在脑血管中稳定支撑,减少甚至避免支架植入部位的血栓以及内膜增生等副作用。此外,支架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好,避免了支架植入后的免疫反应,可以促进支架内侧细胞的粘附、生长,抑制血小板的激活与粘附,具有一定的抗凝血性能。具有一定的抗凝血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血小板粘附、抗增生的支架的制备方法及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金属支架的制备领域,A61F2/82,尤其涉及一种抗血小板粘附、抗增生的支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颅内动脉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其破裂的病死率高达35%,再次出血的病死率则高达 60%~80%,即便患者幸存也多遗留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及并发症。为了更好的治疗颅动脉瘤,除了传统的手术夹闭、弹簧圈栓塞等手段外,血管内支架术(包括辅助支架和血流导向装置等)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介入疗法。血管内支架植入体内并在目标血管内释放后可由球囊撑开或者靠自身弹性膨胀打开,对血管壁其一定的支撑或血流导向作用。然而,裸支架作为一种异物植入目标血管后,会引起损伤炎症反应,而且易发生血栓、再狭窄,甚至闭塞的情况。因此患者手术期需服用大量双抗或者单抗药物治疗,导致部分患者的出血风险加大,,而且支架再狭窄率仍有约7%,治疗效果较差。
[0003]磷酸胆碱作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通过离子溶剂化作用在器械表面形成的水合层,从而抵抗蛋白质和血小板的吸附,抑制凝血发生。而且多项研究证实,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支架表面内皮化不足是导致内膜增生的主要原因。故在血流导向支架内外表面同时修饰抗血栓的磷酸胆碱类聚合物,或者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内皮化的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4]专利CN112870437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凝抗增生及促内皮化的功能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在基材表面固定聚胺酚涂层并共价接枝肝素,达到抗血小板粘附、抗增生功效。然而,肝素作为凝血酶的间接抑制剂,体内使用存在自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另外,直接共价固定肝素并不能保证肝素维持其抗血小板粘附活性,而且肝素易于酶解,长期抗血小板粘附效果受限。专利CN108686267公开了一种兼具抗凝血、抗炎、抗增生功能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利用聚阳电解质和聚阴电解质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通过层层自组装在基材表面沉积具有抗血小板粘附、抗炎、抗增生的药物。但是,层层自组装需要多次交替沉积聚阳离子溶液和聚阴离子溶液,工序繁复且耗时较长,不利于大规模生成。此外,上述专利均是将单种功效的涂层同时涂覆在支架内外表面,因此对于改性后的支架只能发挥一种涂层功效。而理想的血管内支架,与血液相互接触的内侧壁需要抗血栓,而与血管壁相互接触的外侧壁则需要抑制管腔再狭窄,起到抗增生的功效,因此对支架内外表面进行不同改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血小板粘附、抗增生的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将金属支架采用无机酸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溶剂清洗;
[0007]S2.将S1处理后的金属支架进行羟基化和硅烷化处理;
[0008]S3.将S2处理后的金属支架完全浸于功能溶液中反应后进行控干,随后内侧壁采用封闭的柔性材料进行处理;
[0009]S4.将S3处理后的金属支架的外侧壁涂覆抗增生药物涂层,并控干;
[0010]S5.将S4处理后的金属支架移除柔性材料,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即得。
[0011]优选地,所述抗血小板粘附、抗增生的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S1.将金属支架采用无机酸在4℃~100℃下预处理5min~96h,然后用溶剂清洗;
[0013]S2.将S1处理后的金属支架在20℃~200℃下羟基化和硅烷化处理5min~96h;
[0014]S3.将S2处理后的金属支架完全浸于功能溶液中在4℃~120℃下反应1min~96h后,在 15℃~100℃下控干,随后内侧壁采用封闭的柔性材料进行处理;
[0015]S4.将S3处理后的金属支架的外侧壁涂覆抗增生药物涂层,并控干;
[0016]S5.将S4处理后的金属支架移除柔性材料,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即得。
[0017]所述S1中的金属支架为裸支架,由激光雕刻或金属丝编织得到,如图1所示。
[0018]本申请中的金属支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支架表面具有一定取向排列的微孔结构,可以在起到血流导向、组织生长的框架作用的同时,在药物涂层的作用下,促进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的粘附和生长,进而促进血管内侧的内皮化,抑制支架外侧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利于血管组织营养、代谢运输,防止血管再狭窄问题。
[0019]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选自316L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金属为316L不锈钢。
[002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1中的无机酸选自硝酸水溶液、硫酸水溶液、盐酸水溶液、高锰酸钾水溶液、氢氟酸水溶液、重铬酸钾水溶液、高氯酸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S1中的无机酸为硝酸水溶液和氢氟酸水溶液。
[002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硝酸水溶液和氢氟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8~23):(2~5);优选地,所述硝酸水溶液和氢氟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9:3。
[002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硝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68%,氢氟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40%;优选地,所述硝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98%,氢氟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4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硝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氢氟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
[002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1中的溶剂选自丙醇、丙酮、水、超纯水、石油醚、甲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S1中的溶剂选自丙醇、丙酮、超纯水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S1中的溶剂为超纯水。
[002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2中羟基化处理为:40~100℃下,将S1所得金属支架在质量分数为5~20%的碱性溶液中反应6~24h。
[002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碱性溶液选自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002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2中硅烷化处理后,得到硅烷层。
[002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2中硅烷化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将硅氧化合物溶于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随后浸没羟基化处理后的金属支架,即得。
[002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硅氧化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95%;优选地,所述硅氧化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7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硅氧化合物水溶液的质量
浓度为 7.5%。
[0029]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50%~95%;优选地,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75%。
[003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硅氧化合物选自2

(3,4

环氧环己基)乙基

三甲氧基硅烷、2

(3,4

环氧环己基)乙基

三乙氧基硅烷、3

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血小板粘附、抗增生的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金属支架采用无机酸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溶剂清洗;S2.将S1处理后的金属支架进行羟基化和硅烷化处理;S3.将S2处理后的金属支架完全浸于功能溶液中反应后进行控干,随后内侧壁采用封闭的柔性材料进行处理;S4.将S3处理后的金属支架的外侧壁涂覆抗增生药物涂层,并控干;S5.将S4处理后的金属支架移除柔性材料,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血小板粘附、抗增生的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金属支架采用无机酸在4℃~100℃下预处理5min~96h,然后用溶剂清洗;S2.将S1处理后的金属支架在20℃~200℃下羟基化和硅烷化处理5min~96h;S3.将S2处理后的金属支架完全浸于功能溶液中在4℃~120℃下反应1min~96h后,在15℃~100℃下控干,随后内侧壁采用封闭的柔性材料进行处理;S4.将S3处理后的金属支架的外侧壁涂覆抗增生药物涂层,并控干;S5.将S4处理后的金属支架移除柔性材料,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即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血小板粘附、抗增生的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无机酸选自硝酸水溶液、硫酸水溶液、盐酸水溶液、高锰酸钾水溶液、氢氟酸水溶液、重铬酸钾水溶液、高氯酸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血小板粘附、抗增生的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硅烷化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将硅氧化合物溶于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随后浸没羟基化处理后的金属支架,即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血小板粘附、抗增生的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氧化合物选自2

(3,4

环氧环己基)乙基

三甲氧基硅烷、2

(3,4

环氧环己基)乙基

三乙氧基硅烷、3

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

缩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