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恒宽专利>正文

一种对茶叶自动包揉成型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05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茶叶自动包揉成型的设备,机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连接有上揉捻机构,上揉捻机构能够随着升降机构相对机架垂直移动,在机架上设置有下揉捻机构,下揉捻机构位于上揉捻机构的正下方;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同时与上揉捻机构和下揉捻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曲轴曲柄向内的斜角,并且曲柄中心延长圆与曲轴中心延长圆和揉盘边缘的中心圆相交于一点,使揉盘在摆动时与包揉筒始终能保持较小间隙不产生干涉,阻止了茶叶从间隙处溢出,上揉盘内壁和下揉盘内壁与包揉筒内壁形成了可以随揉盘摆动变化形状的封闭容腔。工人只需升起上揉捻装置,装入适量茶叶,启动设备,上揉盘会自动进入包揉筒内将茶叶封闭在包揉筒内。茶叶封闭在包揉筒内。茶叶封闭在包揉筒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茶叶自动包揉成型的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加工
,具体是一种对茶叶自动包揉成型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茶叶加工时有一道“包揉”的工艺工序,主要有手工包揉和手工装袋机械包揉两种方式,手工包揉由于力度的问题成型效果差,费时费力,人为因素大,质量时好时坏,必须要有多年经验的师傅制作,才能做到质量差异小的产品,但仍然耗时耗力,产量小。手工装袋机械包揉分手工装袋和机械粗揉锁紧再上另外的机械实施重揉后,手工取出散开,失水降温一定时间,再手工装袋机械粗揉锁紧再上另外的机械实施重揉,重复一次才能完成。所以现有的包揉机械包括竖包机,速揉机,只能在布袋外面改变整体形状对布袋内茶叶进行挤压,因布袋内的茶叶已经很紧实,外部的茶叶形成张力,茶叶的流动性就差,所以心部的茶叶不能得到充分的压力揉捻,只是解决了人工制作力量的问题,不能解决打散冷却降温复揉的问题,所以仍然耗时,产量小。因此需要一款不需要包巾和布袋,能够在包揉时挤压,打散,降温,并可以调整压力,时间,温度,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并能够保证质量提高产量的机械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对茶叶自动包揉成型的设备,该设备不使用包巾和布袋,不取出散开冷却再二次包揉,简单有效的节约了时间提高产量和降低劳动强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对茶叶自动包揉成型的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连接有上揉捻机构,且上揉捻机构能够随着升降机构相对机架垂直移动,在机架上设置有下揉捻机构,且下揉捻机构位于上揉捻机构的正下方;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同时与上揉捻机构和下揉捻机构连接。现有的包揉机械只能在布袋外面改变整体形状对布袋内茶叶进行挤压,因布袋内的茶叶已经很紧实,外部的茶叶形成张力,茶叶的流动性就差,所以心部的茶叶不能得到充分的压力揉捻,只是解决了人工制作力量的问题,不能解决打散冷却降温复揉的问题,所以仍然耗时,产量小。因此需要一款不需要包巾和布袋,能够在包揉时挤压,打散,降温,并可以调整压力,时间,温度,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并能够保证质量提高产量的机械设备。本方案当升降机构的气缸推动支架向下移动,使设置在支架上的上揉捻机构的上揉盘内壁和下揉捻机构的下揉盘内壁形成的封闭容腔的容积缩小,对容腔内的茶叶实施压缩。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同步驱动上揉捻机构和下揉捻机构,交替改变容腔的形状,使在容腔内的茶团形状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改变形状,在改变形状时茶叶较厚处向较薄处移动,因此茶叶之间就产生了摩擦,达到揉捻目的,在揉捻时茶叶会收紧缩小,上揉捻机构因受到升降机构的持续推力会自动持续下压跟进缩小容腔持续揉捻。本方案不使用包巾和布袋,直接在茶叶上压紧揉捻,不取出散开冷却再二次包揉,因此节约50%
以上的时间提高了产能,本方案可连接一键启动控制系统或远程控制系统,一键启动或远程启动,有效的降低劳动强度。
[0006]进一步地,机架上设置有包揉筒,包揉筒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和升降机构固定并密封,上揉捻机构和下揉捻机构设置在包揉筒内部。包揉筒的壁面中部向着中心出凸起形成环形揉条。包揉筒和上揉捻机构以及下揉捻机构组合形成封闭空间,通过上揉捻机构移动空间内部容积缩小,对容腔内的茶叶实施压缩。
[0007]进一步地,上揉捻机构和下揉捻机构均包括曲轴、揉杆和揉盘,曲轴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揉盘连接,揉杆一端与对应的机架或升降机构连接,另一端穿过对应的揉盘并且连接,揉杆能够绕着与对应的机架或升降机构连接处转动,且揉杆能够在对应的揉盘中滑动。和上揉捻机构中上揉盘连接的上揉杆组设置在支架上,可以摆动,并能够从上揉盘相应均布的孔插入容腔内,能够在上揉盘摆动时可以推动揉杆摆动和相应的滑动,和下揉捻机构中下揉盘连接的下揉杆组设置在机架上,可以摆动,并能够从下揉盘相应均布的孔插入容腔内,能够在下揉盘摆动时可以推动揉杆摆动和相应的滑动。
[0008]进一步地,揉盘为圆弧内凹形状,曲轴的曲柄向内倾斜角度,曲柄的中心延长圆与曲轴的中心延长圆相交于揉盘边缘的圆心,在转动曲轴驱动揉盘摆动时揉盘边缘形成的轨迹不会大于揉盘。下曲轴的曲柄也向内倾斜一定的角度,曲柄的中心延长圆与曲轴的中心延长圆相交于下揉盘边缘的圆心,由此转动曲轴驱动揉盘摆动时下揉盘边缘形成的轨迹不会大于下揉盘,能使包揉筒的内壁和上揉盘和下揉盘间隙较小时也不产生干涉,避免茶叶从缝隙溢出,上揉盘内壁和下揉盘内壁与包揉筒内壁形成了可以随揉盘摆动变化形状的相对封闭的容腔。
[0009]进一步地,驱动机构连接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链轮齿轮传动组和正反转差分联轴器,链轮齿轮传动组和驱动机构连接,正反转差分联轴器和曲轴连接。正反转差分联轴器和上揉捻机构的上曲轴连接,下链轮齿轮传动组连接有下揉捻机构的下曲轴,驱动机构能够通过链轮齿轮传动组同步转动上曲轴和下曲轴,反转时上曲轴在正反转差分联轴器作用下推迟半转启动,后与下曲轴同步转动,使容腔转换成另一种主体形状的可变容腔。
[0010]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支架和气缸组件,气缸组件安装在机架上,支架和气缸组件连接,支架在气缸组件作用下进行升降,且上揉捻机构安装在支架上。气缸组件是现有结构,其作为推动支架移动的动力部件,动作平稳且快速。
[0011]进一步地,机架上设置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套有滑块,滑块和支架连接。通过导轨和滑块的组合,使得支架升降移动时能够进行限位和导向,更加准确。
[0012]进一步地,机架上设置有空气喷头,空气喷头位于包揉筒空腔内。空气喷头从包揉筒下端高压喷入冷空气透过茶叶从包揉筒上口溢出带走茶叶因摩擦产生的不需要的热量和水分,对茶叶实施降温。
[0013]综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利用曲轴曲柄向内的斜角,并且曲柄中心延长圆与曲轴中心延长圆和揉盘边缘的中心圆相交于一点,使揉盘在摆动时与包揉筒始终能保持较小间隙不产生干涉,阻止了茶叶从间隙处溢出,上揉盘内壁和下揉盘内壁与包揉筒内壁形成了可以随揉盘摆动变化形状的封闭容腔。工人只需升起上揉捻装置,装入适量茶叶,启动设备,上揉盘会
自动进入包揉筒内将茶叶封闭在包揉筒内。现有技术只能使用包巾或布袋人工包好扎紧放入机器,扎紧时讲究方式方法特别费时费力。
[0015](2)本专利技术利用升降机构与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组合功能,推动上揉盘对容腔内的茶叶施加压力,并转动曲轴使揉盘摆动,改变容腔的形状,使在容腔内的茶叶在受压力的条件下改变形状,茶叶较厚处就会向较薄处移动,茶叶之间就产生了摩擦,达到揉捻目的,在揉捻时茶叶会收紧缩小,上揉捻机构因受到升降机构的气缸的持续推力会自动持续下压跟进缩小容腔持续揉捻,简单有效的实现了对茶叶的揉捻和收紧缩小时压力的自动补偿。茶叶在恒定压力下实施揉捻,揉捻速度快茶叶破损率小。现有技术在压力缺失时人为加压,人力成本增加,还会产生过压,容易使茶叶破损。
[001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茶叶自动包揉成型的设备,包括机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设置有升降机构(7),升降机构(7)连接有上揉捻机构(9),且上揉捻机构(9)能够随着升降机构(7)相对机架(2)垂直移动,在机架(2)上设置有下揉捻机构(11),且下揉捻机构(11)位于上揉捻机构(9)的正下方;所述机架(2)上设置有驱动机构(1),驱动机构(1)同时与上揉捻机构(9)和下揉捻机构(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茶叶自动包揉成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设置有包揉筒(10),包揉筒(10)的两端分别与机架(2)和升降机构(7)固定并密封,上揉捻机构(9)和下揉捻机构(11)设置在包揉筒(10)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茶叶自动包揉成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揉筒(10)的壁面中部向着中心出凸起形成环形揉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茶叶自动包揉成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揉捻机构(9)和下揉捻机构(11)均包括曲轴、揉杆和揉盘,曲轴一端与驱动机构(1)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揉盘连接,揉杆一端与对应的机架(2)或升降机构(7)连接,另一端穿过对应的揉盘并且连接,揉杆能够绕着与对应的机架(2)或升降机构(7)连接处转动,且揉杆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恒宽
申请(专利权)人:熊恒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