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以及抗晶间腐蚀性能。
技术介绍
[0002]奥氏体耐热钢广泛应用于核电、锅炉、汽车排气系统等领域,例如核电的燃料包壳、锅炉的过热器或换热器、汽车排气管或涡轮增压等装置中。国家标准GB/T20878
‑
2007中描述了多种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成分,但是这些奥氏体不锈钢在600℃以下能够适用,600℃以上的工作温度下氧化加速,热稳定性不好,其高温力学性能仍然不能够令使用者满意。而近年来,相关工况的工作温度越来越高,如超超临界锅炉的应用温度达到700℃以上,传统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并无法满足如此高温的应用。
[0003]另外,奥氏体不锈钢在450℃~800℃时Cr将与C形成Cr
23
C6,导致出现“贫铬”区,“贫铬”区没有足够的Cr形成钝化膜,这部分区域在高温工作时将会出现晶间腐蚀,并进一步加速整体腐蚀,导致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不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包括:1)熔炼后浇铸得到铸锭,铸锭成分为:C:0.05
‑
0.2%,Al:7
‑
10%,Ni:8
‑
15%,Ti:1
‑
2%,Nb:1
‑
2%,Mn:10
‑
20%,B:0.015
‑
0.02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对铸锭在1000
‑
1150℃下均匀化处理5
‑
12h,随炉冷至室温;3)冷轧得到冷轧件;4)将冷轧件在950
‑
1050℃下固溶处理1
‑
8h,然后水淬至室温;5)进行850
‑
920℃下5
‑
50h的时效处理,然后置于液氮中冷却,得到奥氏体耐热不锈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微观组织为奥氏体基体以及平均当量圆直径2
‑
10nm的γ
’‑
Ni3(A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莉,章欣,帅德军,朱昊月,帅德国,舒小凤,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金耐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