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折叠建筑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折叠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可移动建筑是一种具有移动能力的建筑,相比较于固定建筑,可移动建筑的移动性使其在建成后也能够进行移动,使用更为灵活方便。现有的可移动建筑可以分为建筑本体和移动结构两部分,其中,建筑主体在结构上与固定建筑基本一致,且建筑主体以固定式结构为主;移动结构设置在建筑主体的底面上,且移动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滑轮组。
[0003]那么,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追求居住的舒适性,主体建筑的尺寸也相对较大,并且远远超过了现有运输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卡车、货车和火车)的运载范围,当遇到远距离运输、复杂地形移动等情况时,现有的可移动建筑因为占用空间大导致运输不方便,可移动建筑的移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折叠建筑,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携式可拆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可拆卸折叠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基本单元(100),相邻基本单元(100)可拆卸连接并能够沿同一直线拼接为建筑主体(200),基本单元(100)的外侧面上可拆卸设有外墙板(300),基本单元(100)内可拆卸设有内隔板(400),内隔板(400)将建筑主体(200)内空间分隔为若干个子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拆卸折叠建筑,其特征在于,基本单元(100)包括上转轴(101)、转动设置在上转轴(101)上的若干个梁体(102)和用于连接梁体(102)的折叠底板(500),折叠底板(500)上方设有至少一层折叠板(600),当折叠底板(500)和折叠板(600)均展开时,基本单元(100)呈三棱柱状,当折叠底板(500)和折叠板(600)均合拢时,基本单元(100)呈板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可拆卸折叠建筑,其特征在于,上转轴(101)和折叠底板(500)分别位于梁体(102)的两端,折叠板(600)位于上转轴(101)与折叠底板(500)之间,所有梁体(102)等分为两个连接组并分别设置在上转轴(101)的两侧,同一连接组内的梁体(102)等间距间隔设置,连接组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用于连接相邻基本单元(100)的连接结构(700),且折叠底板(500)与梁体(102)的连接处的外侧设有所述连接结构(700),折叠板(600)与梁体(102)的连接处的外侧设有所述连接结构(7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可拆卸折叠建筑,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700)包括固定连接相邻梁体(102)的连接板(701)和转动设置在连接板(701)外侧面上的连接轴(702),连接板(701)的端部设有用于连接相邻基本单元(100)的第一连接孔(704),连接轴(702)的端部设有用于连接相邻基本单元(100)的第二连接孔(705);连接板(701)的端部上设有若干个锁紧孔,锁紧孔均与第一连接孔(704)连通,锁紧孔上能够穿设锁紧杆,锁紧杆用于固定相邻的连接结构(70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可拆卸折叠建筑,其特征在于,折叠底板(50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板体(501)和用于连接第一板体(501)的第一连接轴(502),第一板体(501)能够以第一连接轴(502)为中心合拢或展开;折叠板(60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板体(601)和用于连接第二板体(601)的第二连接轴(602),第二板体(601)能够以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峰,谭虎锋,
申请(专利权)人:元间设计事务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