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EARC控制方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93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EARC控制方法、系统,通过分别获取音频发送端、接收端的FPGA芯片的IP核,并基于所述IP核分别生成MCU软核,MCU软核负责EARC芯片的配置与控制动作;基于音频发送端的FPGA芯片进行音频数据编码封包,并发送至以太网PHY芯片,以基于以太网PHY芯片进行音频数据的远距离传输;音频接收端的PHY芯片接收到网络传来的信号,送给接收端的FPGA逻辑部分进行解包与解码动作,控制数据与音频数据进行还原,并基于时钟芯片控制音频数据的输出速率。相比于现有技术,在FPGA内部划分资源作为MCU软核,对EARC芯片进行控制与配置,基于FPGA来实现音频数据和控制数据的高速编解码,实现低成本,高稳定性的传输与处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EARC控制方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音频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EARC控制方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在电子产品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eARC是近期兴起的一种音频回传技术。eARC 建立在 ARC 之上。ARC 使电视能够通过单根 HDMI 电缆将音频发送到条形音箱或 AVR,从而大大简化了电视和家庭影院的设置。在最初的 HDMI 标准中,您的电视只能通过 HDMI 接收音频和视频,而不能将音频发回。要发送音频,您需要一根 TOSLink 或同轴电缆。eARC 与 ARC 有何不同:由于其 37Mb/秒的带宽,eARC 最多可传输 32 通道音频,包括 8 个 192 kHz 通道、24 位未压缩音频。它还支持DTS

HD Master Audio、DTS:X、Dolby TrueHD和Dolby Atmos格式。相比之下,ARC 最多仅支持六通道压缩音频,最大带宽为 1Mb/秒。
[0003]由于音频传输的带宽比较大,目前大多方案以成熟的SOC芯片来完成,同时附带了高清视频的信号传输,所以成本上需要高出几倍或者是十几倍的价格。另个一种是采用强大的ARM芯片走IP传输的方案来完成,但是这种方案主要的缺点是,程序复杂,音频传输延时大等缺点。
[0004]上述讲到目前已有的这两种EARC传输方案,SOC方案,由于SOC主要的目的方向产并不只是传输音频,它的主要目的是传输视频,Usb等高速的信号,所以造成成本比较高,同时,由于是针对视频而开发的芯片,在音频的控制上,需要额外增加一款MCU对EARC芯片进行控制。第二种,是基于ARM芯片,linux系统的方案,这种方案整体比较复杂,由于跑的是LINUX系统,所以方案上需要配置DDR,对整个软件系统也会比较复杂,TX与RX这通讯是基于标准的IP网络来传输,所以对整个系统的延时会比较大,同时开发难度也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在ARC模式下,由于实时性不好,将会导致大量的兼容性问题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在FPGA内部划一部分资源作为MCU的功能,对EARC芯片进行控制与配置,并基于用FPGA来实现音频数据和控制数据的高速编解码,然后通过以太网PHY芯片进行数据的高速传输,从而针对一种只传音频的,不传视频的应用场景实现低成本,高稳定性,低开发难度的传输解决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EARC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分别获取音频发送端、接收端的FPGA芯片的IP核,并基于所述IP核分别生成MCU软核,基于所述MCU软核负责音频发送端、接收端的EARC芯片的配置与控制动作;S2,基于音频发送端的FPGA芯片进行音频数据编码封包,并发送至以太网PHY芯片,以基于以太网PHY芯片进行音频数据的远距离传输;S3,音频接收端的PHY芯片接收到网络传来的信号,发送给接收端的FPGA逻辑部分
进行解包与解码动作,对控制数据与音频数据进行还原,并基于时钟芯片控制音频数据的输出速率。
[0007]进一步,所述音频发送端包括以太网PHY芯片,EARC芯片,低成本的FPGA芯片;所述音频接收端包括以太网PHY芯片,EARC芯片,低成本的FPGA芯片和时钟芯片;所述基于时钟芯片控制音频数据的输出速率,包括:根据音频接收端的FPGA逻辑部分计算出接收到的音频速率,从而控制时钟芯片的时钟大小,从而控制音频数据的输出速率,达到数据同步的效果。
[0008]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S4,升级步骤,所述升级步骤包括:S41,接收用户升级请求,所述升级请求包括FPGA的逻辑程序升级和/或MCU软核程序升级;S42,根据所述用户升级请求,按照预定周期执行FPGA的逻辑程序升级和/或MCU软核程序升级的在线升级。
[0009]进一步,所述S2中,基于以太网PHY芯片进行音频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包括:将所述音频数据以及控制动作对应的控制数据传输至音频接收端;其中,所述控制数据包括串口通信数据、红外控制数据、和/或CEC控制数据。
[0010]此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EARC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音频发送端、音频接收端;其中,所述音频发送端包括以太网PHY芯片,EARC芯片,低成本的FPGA芯片;所述音频接收端包括以太网PHY芯片,EARC芯片,低成本的FPGA芯片和时钟芯片;音频发送端,用于获取其FPGA芯片的IP核,基于所述IP核分别生成MCU软核,基于所述MCU软核负责音频发送端的EARC芯片的配置与控制动作;基于音频发送端的FPGA芯片进行音频数据编码封包,并发送至以太网PHY芯片,以基于以太网PHY芯片进行音频数据的远距离传输;音频接收端,用于获取其FPGA芯片的IP核,基于所述IP核分别生成MCU软核,基于所述MCU软核负责音频接收端的EARC芯片的配置与控制动作;音频接收端的PHY芯片接收到网络传来的信号,发送给接收端的FPGA逻辑部分进行解包与解码动作,控制数据与音频数据进行还原,并基于时钟芯片控制音频数据的输出速率。
[0011]进一步,所述音频发送端以及音频接收端还分别包括更新子模块;所述更新子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升级请求,所述升级请求包括FPGA的逻辑程序升级和/或MCU软核程序升级;根据所述用户升级请求,按照预定周期执行FPGA的逻辑程序升级和/或MCU软核程序升级的在线升级。
[0012]进一步,所述音频发送端以及音频接收端支持8声道的EARC音频192K、32bit数据的双向传输;包括HDMI接口的DDC通道、CEC通道;所述系统还包括音频发送端以及音频接收端的MCU通讯通道。
[0013]进一步,所述音频发送端,基于以太网PHY芯片进行音频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包括:将所述音频数据以及控制动作对应的控制数据传输至音频接收端;其中,所述控制数据包括串口通信数据、红外控制数据、和/或CEC控制数据。
[0014]此外,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基于FPGA实现的EARC控制方法
的步骤。
[0015]此外,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FPGA实现的EARC控制方法的步骤。
[0016]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中,通过分别获取音频发送端、接收端的FPGA芯片的IP核,并基于所述IP核分别生成MCU软核,基于所述MCU软核负责音频发送端、接收端的EARC芯片的配置与控制动作;基于音频发送端的FPGA芯片进行音频数据编码封包,并发送至以太网PHY芯片,以基于以太网PHY芯片进行音频数据的远距离传输;音频接收端的PHY芯片接收到网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EAR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分别获取音频发送端、接收端的FPGA芯片的IP核,并基于所述IP核分别生成MCU软核,基于所述MCU软核负责音频发送端、接收端的EARC芯片的配置与控制动作;S2,基于音频发送端的FPGA芯片进行音频数据编码封包,并发送至以太网PHY芯片,以基于以太网PHY芯片进行音频数据的远距离传输;S3,音频接收端的PHY芯片接收到网络传来的信号,发送给接收端的FPGA逻辑部分进行解包与解码动作,对控制数据与音频数据进行还原,并基于时钟芯片控制音频数据的输出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FPGA实现的EAR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发送端包括以太网PHY芯片,EARC芯片,低成本的FPGA芯片;所述音频接收端包括以太网PHY芯片,EARC芯片,低成本的FPGA芯片和时钟芯片;所述基于时钟芯片控制音频数据的输出速率,包括:根据音频接收端的FPGA逻辑部分计算出接收到的音频速率,从而控制时钟芯片的时钟大小,从而控制音频数据的输出速率,达到数据同步的效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FPGA实现的EAR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S4,升级步骤,所述升级步骤包括:S41,接收用户升级请求,所述升级请求包括FPGA的逻辑程序升级和/或MCU软核程序升级;S42,根据所述用户升级请求,按照预定周期执行FPGA的逻辑程序升级和/或MCU软核程序升级的在线升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FPGA实现的EAR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基于以太网PHY芯片进行音频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包括:将所述音频数据以及控制动作对应的控制数据传输至音频接收端;其中,所述控制数据包括串口通信数据、红外控制数据、和/或CEC控制数据。5.一种基于FPGA实现的EARC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音频发送端、音频接收端;其中,所述音频发送端包括以太网PHY芯片,EARC芯片,低成本的FPGA芯片;所述音频接收端包括以太网PHY芯片,EARC芯片,低成本的FPGA芯片和时钟芯片;音频发送端,用于获取其FPGA芯片的IP核,基于所述I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信礼李晓良李必光陈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拔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