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灌溉系统的地下散热系统、施工方法和实施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196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合灌溉系统的地下散热系统,包括埋设在地埋灯点位下方的地下水管和与地下水管连接的导热板,导热板与地埋灯的散热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园林喷灌与地埋灯的散热装置结合,利用夜间对园林进行浇灌,并利用浇灌时的地下水管中的水流将地埋灯的热量导走,从而实现将地埋灯的高效和经济散热。从而实现将地埋灯的高效和经济散热。从而实现将地埋灯的高效和经济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合灌溉系统的地下散热系统、施工方法和实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合灌溉系统的地下散热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散热系统的施工方法和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埋灯是埋设在地面上的一种景观用灯,内部为LED灯具,在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地埋灯的防水级别达到IP64

65,而实际上地埋灯的防水要求并不低于水下的灯具,原因在于路面很容易漫水,有可能是雨水也可能是人工洒水,埋设地面的地埋灯很容易浸泡在水中。地埋灯的工作环境其实比水下灯具更恶劣,由于防水的要求,并且安装时需要做好密封,防止被水浸泡,又由于埋设在地面中,导致地埋灯散热环境很糟糕。在地埋灯的防水组件中,包括压铸的铝合金外壳、非金属的密封胶或硅胶密封圈以及外层的混凝土,不同的材料收缩率并不相同,而高温导致的热胀冷缩使得不同的密封组件产生不同的伸缩变化,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密封面出现裂纹从而失效,使外界的水汽侵入。
[0003]中国专利(专利号:CN201911263882.X,公开号:CN110906217B)公开了一种高散热的LED地埋灯,通过在地埋灯内设置冷却液,并通过行人踩踏驱动冷却液循环的方式实现高效散热,这种方式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如何将冷却液的热量快速导走的问题,地埋灯设置在地下,冷却液升温后很难将热量快速导走,其次,作为行人,极少会故意去踩踏地埋灯,而且行人踩踏的方式并不可靠,不能预测行人何时会进行踩踏,同时还造成防水密封结构的复杂化,对灯具的防水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合灌溉系统的地下散热系统用于园林地埋灯的散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联合灌溉系统的地下散热系统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园林地埋灯的散热系统的实施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地埋灯的散热系统与园林喷灌系统的地下管道连接,利用地底下管网水的流道将地埋灯的热量导走。在绿化较多场地的如园林,通常都需要设置固定式喷灌系统,园林喷灌系统每日工作时间不小于12小时,其余公园等绿化的喷灌时间也至少有数个小时,每小时的出水量约为几十立方米,且喷灌系统的管道大多设在地下,其水温通常都较低。通过将地埋灯的散热系统与喷灌地下管道结合,可以实现高效和经济的散热。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联合灌溉系统的地下散热系统,包括埋设在地埋灯点位下方的地下水管和与地下水管连接的导热板,导热板与地埋灯的散热装置连接。
[0007]进一步的,包括用于安装地埋灯的预埋筒,所述预埋筒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预埋筒与地埋灯的导热片连接,所述预埋筒与导热板连接,以这样的方式使得地埋灯产生的热量经预埋筒导向导热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地埋灯壳体的外壁和预埋筒的内壁上设有互相配合的导热片,导热片上涂有导热硅胶。
[0009]进一步的,预埋筒的底部与导热板通过螺栓固定,预埋筒的底部和导热板间填充导热硅胶。
[0010]所述预埋筒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凹槽,凹槽中设有导热片,所述凹槽与导热板通过管道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的内部设有导热管,导热板的表面设有用于连接导热管和管道的接头。
[0012]进一步的,所述预埋筒的上端与地埋灯的盖板固定,预埋筒的上端与盖板之间设有硅胶密封圈,所述盖板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孔道,所述孔道和/或凹槽的上端设有滤网。
[0013]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散热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1)在设计的地埋灯点位下方铺设地下水管,将导热板下层的导热管一端与地下水管连接,另一端与灌溉喷头的水管连接;将导热板上层的导热管一端与管道连接,连接完成后覆土;
[0015](2)安装预埋筒,将地埋灯的导线和控制线穿过预埋筒底面的预留孔,将管道与预埋筒的底部连接,用混凝土将预埋筒固定在预定位置;
[0016](3)安装地埋灯,将导线和控制线与地埋灯预留接口连接,向预埋筒的底部和预留孔灌入密封胶,将预埋筒内壁和地埋灯壳体外壁的导热片上涂上导热硅胶后将地埋灯的导热片卡入预埋筒内壁的导热片中,在地埋灯盖板和/或预埋筒上端的预留槽中灌入密封胶或置入硅胶密封圈后用螺栓拧紧。
[0017](4)安装喷头,至少包括对准凹槽用于向凹槽内补充水的喷头。
[0018]进一步中,上述步骤(1)中,所述导热板上层的导热管的另一端与排水槽连接;或所述导热板上层的导热管的另一端与向凹槽中补充水的喷头的管道连接,管道中设置微型泵用于将凹槽中的水循环至喷头。
[0019]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散热系统的实施方法,在夜间进行浇灌,浇灌喷头按照预定的时间进行浇灌,每次浇灌设定的时长。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1)通过将喷灌系统的喷灌时间定为夜间,并利用喷灌时水在水管中的流动将与地埋灯的散热系统连接的导热板中的热量导走,使得导热板温度下降并与地埋灯的导热片保持温差,为了提高导热的效率,导热板可以分为上下双层,内部各设波浪形导热管,从而高效导热,由于相对地下水管每小时的流量,地埋灯产生的热量并不会引起地下水管中的水温大幅升高,且地下水管可以采用金属管道,水向前流动的过程中会与地下的低温土壤进行热交换,因此地下管道中的水用于导热并不会影响其用于浇灌。
[0022](2)由于防冻的要求,地下水管要求上方覆土深度不小于15cm,实际中管道上方覆土厚度通常不少于30cm,如果考虑其他因素如车辆行驶等影响,实际埋深远大于此,这与地埋灯所在的深度有较大的差异,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预埋筒,将地埋灯安装在预埋筒中,通过将预埋筒和地埋灯之间进行密封与地埋灯本身的防水密封形成双重密封保证防水性能,在预埋筒设双侧壁,两侧壁间设凹槽,凹槽中灌入水,凹槽与导热板连接,从而克服埋深差异的影响。导热板的冷却水可以通过排水槽排入蓄水池,地下蓄水池可以直接向一定范围内的绿化进行浇灌,此外,导热板的冷却水也可以通过微型泵进行循环。
[0023](3)地埋灯的工作时间通常为数个小时到十个小时,这与实际的喷灌时间可能存
在差异,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将喷灌方式设为脉冲式浇灌,即间隔一定的时间,喷灌一定的时长,从而将喷灌的时长延长至与地埋灯的工作时间相当。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3为实施例2中预埋筒的俯视示意图;
[0027]图4为实施例2中的地埋灯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8]图5为实施例2中地埋灯的俯视图;
[0029]图6为导热板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地埋灯;101、盖板;102、孔道;103、加强筋;2、预埋筒;3、地下水管;4、导热板;401、导热管;5、螺纹孔;6、导热片;7、凹槽;8、管道;9、密封槽;10、过滤网;11、预留孔;12、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灌溉系统的地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在地埋灯点位下方的地下水管和与地下水管连接的导热板,导热板与地埋灯的散热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灌溉系统的地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地埋灯的预埋筒,所述预埋筒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预埋筒与地埋灯的导热片连接,所述预埋筒与导热板连接,以这样的方式使得地埋灯产生的热量经预埋筒导向导热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合灌溉系统的地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灯壳体的外壁和预埋筒的内壁上设有互相配合的导热片,导热片上涂有导热硅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合灌溉系统的地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埋筒的底部与导热板通过螺栓固定,预埋筒的底部和导热板间填充导热硅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合灌溉系统的地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筒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凹槽,凹槽中设有导热片,所述凹槽与导热板通过管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联合灌溉系统的地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内部设有导热管,导热板的表面设有用于连接导热管和管道的接头。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联合灌溉系统的地下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筒的上端与地埋灯的盖板固定,预埋筒的上端与盖板之间设有硅胶密封圈,所述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仁川蔡哲梅争慧姜红叶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数据管理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