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冷却系统、储能系统及电动汽车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储能系统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储能系统的发展,趋向于高密度、大容量地在储能系统中集成电池。电池运行过程中会散发热量,在这样高密度、大容量的储能系统中,电池的温度控制是核心技术点。一方面需要控制单个电池的温度,同时电池之间的温度差也是温度控制的关键点。电池温升和电池温度差控制得好,可有效地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3]目前储能系统的散热趋向于采用液冷或风冷方式散热。然而,在现有的冷却系统中,电池模组在流场方向上均存在温度级联。以系统温升6℃为例,在冷却液的入口处和出口处对应的电池单体的温差会达到3
‑
6℃,如果不加控制措施,出口处的电池单体长期处于高温下运行将成为整个储能系统的寿命短板。
[0004]有鉴于此,如何提升储能系统中电池模组的均温性,从而提升电池模组的电池寿命,是本申请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储能系统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电池模组和冷却机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在平面上排列成一排或者多排的多个电池单体,所述多个电池单体之间串联/并联连接;在第一时间段内,所述冷却机组产生的流体从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一端流至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二端;在第二时间段内,所述冷却机组产生的流体从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第二端流至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第一端;所述流体用于对所述电池模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进行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组为第一液冷机组,所述流体为冷却液,所述第一液冷机组包括第一冷却液储存箱和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下方的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包括第一液冷管路和位于所述第一液冷管路上的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冷却液储存箱的送水口与所述第一液冷管路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却液储存箱的回水口与所述第一液冷管路的出口连接;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一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液从所述第一液冷管路的入口进入,从所述第一液冷管路的出口流出;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第一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液从所述第一液冷管路的出口进入,从所述第一液冷管路的入口流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组为第二液冷机组,所述流体为冷却液,所述第二液冷机组包括第二冷却液储存箱和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下方的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二液冷板包括第二液冷管路,所述第二冷却液储存箱包括所述冷却液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二冷却液储存箱的送水口与所述第二液冷管路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液储存箱的回水口与所述第二液冷管路的出口连接;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一水泵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液从所述第二液冷管路的入口进入,从所述第二液冷管路的出口流出;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所述第一水泵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液从所述第二液冷管路的出口进入,从所述第二液冷管路的入口流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组为第三液冷机组,所述流体为冷却液,所述第三液冷机组包括第三冷却液储存箱和在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液冷板,所述第三液冷板包括第三液冷管路和位于所述第三液冷管路上的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三冷却液储存箱的送水口与所述第三液冷管路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三冷却液储存箱的回水口与所述第三液冷管路的出口连接;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二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液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霞,李霁阳,蒙浩,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