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负型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80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负型背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的背面设置有两条背带,每一条所述背带包括上段背包带、中段背包带及下段背包带;中段背包带活动连接在上段背包带上,下段背包带活动连接在中段背包带上,且上段背包带、中段背包带参与工作的长度可调节;所述上段背包带的上端、下段背包带的下端分别连接在包体的背面上;所述上段背包带自上而下依次由后段、肩部段和前段组成,所述肩部段设有肩部段背包带抗压弹性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在人体行走或者跑步时,背包随同人体作上、下反向同频抖动,使得肩部肌肉得到间歇性休息,从而起到减负的作用;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自重轻,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负型背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包
,具体为一种减负型背包。

技术介绍

[0002]背包是一种可供随身携带物品的容器,相较于拎包、挎包更方便,使用对象多为学生、旅游者和士兵等。然而,当负重大或远距离行走时,双肩会疲劳。专利CN 111955895 A将背包放置在背板上,与贴身的背贴板可以上下滑动,依靠两者之间的减震弹性件,背贴板移动产生的部分冲击载荷可以被弹性件吸收,以减轻对肩部的压力,同时利用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发电。该专利有弹簧、弹簧导杆、背板、背贴板、齿轮

齿条传动机构,为了齿轮

齿条传动,减小变形、减小两板的相对运动阻尼,两板要有一定的刚度,即厚度,这些势必显著增加背包的自重。专利CN112043067A,根据人行走时背包上下运动的加速度和身体背带装置上下运动的加速度值,主控制板分析出两者的相位频率差,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使PAM元件(气动人工肌肉)伸缩反方向运动达到背包本体和身体背带装置相位频率差,达到智能减负效果;该专利PAM智能柔性连接系统、身体背带装置、连接板、导轨、滑块、轴承连接件、平面旋转轴承、电池块、智能控制盒和支撑杆等,也势必显著增加背包的自重,此外,虽然该专利能实现智能减负,但一旦受潮、受到碰撞等容易造成电路问题和机构损坏而失效。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复杂、可靠性低、自重大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共振原理的减负背包,能在人体行走或者跑步时,使背包随同人体作上下反向同频抖动,使得肩部肌肉得到间歇性休息,从而起到减负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负型背包,能够简单、可靠地实现背包随同人体作上下反向同频抖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负型背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的背面设置有两条背带,每一条所述背带包括上段背包带、中段背包带及下段背包带;中段背包带活动连接在上段背包带上,下段背包带活动连接在中段背包带上,且上段背包带、中段背包带参与工作的长度可调节;所述上段背包带的上端、下段背包带的下端分别连接在包体的背面上;所述上段背包带自上而下依次由后段、肩部段和前段组成,所述肩部段设有肩部段背包带抗压弹性件;所述前段和/或后段设置为抗拉弹性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包体上还设置有两条腰带,两条所述腰带的一端分别缝制在包体背面的下部;两条所述腰带靠近包体一段也设置抗拉弹性件,且两条腰带另一段活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设置有抗拉弹性件的腰带远离包体的一端设置有腰带扣,另外一条所述腰带上设置有若干腰带扣孔,且两条所述腰带在腰带扣、腰带扣孔配合下活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包体的背面还设置有两根背筋,每一根背筋上分别设置有多个滚子凹座,每一个所述滚子凹座内分别转动设置有一个滚子。
[0009]进一步的,所述滚子采用滚柱或滚珠,且滚珠、滚珠的直径设置为10

20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中段背包带上端设置有中段背包带带扣,所述前段均布有若干中段背包带带扣孔,且中段背包带、上段背包带在中段背包带带扣和中段背包带带扣孔配合下活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段背包带上端设置有下段背包带带扣,所述中段背包带上均布有若干下段背包带带扣孔,且中段背包带、下段背包带在下段背包带带扣和下段背包带带扣孔配合下活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背包随同身体实现上、下反向同频抖动,使得肩部肌肉得到间歇性休息,从而起到减负的作用。
[0014]2、此背包结构简单,自重轻,使用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包体;2、上段背包带;21、后段;22、肩部段;221、肩部段背包带抗压弹性件;23、前段;231、中段背包带带扣孔;3、中段背包带;31、下段背包带带扣孔;4、下段背包带;5、腰带;51、腰带扣;52、腰带扣孔;6、中段背包带带扣;7、下段背包带带扣;8、滚子凹座;81、滚子;9、背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减负型背包,包括包体1,包体1用于与人体接触的背面上设置有两条背带,每一条背带包括上段背包带2、中段背包带3及下段背包带4,且上段背包带2、中段背包带3及下段背包带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上段背包带2自上而下依次由后段21、肩部段22和前段23组成,后段21的上端连接在包体1背面的顶部边缘;中段背包带3活动连接在上段背包带2上、下段背包带4活动连接在中段背包带3上,且上段背包带2、中段背包带3参与工作的长度可调节;上段背包带2的上端、下段背包带4的下端分别连接在包体1背面上。
[0020]肩部段22设有肩部段背包带抗压弹性件221,肩部段背包带抗压弹性件221可采用弹性垫、弹性片等,肩部段背包带抗压弹性件221用于与人体背包时靠近人体肩部相接触;肩部段背包带抗压弹性件221与肩部段22同宽,且肩部段22背包带弹性的长宽比可设置为1

6。
[0021]此外,也可将后段21或前段23其中一个设置为抗拉弹性件;或者同时将前段23和后段21均设置为抗拉弹性件,也或者将前段23、后段21及肩部段22均设置形成一个整体的抗拉弹性件;若前段23设置为抗拉弹性件,该抗拉弹性件的长宽比可设置为2

7;若后段21
设置为抗拉弹性件,该抗拉弹性件的长宽比可设置为1

3;肩部段背包带抗压弹性件221的刚度系数均可设置为3000

16000N/m,如果其刚度系数太大,则其会太硬,对于一定重量的背包,其弹性不足;如果其刚度系数太小,则其会太软,对于一定重量的背包,其没有足够的回弹力,甚至不能承受背包重量;抗拉弹性件可采用杨氏模量为1

6MPa的弹性体,其横截面积可设置为1.6

3.6平方厘米,其刚度系数为2600

12600N/m;同理,如果抗拉弹性件的刚度系数太大,对于一定重量的背包,其缺乏弹性;如果抗拉弹性件的刚度系数太小,导致缺乏回弹力,甚至不能承受背包重量。
[0022]包体1上还设置有两条腰带5,两条腰带5的一端分别缝制在包体1背面的下部;每一条腰带5均具有两段,每一条腰带5靠近包体1一段也设置为抗拉弹性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负型背包,包括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的背面设置有两条背带,每一条所述背带包括上段背包带(2)、中段背包带(3)及下段背包带(4);中段背包带(3)活动连接在上段背包带(2)上,下段背包带(4)活动连接在中段背包带(3)上,且上段背包带(2)、中段背包带(3)参与工作的长度可调节;所述上段背包带(2)的上端、下段背包带(4)的下端分别连接在包体(1)的背面上;所述上段背包带(2)自上而下依次由后段(21)、肩部段(22)和前段(23)组成,所述肩部段(22)设有肩部段背包带抗压弹性件(221);所述前段(23)和/或后段(21)设置为抗拉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负型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上还设置有两条腰带(5),两条所述腰带(5)的一端分别缝制在包体(1)背面的下部;两条所述腰带(5)靠近包体(1)一段也设置抗拉弹性件,且两条腰带(5)另一段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负型背包,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抗拉弹性件的腰带(5)远离包体(1)的一端设置有腰带扣(51),另外一条所述腰带(5)上设置有若干腰带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惠新庄传泰周栩荧刘振烨况江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太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