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运载工具、用于运载工具的方法、和运载工具车队技术

技术编号:371370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第一运载工具、用于运载工具的方法、和运载工具车队。提供了用于在第一运载工具与一个或多于一个第二运载工具之间建立视线(LoS)通信链路的方法和系统。LoS通信链路可以包括L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第一运载工具、用于运载工具的方法、和运载工具车队


技术介绍

[0001]光保真或Li

Fi是使用光来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和位置的无线通信技术。Li

Fi是用于共享数据的可见光通信(VLC)技术。Li

Fi支持可以使用光来传输音频、视频和多媒体服务的数据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2]描述了用于在第一运载工具与一个或多于一个第二运载工具之间建立视线(LoS)通信链路的系统和方法。LoS通信可用于创建运载工具的LoS网络,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创建和控制运载工具的车队(caravan)。LoS通信可以包括Li

Fi通信系统、VLC通信系统或其它基于光的通信系统。
[0003]在实施例中,由第一运载工具进行的方法包括:使用在环境中操作的第一运载工具上的感知系统来检测在环境中操作的第二运载工具。第一运载工具可以包括感知系统,该感知系统可以包括照相机、RADAR(雷达)、激光雷达(Lidar)等。第一运载工具可以基于认证协议来检测友好运载工具。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第一运载工具上的控制系统来调整第一运载工具的轨迹以与第二运载工具形成车队。调整第一运载工具的轨迹以与第二运载工具形成车队包括:传输数据,以使第一运载工具移动到使得第二运载工具位于第一运载工具的至少一个视线通信系统的视线内的位置。例如,当两个运载工具通过握手处理链接时形成车队。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车(pace car)通过无线通信协议管理第一运载工具和命令中心之间的远程通信。第一运载工具可以引导或不引导运载工具调整它们的轨迹

运载工具可以自主地调整它们自身的轨迹。
[0004]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第一运载工具的轨迹以与第二运载工具形成车队可以包括:调整第一运载工具的轨迹以使第一运载工具移动到第二运载工具的一个车长(car length)内的位置。例如,车队中的车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车长或车长的对角线。
[0005]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视线通信系统与第二运载工具进行握手过程。例如,握手是如何建立运载工具之间的通信链路。运载工具可以使用无线电通信系统将握手过程的结果传输到远程命令中心以进行验证。
[0006]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无线电通信系统来从远程命令中心接收握手验证消息。例如,无线电通信系统是运载工具与命令中心或FAS进行通信所使用的任何系统。运载工具还可以使用视线通信系统,通过开放运载工具之间的LoS信道来与第二运载工具建立通信链路。例如,LoS通信系统是Li

Fi系统、VLC系统或其它基于光的通信系统。通信链路可以是Li

Fi链路。
[0007]一些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使用无线电通信系统从远程命令中心接收信息。例如,引导车是命令中心和车队中的其它运载工具之间的枢纽,因此引导车接收命令中心正在发送的任何信息。第一运载工具还可以使用视线通信系统将该信息传输到第二运载工具。例如,
然后,引导车使用Li

Fi或VLC将该信息发送到车队中的其它运载工具。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于一个:表示与第一运载工具相关联的轨迹的信息;表示第一运载工具中的用户的用户体验的信息;表示第一运载工具的运载工具诊断的信息;表示第一运载工具的状态的信息;以及表示一个运载工具相对于另一运载工具的位置的车队形状因子(form factor)信息。命令中心可以通过第一运载工具的Li

Fi链路接收对一个或多于一个第二运载工具的信息,诸如运载工具识别信息、状况和核心功能(vital)信息、路线信息、始发地和目的地信息、HMI/UX偏好、货物和清单信息、运载工具能力信息、等等。
[0009]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视线通信系统来基于所选择的车队形状因子同步第一运载工具和第二运载工具的驾驶模式。例如,Li

Fi的示例用例是使驱动模式同步的情况。
[0010]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视线通信系统来同步第一运载工具和第二运载工具的人机界面(HMI)方案。例如,Li

Fi的另一示例用例是可以同步HMI方案的情况。
[0011]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视线通信系统来从第二运载工具接收交通模式信息。例如,车队可以担任交通模式的检验者(surveyor),因此第二车可以将交通模式信息发送到引导车,并且引导车可以将该信息发送到命令中心和/或车队中的其它运载工具。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无线电通信系统来将交通模式信息传输到远程命令中心。
[0012]一些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使用视线通信系统来接收第二运载工具将离开车队的指示。例如,特别是在运载工具离开时,存在用以更改车队的机制。该方法还包括:终止与第二运载工具的通信链路,并且使用无线电通信系统来将运载工具离开消息传输到远程命令系统。例如,当第二车离开车队时,LoS或VLC链路终止。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离开的运载工具在引导车周围的特定区域内,则引导车可以维持用于重新连接LoS通信链路的运载工具信息。在一个示例中,引导车可以建立地理围栏。地理围栏是物理地点周围(在这种情况下为引导车周围)的虚拟围栏或周边。如果第二运载工具从LoS通信链路断开、但保持在地理围栏内,则引导车可以维持与第二运载工具有关的信息,直到运载工具离开地理围栏或视线通信链路重新建立为止。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运载工具被指定为车队的引导车。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第一运载工具上的规划系统确定为第一运载工具将离开车队。例如,引导车将具有计划路线和相应轨迹,因此引导车应知晓引导车何时需要离开车队。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无线电通信系统将引导车离开消息传输到远程命令中心。例如,引导车提醒命令中心该引导车打算离开车队。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无线电通信系统接收引导车指派消息,该引导车指派消息指示第二运载工具将成为引导车。例如,命令中心指派新的引导车。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视线通信系统将引导车指派消息传输到第二运载工具。例如,引导车提醒另一运载工具该另一运载工具将成为引导车。实施例可以包括:终止与第二运载工具的通信链路。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第一运载工具上的控制系统来调整第一运载工具的位置以使第一运载工具移动到车队之外。例如,引导车然后离开车队。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运载工具被指定为车队的引导车,并且第二运载工具被指定为备用引导车。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第一运载工具上的规划系统确定为第一运载工具将离开车队。例如,引导车将具有计划路线和相应轨迹,因此引导车应知晓该引导车何时需要离开车队。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视线通信链路向备用引导车传输引导车将离开车
队的引导车离开消息。例如,如以上所述,向备用引导车提醒该备用引导车将成为新的引导车(然后备用引导车应发起用以作为引导车与其它车建立LoS并与命令中心建立无线电链路的过程)。实施例可以包括:使用无线电通信系统将引导车离开消息传输到远程命令中心。引导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运载工具的方法,包括:使用在环境中操作的第一运载工具上的感知系统,检测在所述环境中操作的第二运载工具;以及使用所述第一运载工具上的控制系统,调整所述第一运载工具的轨迹以与所述第二运载工具形成车队,其中调整所述第一运载工具的轨迹以与所述第二运载工具形成车队包括:传输数据,以使所述第一运载工具移动到使得所述第二运载工具在所述第一运载工具的至少一个视线通信系统的视线内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所述第一运载工具的轨迹以与所述第二运载工具形成车队包括:调整所述第一运载工具的轨迹,以使所述第一运载工具移动到所述第二运载工具的一个车长内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视线通信系统与所述第二运载工具进行握手过程;以及使用无线电通信系统,将所述握手过程的结果传输到远程命令中心以进行验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从所述远程命令中心接收握手验证消息;以及使用所述视线通信系统,与所述第二运载工具建立通信链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从所述远程命令中心接收信息;以及使用所述视线通信系统,将所述信息传输到所述第二运载工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于一个:表示与所述第一运载工具相关联的轨迹的信息;表示所述第一运载工具中的用户的用户体验的信息;表示所述第一运载工具的运载工具诊断的信息;表示所述第一运载工具的状态的信息;以及表示一个运载工具相对于另一运载工具的位置的车队形状因子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视线通信系统,基于所选择的车队形状因子来同步所述第一运载工具和所述第二运载工具的驾驶模式。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视线通信系统,同步所述第一运载工具和所述第二运载工具的人机界面方案即HMI方案。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视线通信系统,从所述第二运载工具接收交通模式信息;以及使用所述无线电通信系统,将所述交通模式信息传输到所述远程命令中心。10.一种第一运载工具,包括:感知系统,用于:检测第二运载工具,以及确定为所述第二运载工具与所述第一运载工具兼容以形成车队;控制系统,用于使所述第一运载工具移动以变得在所述第二运载工具的视线内;视线通信系统,用于与所述第二运载工具建立视线通信链路;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用于与远程命令中心建立无线电通信链路,
其中,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
申请(专利权)人:动态AD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