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保护芯片、电池保护器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59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保护芯片、电池保护器及电池模组,包括目标控制回路、目标选择焊盘和目标控制焊盘;目标驱动电路,与目标选择焊盘、目标控制焊盘和每一目标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若目标选择焊盘悬空或耦合至电池负极,且电池保护芯片检测到电池异常信号,目标驱动电路控制每一目标开关管关断;若目标选择焊盘耦合至电池正极,根据目标控制焊盘接收的目标控制信号,控制每一目标开关管关断,在电池保护器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电池保护芯片时,降低电池保护器中的Rds(ON),同时避免一个电池保护芯片中的目标开关管导通,另一个电池保护芯片中的目标开关管关断的情况,降低电池保护器的整体阻抗,从而提高电池保护器的效率。从而提高电池保护器的效率。从而提高电池保护器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保护芯片、电池保护器及电池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保护芯片、电池保护器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锂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高和自放电率低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采用锂电池作为主要电源。然而,由于锂电池在某些条件下,如对其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将会导致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副反应,该副反应加剧后,会严重影响锂电池的性能与使用寿命,并可能使锂电池内部压力迅速增大后爆炸而导致安全问题,因此所有的锂电池都需要一个电池保护器,用于对锂电池的充、放电状态进行有效监测,并在某些条件下关断充、放电回路以防止对锂电池发生损害。
[0003]现有的电池保护器包括电池保护芯片,该电池保护芯片中设有MOSFET,当电池保护芯片检测到锂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异常时,控制MOSFET切断充放电回路,以防止发生安全隐患。
[0004]在现有技术中,电池保护芯片中存在较大的Rds(ON),该Rds(ON)即电池保护芯片中的MOSFET在导通时,MOSFET的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而较大的Rds(ON)会导致电池保护芯片发热严重,进而电池保护器的效率。为了减小电池保护芯片中的Rds(ON),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将两个电池保护芯片并联,以降低Rds(ON)。但是,由于每个电池保护芯片中的MOSFET的导通或关断是受各自的电池保护芯片单独控制的,而实际上受限于每个电池保护芯片工艺或本身精度的原因,无法保证两个电池保护芯片中的MOSFET同时导通或关断,由此容易出现一个电池保护芯片中的MOSFET的导通,另一个电池保护芯片中的MOSFET的关断的情况,导致电池保护芯片中的Rds(ON)仍然较大,不利于降低发热和提高电池保护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保护芯片、电池保护器及电池模组,以解决现有的电池保护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一种电池保护芯片,包括目标控制回路、目标选择焊盘和目标控制焊盘;
[0007]所述目标控制回路包括目标驱动电路和至少一个目标开关管;
[0008]所述目标驱动电路,与所述目标选择焊盘、所述目标控制焊盘和每一所述目标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
[0009]若所述目标选择焊盘悬空或耦合至电池负极,且所述电池保护芯片检测到电池异常信号,则所述目标驱动电路控制每一所述目标开关管关断;
[0010]若所述目标选择焊盘耦合至电池正极,则根据所述目标控制焊盘接收的目标控制信号,控制每一所述目标开关管关断,所述目标控制信号为外部电路检测到电池异常时输出的控制信号。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还包括信号检测焊盘和电池负极焊盘;
[0012]所述目标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检测焊盘相连;所述目标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负极焊盘相连,所述目标开关管的第三端为控制端。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还包括电池正极焊盘;
[0014]所述目标控制回路还包括逻辑控制电路,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耦合至所述电池保护芯片的电池正极焊盘和信号检测焊盘,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目标驱动电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电池异常信号,输出目标控制信号。
[0015]进一步地,所述目标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电平移位电路和晶体管网络;
[0016]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与所述目标选择焊盘相连,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逻辑控制电路输出的目标控制信号和所述目标选择焊盘对应的电平信号,输出第一转换信号;
[0017]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目标选择焊盘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负极焊盘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晶体管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选择焊盘对应的电平信号,输出第二转换信号;
[0018]所述晶体管网络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晶体管网络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目标选择焊盘相连,所述晶体管网络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转换信号、所述第二转换信号和所述目标选择焊盘对应的电平信号,进入目标工作模式,在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下输出晶体管驱动信号至所述目标控制焊盘。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和或非门电路;
[0020]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或非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或非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目标选择焊盘相连,所述或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第二反相器和第一电阻;
[0022]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负极焊盘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目标选择焊盘和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晶体管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0023]一种电池保护器,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
[0024]所述第一芯片上设有第一控制回路,所述第一控制回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关管,每一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芯片上的第一控制焊盘相连;
[0025]所述第二芯片上设有第二控制回路,所述第二控制回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关管,每一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芯片上的第二控制焊盘相连;
[0026]所述第一控制焊盘与所述第二控制焊盘相连;
[0027]所述第一芯片或者所述第二芯片在检测到电池异常信号时,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
[0028]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器包括信号检测引脚和电池负极引脚;
[0029]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检测引脚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
所述电池负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为控制端;
[0030]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检测引脚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负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为控制端;
[0031]所述第一芯片或者所述第二芯片在检测到电池异常信号时,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
[0032]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器还包括电池正极引脚;所述第一控制回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焊盘相连的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二控制回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控制焊盘相连的第二驱动电路;
[0033]所述第一芯片在检测到电池异常信号时,向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发送目标控制信号,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
[0034]或者,所述第二芯片检测到电池异常信号时,向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发送目标控制信号,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
[0035]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器还包括电池正极引脚和电池负极引脚;
[0036]所述第一芯片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保护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目标控制回路、目标选择焊盘和目标控制焊盘;所述目标控制回路包括目标驱动电路和至少一个目标开关管;所述目标驱动电路,与所述目标选择焊盘、所述目标控制焊盘和每一所述目标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若所述目标选择焊盘悬空或耦合至电池负极,且所述电池保护芯片检测到电池异常信号,则所述目标驱动电路控制每一所述目标开关管关断;若所述目标选择焊盘耦合至电池正极,则根据所述目标控制焊盘接收的目标控制信号,控制每一所述目标开关管关断,所述目标控制信号为外部电路检测到电池异常时输出的控制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还包括信号检测焊盘和电池负极焊盘;所述目标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检测焊盘相连;所述目标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负极焊盘相连,所述目标开关管的第三端为控制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芯片还包括电池正极焊盘;所述目标控制回路还包括逻辑控制电路,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耦合至所述电池保护芯片的电池正极焊盘和信号检测焊盘,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目标驱动电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电池异常信号,输出目标控制信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保护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电平移位电路和晶体管网络;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与所述目标选择焊盘相连,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逻辑控制电路输出的目标控制信号和所述目标选择焊盘对应的电平信号,输出第一转换信号;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目标选择焊盘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负极焊盘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晶体管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选择焊盘对应的电平信号,输出第二转换信号;所述晶体管网络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晶体管网络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目标选择焊盘相连,所述晶体管网络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转换信号、所述第二转换信号和所述目标选择焊盘对应的电平信号,进入目标工作模式,在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下输出晶体管驱动信号至所述目标控制焊盘。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保护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和或非门电路;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或非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或非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目标选择焊盘相连,所述或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入端相连。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保护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第二反相器和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负极焊盘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目标选择焊盘和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晶体管网络的第一输入端相连。7.一种电池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上设有第一控制回路,所述第一控制回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关管,每一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芯片上的第一控制焊盘相连;所述第二芯片上设有第二控制回路,所述第二控制回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关管,每一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芯片上的第二控制焊盘相连;所述第一控制焊盘与所述第二控制焊盘相连;所述第一芯片或者所述第二芯片在检测到电池异常信号时,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器包括信号检测引脚和电池负极引脚;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检测引脚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负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为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检测引脚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负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为控制端;所述第一芯片或者所述第二芯片在检测到电池异常信号时,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器还包括电池正极引脚;所述第一控制回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焊盘相连的第一驱动电路,所述第二控制回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控制焊盘相连的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芯片在检测到电池异常信号时,向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发送目标控制信号,同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关断;或者,所述第二芯片检测到电池异常信号时,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钢朱治鼎杨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芯微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