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微纳止鼾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53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3
本申请涉及医疗保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微纳止鼾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枕头单元和主控单元,所述枕头单元包括头枕部与安装部,所述主控单元安装在安装部内,所述安装部内设有用于安装主控单元的安装凹槽;所述主控单元包括检测模块、控制器以及动作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体睡眠状态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进行分析,所述动作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器的动作信号并做出对应动作;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柔性微纳传感器,所述柔性微纳传感器设置在安装凹槽内,所述动作模块包括用于调整枕头结构大小的气囊,还包括用于控制气囊大小的微型气泵。本申请具有自动检测用户鼾声,并调节用户头部位置,达到止鼾的技术效果。鼾的技术效果。鼾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微纳止鼾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微纳止鼾枕。

技术介绍

[0002]打鼾,是由于呼吸过程中气流高速通过上呼吸道的狭窄部位时,振动气道周围的软组织而引起。在吸气过程中较为明显,呼气过程中也可发生。由于打呼噜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
[0003]成人经常性打鼾,人体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睡眠质量差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而休息时摄入的氧气不足又容易引起人们工作时产生劳累感,降低工作效率;睡眠时打呼噜使得呼吸反复暂停和低通气。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完全停止10秒以上;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较基础水平下降≥4%。每小时睡眠时间内呼吸暂停加低通气的次数称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都可造成缺氧,甚至低血氧症,从而诱发高血压、心肌梗死等。而每晚7小时睡眠过程中,若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即可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若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则容易发生猝死。因此,从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角度出发,打鼾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需要及时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微纳止鼾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柔性微纳止鼾枕,包括枕头单元和主控单元,所述枕头单元包括头枕部与安装部,所述主控单元安装在安装部内,所述安装部内设有用于安装主控单元的安装凹槽;
[0007]所述主控单元包括检测模块、控制器以及动作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人体睡眠状态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进行分析,所述动作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器的动作信号并做出对应动作;
[0008]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柔性微纳传感器,所述柔性微纳传感器设置在安装凹槽内,所述动作模块包括用于调整枕头结构大小的气囊,还包括用于控制气囊大小的微型气泵。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柔性微纳传感器的检测凹槽,所述检测凹槽内设有用于与柔性微纳传感器连接的弹性保护膜,所述检测凹槽上还设有用于密封检测凹槽的密封盖。
[0010]优选的,所述气囊设置有多个,所述检测凹槽内设有多个相互交错设置的隔离板,多个所述隔离板在检测凹槽内形成有止鼾孔,多个所述气囊均匀安装在止鼾孔内且均与微型气泵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凹槽还包括用于安装微型气泵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
设置有隔音层;
[0012]所述头枕部上设有对应安装槽的隔音槽。
[0013]优选的,所述主控单元还包括数据分析单元,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对检测信号进行转换并传送给控制器。
[0014]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还包括用于对信号进行判断处理的信号判断模块,所述主控芯片对信号判断模块判断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动作模块动作。
[0015]优选的,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心率检测组件和动作检测组件,所述心率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用户的心跳,所述动作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用于身体动作频率。
[0016]优选的,所述主控单元还包括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用于将检测数据传送给终端,终端用于显示检测的数据结果。
[0017]优选的,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用于检测气囊的气压传感器。
[0018]优选的,所述主控单元还包括振动模块。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通过内置的柔性微纳压电传感器,获取人体打鼾信号,采用算法提取鼾声节点,气囊智能调节枕头高低,舒展呼吸道,实现止鼾;
[0021]2、气泵放气或鼓气调整枕头形状,头部发生轻微移动会刺激喉部肌肉收紧气道恢复常态就能舒畅呼吸,利用调整睡姿缓解打鼾,保证睡眠质量,进而无需手术,降低了风险,避免了由于手术引起并发症;
[0022]3、通过振动模块的设置,利用声音振动来吵醒鼾友,在不进入深度睡眠就不容易打鼾,实现干预方式进行止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展开图;
[002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主控单元整体结构框图;
[002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0027]其中,1、枕头单元;11、头枕部;12、安装部;2、主控单元;21、检测模块;211、柔性微纳传感器;212、心率检测组件;213、动作检测组件;214、气压传感器;22、控制器;231、气囊;232、微型气泵;24、数据分析单元;25、信号判断模块;26、通讯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0029]实施例:
[0030]参考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柔性微纳止鼾枕,包括枕头单元1和主控单元2,主控单元2设置在枕头单元1内,枕头单元1由头枕部11与安装部12两个部分组成,且头枕部11安装在安装部12的顶部,将主控单元2设置在安装部12内,安装部12内设有用于安装主控单元2的安装凹槽。主控单元2包括检测模块21、控制器22以及动作模块,利用检测模块21对人体睡眠状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器22,控制器22对信号进行分析后,传送
动作信号给动作模块,利用动作模块对打鼾的用户头部进行调整,使得用户停止打鼾。
[0031]参考图1和图2,检测模块21包括柔性微纳传感器211,柔性微纳传感器211设置在安装凹槽内,动作模块包括用于调整枕头结构大小的气囊231,还包括用于控制气囊231大小的微型气泵232。在柔性微纳传感器211对用户睡眠状态进行检测,在判断到用户打鼾后,利用微型气泵232向气囊231内输送或者抽出气体,进而改变气囊231的大小,从而达到调节用户在头枕上位置,达到止鼾的效果。
[0032]安装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柔性微纳传感器211的检测凹槽,检测凹槽内设有用于与柔性微纳传感器211连接的弹性保护膜,检测凹槽上还设有用于密封检测凹槽的密封盖。利用弹性保护膜的设置,提高柔性微纳传感器211在使用过程中与头枕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检测效果。同时气囊231设置有多个,检测模块21还包括用于检测气囊231的气压传感器214,气压传感器214通过连接导管连接多个气囊231并用于检测多个气囊231的气压值;主控单元2连接气压传感器214,并被配置成根据气压值判断头部在枕头部上的着枕处。检测凹槽内设有多个相互交错设置的隔离板,多个隔离板在检测凹槽内形成有止鼾孔,多个气囊231均匀安装在止鼾孔内且均与微型气泵232连接。多个气囊231的设置,利用气泵控制多个气囊231动作,进而达到调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微纳止鼾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单元(1)和主控单元(2),所述枕头单元(1)包括头枕部(11)与安装部(12),所述主控单元(2)安装在安装部(12)内,所述安装部(12)内设有用于安装主控单元(2)的安装凹槽;所述主控单元(2)包括检测模块(21)、控制器(22)以及动作模块,所述检测模块(21)用于检测人体睡眠状态信息,所述控制器(22)用于接收检测模块(21)的检测信号进行分析,所述动作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器(22)的动作信号并做出对应动作;所述检测模块(21)包括柔性微纳传感器(211),所述柔性微纳传感器(211)设置在安装凹槽内,所述动作模块包括用于调整枕头结构大小的气囊(231),还包括用于控制气囊(231)大小的微型气泵(2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微纳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柔性微纳传感器(211)的检测凹槽,所述检测凹槽内设有用于与柔性微纳传感器(211)连接的弹性保护膜,所述检测凹槽上还设有用于密封检测凹槽的密封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微纳止鼾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31)设置有多个,所述检测凹槽内设有多个相互交错设置的隔离板,多个所述隔离板在检测凹槽内形成有止鼾孔,多个所述气囊(231)均匀安装在止鼾孔内且均与微型气泵(23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健
申请(专利权)人:凯诗风尚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