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隧道修复装置及维修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49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引水隧道修复装置及维修方法,包括维修装置本体和外部控制组件,所述外部控制组件控制维修装置本体,所述维修装置本体包括检查组件、隔离组件、修复组件、移动组件以及供电组件,所述检查组件、隔离组件、修复组件设置在移动组件且与移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带动检查组件、修复组件、隔离组件和供电组件沿着引水隧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检查组件用于检查引水隧道洞壁情况;所述供电组件为检查组件、隔离组件、修复组件和移动组件提供电源供维修装置本体运行工作;所述修复组件贯穿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对引水隧道进行无水隔离,方便修复组件对洞壁破损处修复,该装置能够自动在引水隧道内进行检查和维修,减少了维修人员的作业风险;该维修方法简单方便,易操作。操作。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水隧道修复装置及维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引水隧道修复装置及维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已是世界上引水隧道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由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和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引水隧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比普通隧道更容易出现病害,如衬砌开裂、隧道渗漏水、衬砌腐蚀等。这些病害既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又严重危人民生活、工业用水的安全。但目前的因隧道的检测手段和维修手段仍依赖于人工作业,且需停工检测和维修,检测和维修人员深入到这样直径数米且黑漆漆的高水压隧洞检查和维修,存在较大大的作业风险,并且肉眼很难无误差的检测所有细节,如隧洞壁是否有裂缝,是否大量滋生水生物等问题,另外停水维修也极大干扰了隧道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引水隧道修复装置及维修方法,该装置和方法能够自动在引水隧道内进行检查和维修,减少了维修人员的作业风险;该维修方法简单方便,易操作。
[0004]能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引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水隧道修复装置,包括维修装置本体(1)本体(1)和外部控制组件(2),所述外部控制组件(2)控制维修装置本体(1)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装置本体(1)底部设置有滑轨(3),所述滑轨(3)与隧道内部的固定轨道滑移卡接,所述维修装置本体(1)包括检查组件(11)、隔离组件(12)、修复组件(13)、移动组件(14)以及供电组件(15),所述检查组件(11)、隔离组件(12)、修复组件(13)设置在移动组件(14)且与移动组件(14)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组件(14)带动检查组件(11)、修复组件(13)、隔离组件(12)和供电组件(15)沿着引水隧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检查组件(11)用于检查引水隧道洞壁情况;所述供电组件(15)为检查组件(11)、隔离组件(12)、修复组件(13)和移动组件(14)提供电源供维修装置本体(1)本体(1)运行工作;所述修复组件(13)贯穿隔离组件(12),所述隔离组件(12)对引水隧道洞壁上的破损处和引水隧道进行无水隔离,方便修复组件(13)对洞壁破损处修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水隧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4)包括基座(141),所述基座(141)上方设置有升降件(142),所述升降件(142)上端设置有工作平台(143),所述工作平台(143)供修复组件(13)和隔离组件(12)以及检查组件(11)放置,所述基座(141)上端设置有空腔(144)和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空腔(144)内设置有驱动件(145),基座(141)后端面设置有转动浆(146),转动浆(146)连接驱动件(145),驱动件(145)带动转动浆(146)转动从而再带动基座(141)移动,所述基座(141)侧边设置有支脚(147),支脚(147)能够撑紧在洞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水隧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组件(11)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143)上的轨道(111),所述轨道(111)上设置有移动台(112),所述移动台(112)上设置有照明灯(113)以及摄像件(114),所述摄像件(114)将照明区域进行拍摄,拍摄到的图像实时传输到外部控制组件(2)中,所述外部控制组件(2)根据以往的洞壁情况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情况进行对洞壁破损处进行无水隔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水隧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12)包括工作平台(143)中部设置的凹腔(121),所述凹腔(121)处设置有隔离罩(122),所述隔离罩(122)与凹腔(121)端口通过弹性防水件(123)连接,所述隔离罩(122)外围设置有转动支撑件(124),所述转动支撑件(124)能够带动隔离罩(122)实现转动,所述隔离罩(122)靠近洞壁的一端设置有隔板(125),将隔离罩(122)形成第一隔间和第二隔间,靠近洞壁的第一隔间侧边设置有单向排水阀和端部设置有弹性密封圈(1221),所述凹腔(121)内设置有充气件(126),所述充气件(126)将第一隔间的液体通过气体挤压到第一隔间外,实现第一隔间内形成相对无水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水隧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件(126)包括腔体(1261),所述腔体(1261)一端连接有进气端,所述进气端设置在水面上,所述腔体(1261)内设置有抽排机(1262),从水面抽取空气,通过抽排机(1262)排向第一隔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水隧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撑件(124)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143)上的万能转向节(1241),万能转向节(1241)连接支撑杆(1242),支撑杆(1242)上设置有多层围板(1243),所述支撑杆(1242)铰接有伸缩杆(1244),伸缩杆(1244)底端与工作平台(143)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引水隧道修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仁川金晓绪蔡哲梅争慧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数据管理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