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平衡点、离焦性质的测定方法和镜片设计方法及镜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眼视光
,属于一种视力矫正与防控的技术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近视防控领域,验光配镜技术是一项基本技术,而矫正的屈光度数一直以来都是以验光师根据佩戴者的舒适状况来主观评判的,并没有客观反映验配者的真正需要的矫正补偿度数,甚至有些为了佩戴的舒适度和佩戴者的自主需求,随意调整配镜处方,使得近视防控效果甚微,有些还会加速近视的发展。
[0003]随着现代视光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人眼视觉细胞是分别在一个斜向漏斗状的中心凹内(见图1视网膜中心凹形态图),图中,左上角为鼻伸,A方向为进光方向,1是神经节细胞,2是双极细胞,3是视细胞(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这种中心凹与眼的成像不完全吻合时,就会出现离焦现象,如果边缘的像落在视网膜前,则表示存在远视性离焦现象,如果之后则近视性离焦,这种离焦现象会导致形觉剥夺,使得近视不断加深,这也是以往验光配镜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找到一种测量这种离焦状态的方法,并根据这个测量找到合适的镜片,则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平衡点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综合验光仪及融合性十字交叉柱镜与专用检测视标,采用以下步骤:1)测量出左右单眼及双眼的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2)戴矫正镜看视力表,选用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作为基础矫正度数,观察5米处远视力表,检出最佳矫正视力,再在双眼上同时增加或减少球镜度数,让被检测者再找到最高矫正视力,随着视力提升,不断增加球镜度数,直到无法提升为止,此刻的屈光矫正度数为最高矫正视力的屈光矫正度数;3)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最高矫正视力下的屈光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专用检测视标置于近视标杆50cm处,不开近用灯,光线保持昏暗,将两眼视孔置内置入融合性十字交叉柱镜的辅镜
±
0.50位置,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50cm处的专用检测视标,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若被检者报告垂直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调节的滞后量或超前量,则表示被矫正的屈光状态与调节平衡点之间的差距量;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无调节滞后和超前,该屈光补偿点即为调节平衡点;调节平衡点上的屈光矫正度数即为该验配者的屈光矫正处方度数。2.离焦性质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最高矫正视力的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远用瞳距,将专用检测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cm处,光线保持昏暗,将两眼视孔置内置入融合性十字交叉柱镜的辅镜
±
0.50位置,被检者注视专用检测视标,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则表示远视性离焦;若被检者报告垂直线较清晰,则表示近视性离焦,若水平线与垂直线一样清晰,则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水平线条出现模糊,记录所增加的透镜度数,将牛眼恢复到初始状态,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垂直线条出现模糊,记录所增加的透镜度数,比较所增加的正球镜与负球镜度数,若相等则表示不存在离焦问题;若正球镜大于负球镜,则表示近视性离焦;若正球镜小于负球镜,则表示远视性离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华豹,袁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五彩司徕柏光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