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隧道洞内不扩挖自钻式超前大管棚结构及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56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大跨度隧道洞内不扩挖自钻式超前大管棚结构及施工工法,包括型钢拱架,所述型钢拱架的顶部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套管,所述套管在型钢拱架的顶部均呈横向分布,且所述套管的内部均通过钻机钻入有管棚,所述管棚设有顶管、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且所述管棚的内部设有加强结构,所述管棚内部的加强结构包括螺纹钢和箍筋,并且所述型钢拱架的顶部设有若干组限位块,所述套管均横向安装在位于同一轴向位置的限位块之间。该大跨度隧道洞内不扩挖自钻式超前大管棚结构能够有效的加强软弱破碎围岩段岩体胶结效果,减少了施工工序,施工效率高,注浆效果好,更好的发挥了超前支护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地表沉降,防止围岩坍塌冒顶。顶。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跨度隧道洞内不扩挖自钻式超前大管棚结构及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为大跨度隧道洞内不扩挖自钻式超前大管棚结构及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隧道洞口段经常会遇到洞口偏压、埋深浅、地层软弱、岩层破碎、风化严重等不良地质,且常常会遇到洞口位置交通无法到达或无施工条件进行洞外管棚施工。管棚法施工或称伞拱法,是地下结构工程浅埋暗挖时的超前支护结构。其实质是在拟开挖的地下隧道或结构工程的衬砌拱圈隐埋弧线上,预先钻孔并安设惯性力矩较大的厚壁钢管,起临时超前支护作用,防止土层坍塌和地表下沉,以保证掘进与后续支护工艺安全运作。
[0003]目前大跨度隧道洞内超前支护常规采用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对于软弱破碎围岩段,岩体及其松散,胶结性极差,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无法承受较大的土体压力作用,无法保质保量完成隧道施工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跨度隧道洞内不扩挖自钻式超前大管棚结构及施工工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大跨度隧道洞内超前支护常规采用双层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跨度隧道洞内不扩挖自钻式超前大管棚结构,包括型钢拱架(1),所述型钢拱架(1)沿隧道的进深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拱架(1)的顶部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套管(2),所述套管(2)在型钢拱架(1)的顶部均呈横向分布,且所述套管(2)的内部均通过钻机钻入有管棚(3),所述管棚(3)设有顶管(301)、第一接管(302)和第二接管(303),且所述管棚(3)的内部设有加强结构,所述管棚(3)内部的加强结构包括螺纹钢(305)和箍筋(306),并且所述型钢拱架(1)的顶部设有若干组限位块(4),所述套管(2)均横向安装在位于同一轴向位置的限位块(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隧道洞内不扩挖自钻式超前大管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301)外端的侧壁上设置若干个溢浆孔(304),且所述溢浆孔(304)在顶管(301)的外壁上呈环绕形等距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隧道洞内不扩挖自钻式超前大管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301)和第二接管(303)均套接在第一接管(302)前后两端的外部,且所述第一接管(302)前后两端的外壁和顶管(301)以及第二接管(303)相对应一端的内壁均设有相吻合的螺纹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隧道洞内不扩挖自钻式超前大管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钢(305)在管棚(3)的内部环绕设有四根,且所述箍筋(306)均匀间隔焊接在螺纹钢(305)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隧道洞内不扩挖自钻式超前大管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拱架(1)由多个为弧形结构的钢板组合焊接而成,且所述型钢拱架(1)共设有四榀。6.大跨度隧道洞内不扩挖自钻式超前大管棚结构的施工工法,应用于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羽生李万威况超黎稳青志刚廖巧玲黄先滨苏焕全冯东阁黎修旺薛魁韦雯黄伟伦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长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