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104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线上部分与线下部分进行一致性构建,实现虚拟与实景的同步关联,用户在线下的实际场景中基于线下情节进行游戏式游览参观,即可同步影响线上的游戏剧情的推进;用户进行线上游戏时,也可通过在虚拟场景中对游戏剧情进行推进,进而影响用户在线下部分的线下情节。进而,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应线下的实际场景制作线上的虚拟场景,并设计游戏剧情,并同步线下部分与线下部分的行为与数据,不仅使得线上的游戏体验更接近线下的实际情况,而且线下部分中,用户通过在实际场景进行实际行为,推动线下情节,对应地影响线上部分的游戏剧情的推进,包括用户与线上玩家保持数据和游戏进度的一致性。家保持数据和游戏进度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上线下数据交互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升游客对于景区、场馆的体验深度,现有技术提供多种不同技术思想的技术手段,如制作线上的虚拟景区、虚拟场馆,可采用C/S或B/S的方式进行访问,便于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向用户提供线下实景无法直接展示的信息;又如在线下的景区、场馆设置交互方案,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基于线下实景向用户展示更多信息。但不管线上或线下的游览方式,均没有改变传统的游览参观的模式,即进入景区或场馆,参观景点或展示点,为单纯的信息获取的体验。进而,本质上未改变传统的游览参观的模式存在的单调感。
[0003]另一方面,游戏软件与线下体验几乎形成完全的割裂,用户进行游戏时,无法获得任何现实中的体验,即用户本身在现实中,无法获取任何关于游戏的体验感。虽然现有技术的体感游戏能够使用户具有一定的线下体验感,如通过身体动作控制游戏的进行;但这类体感游戏实际上等同于通过身体动作代替游戏手柄或键盘,本质上仍然是虚拟的游戏体验。因此,现有技术的游戏在游戏体验上局限于虚拟环境中,缺少现场体验与现场沉浸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实现线上线下保持一致性,可通过在线下实景的真实体验同步推进虚拟游戏的剧情,真正打通线上与线下,实现现场体验与现场沉浸感,同时改变线下的实际场景对应的景区、场馆的游览参观的模式,增强现场体验的多样化。<br/>[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包括线上部分、线下部分:
[0007]线上部分:对应线下的实际场景制作线上的虚拟场景,识别线下的实际场景中的用户、物体、设施,并作为线上的虚拟场景中的线上玩家、物体、设施进行展现;基于虚拟场景设置游戏剧情;
[0008]线下部分:在线下的实际场景中部署线下情节,线下情节对应游戏剧情进行部署;用户进入线下的实际场景,在实际场景中对用户进行识别与定位;基于用户的位置,在线下情节设定的位置激活针对于用户的当前环节剧情;根据用户在实际场景中对于当前环节剧情的完成结果,确定用户的下一环节剧情。
[0009]作为优选,检测实际场景中的环境因素,结合当前用户在实际场景中对于当前环节剧情的完成结果、线下的其他用户在实际场景中对于针对于其他用户的环节剧情的完成结果、其他线上玩家在虚拟场景中对游戏剧情的完成结果、实际场景中的环境因素,确定当前用户的下一环节剧情。
[0010]作为优选,基于用户在实际场景中的行进路线,以及用户在行进路线上的历史环
节剧情的完成情况,确定用户的当前环节剧情。
[0011]作为优选,如果在游戏剧情进行过程中,线下的用户未进入实际场景或未进行线下情节,则对应的线上玩家进入托管状态,自动进行周期性任务,或者线上玩家由线上的游戏系统控制,保持与其他线上玩家的同步性。
[0012]作为优选,对于预定进行线下部分的新用户,到达实际场景前,向新用户推送游戏剧情的背景故事,并根据其行程和阅读速度,调节推送的背景故事的情节丰富度。
[0013]作为优选,线上部分中,还设置虚拟角色,以及对应虚拟角色设置角色属性,线上玩家选择虚拟角色进行扮演;线下部分中,用户对应线上玩家,与虚拟角色形成关联;根据用户在实际场景中对于当前环节剧情的完成结果,确定对用户关联的虚拟角色对应的角色属性的影响,根据预设规则对角色属性进行修改,并对线上玩家扮演的虚拟角色的角色属性进行关联修改;或者,线上玩家进行线上游戏,所扮演的虚拟角色的角色属性基于线上游戏的过程进行修改。
[0014]作为优选,用户还通过实际场景外的线下行为影响用户关联的虚拟角色对应的角色属性,根据预设规则对角色属性进行修改。
[0015]作为优选,对用户所进行的线下行为进行识别,获得线下行为的行为结果,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的行为结果转换为对应的角色属性。
[0016]作为优选,线下情节包含不同的故事线,用户关联的虚拟角色对应的角色属性在不同的故事线中进行沿用或按预设规则或者由利用机器学习获得的转换模型进行转换。
[0017]作为优选,在线下情节设定的位置由工作人员扮演针对于用户的当前环节剧情的故事角色;工作人员实时接收扮演任务与用户照片或特征描述,其中,扮演任务为针对于用户的当前环节剧情。
[0018]作为优选,通过旁白解说、工作人员扮演的角色,赋予同一用户对于不同的其他用户,具有不同的身份。
[0019]作为优选,通过向用户发布任务剧情,由用户根据任务剧情执行配合其他角色的剧情的行动,与调度线下情节包含的不同故事线剧情或环节剧情进行结合,将与其进行互动的其他用户引导至对应的位置;或者,对应即将到达其所在位置的其他用户,对所述的其他用户对应于该位置的当前环节剧情进行调整,将所述的其他用户引导至对应的位置。
[0020]作为优选,将用户与工作人员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过程与互动结果加入线下情节,通过自动或半自动审核后,对线下情节进行调整,实际场景中的所有用户根据最新的线下情节确定未来的剧情。
[0021]作为优选,用户与工作人员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过程,包括行动流程、创造性对话,利用区块链进行存证,作为著作权分享的依据;根据所述的行动流程、创造性对话制作生成的游戏内容、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按内容比例、重要性权重,设定相关各方的著作权分享比重。
[0022]作为优选,基于最新的线下情节,如果不同用户将在未来的剧情中,将在线下情节设定的位置相遇,则针对对应的不同用户进行自动或者半自动剧情编辑,获得匹配的衔接剧情,利用衔接剧情将对应的不同用户的未来的剧情进行衔接。
[0023]作为优选,根据线下的实际场景的拥挤程度、路线需求密集度、娱乐消费设施的占用分配情况,结合各用户进行线下情节的时间表,动态调整线下情节,包括增删除环节剧情
或者调整难度,使得实际场景中的各个位置的用户数量与线下情节相匹配。
[0024]作为优选,线上部分中,设置有不同门派或者与游戏剧情相关的团体,对应不同门派或者与游戏剧情相关的团体设置不同的游戏剧情;线下部分中,用户选择所属的门派或者与游戏剧情相关的团体,基于用户在实际场景中对于各个环节剧情的完成结果,按预设规则进行计分,并对不同门派或者与游戏剧情相关的团体进行排行。
[0025]作为优选,对用户进行动作识别,将用户的动作与当前环节剧情进行结合,通过AR眼镜或终端设备的AR应用程序对视听效果进行展现。
[0026]作为优选,基于AR眼镜或终端设备的AR应用程序所展现的视听效果叠加实际场景生成视频或全三维场景。
[0027]作为优选,对应生成的视频或全三维场景生成链接,对应于当前环节剧情的网文设置所述的链接,利用链接在网页或VR设备上显示对应的视频或全三维场景。
[0028]作为优选,用户根据剧情背景、实际场景或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线上部分、线下部分:线上部分:对应线下的实际场景制作线上的虚拟场景,识别线下的实际场景中的用户、物体、设施,并作为线上的虚拟场景中的线上玩家、物体、设施进行展现;基于虚拟场景设置游戏剧情;线下部分:在线下的实际场景中部署线下情节,线下情节对应游戏剧情进行部署;用户进入线下的实际场景,在实际场景中对用户进行识别与定位;基于用户的位置,在线下情节设定的位置激活针对于用户的当前环节剧情;根据用户在实际场景中对于当前环节剧情的完成结果,确定用户的下一环节剧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实际场景中的环境因素,结合当前用户在实际场景中对于当前环节剧情的完成结果、线下的其他用户在实际场景中对于针对于其他用户的环节剧情的完成结果、其他线上玩家在虚拟场景中对游戏剧情的完成结果、实际场景中的环境因素,确定当前用户的下一环节剧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用户在实际场景中的行进路线,以及用户在行进路线上的历史环节剧情的完成情况,确定用户的当前环节剧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游戏剧情进行过程中,线下的用户未进入实际场景或未进行线下情节,则对应的线上玩家进入托管状态,自动进行周期性任务,或者线上玩家由线上的游戏系统控制,保持与其他线上玩家的同步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预定进行线下部分的新用户,到达实际场景前,向新用户推送游戏剧情的背景故事,并根据其行程和阅读速度,调节推送的背景故事的情节丰富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线上部分中,还设置虚拟角色,以及对应虚拟角色设置角色属性,线上玩家选择虚拟角色进行扮演;线下部分中,用户对应线上玩家,与虚拟角色形成关联;根据用户在实际场景中对于当前环节剧情的完成结果,确定对用户关联的虚拟角色对应的角色属性的影响,根据预设规则对角色属性进行修改,并对线上玩家扮演的虚拟角色的角色属性进行关联修改;或者,线上玩家进行线上游戏,所扮演的虚拟角色的角色属性基于线上游戏的过程进行修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还通过实际场景外的线下行为影响用户关联的虚拟角色对应的角色属性,根据预设规则对角色属性进行修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用户所进行的线下行为进行识别,获得线下行为的行为结果,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的行为结果转换为对应的角色属性。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线下情节包含不同的故事线,用户关联的虚拟角色对应的角色属性在不同的故事线中进行沿用或按预设规则或者由利用机器学习获得的转换模型进行转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线下情节设定的位置由工作人员扮演针对于用户的当前环节剧情的故事角色;工作人员实时接收扮演任务
与用户照片或特征描述,其中,扮演任务为针对于用户的当前环节剧情。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旁白解说、工作人员扮演的角色,赋予同一用户对于不同的其他用户,具有不同的身份。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向用户发布任务剧情,由用户根据任务剧情执行配合其他角色的剧情的行动,与调度线下情节包含的不同故事线剧情或环节剧情进行结合,将与其进行互动的其他用户引导至对应的位置;或者,对应即将到达其所在位置的其他用户,对所述的其他用户对应于该位置的当前环节剧情进行调整,将所述的其他用户引导至对应的位置。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用户与工作人员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过程与互动结果加入线下情节,通过自动或半自动审核后,对线下情节进行调整,实际场景中的所有用户根据最新的线下情节确定未来的剧情。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与工作人员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过程,包括行动流程、创造性对话,利用区块链进行存证,作为著作权分享的依据;根据所述的行动流程、创造性对话制作生成的游戏内容、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按内容比例、重要性权重,设定相关各方的著作权分享比重。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最新的线下情节,如果不同用户将在未来的剧情中,将在线下情节设定的位置相遇,则针对对应的不同用户进行自动或者半自动剧情编辑,获得匹配的衔接剧情,利用衔接剧情将对应的不同用户的未来的剧情进行衔接。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线下的实际场景的拥挤程度、路线需求密集度、娱乐消费设施的占用分配情况,结合各用户进行线下情节的时间表,动态调整线下情节,包括增删除环节剧情或者调整难度,使得实际场景中的各个位置的用户数量与线下情节相匹配。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线上部分中,设置有不同门派或者与游戏剧情相关的团体,对应不同门派或者与游戏剧情相关的团体设置不同的游戏剧情;线下部分中,用户选择所属的门派或者与游戏剧情相关的团体,基于用户在实际场景中对于各个环节剧情的完成结果,按预设规则进行计分,并对不同门派或者与游戏剧情相关的团体进行排行。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用户进行动作识别,将用户的动作与当前环节剧情进行结合,通过AR眼镜或终端设备的AR应用程序对视听效果进行展现。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AR眼镜或终端设备的AR应用程序所展现的视听效果叠加实际场景生成视频或全三维场景。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生成的视频或全三维场景生成链接,对应于当前环节剧情的网文设置所述的链接,利用链接在网页或VR设备上显示对应的视频或全三维场景。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根据剧情背景、实际场景或虚拟场景设计道具、服装,经审核或者投票后,在线下的实际场景中设置相对应制作的实体物品,在线上的虚拟场景中设置相应制作的虚拟物品。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上线下同步游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线上玩家对线下的用户进行的互动,通过实际场景中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耀灵人工智能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