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致密化装置及方法和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44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燥致密化装置及方法和应用,所述装置包括干燥致密化机组;所述干燥致密化装置包括由循环管路依次连接的导热油膨胀罐、循环泵、导热油加热器、和干燥致密化机组。其中,膨胀罐内导热油的液位与循环泵出油口中心之间的高度差在2m~3m之间;控制干燥致密化机组的排风量;导热油加热器的温度和加热器出口导热油的温度之间的差值≤10℃。解决现有技术中干燥致密化装置能耗高、升温速度慢和预热时间长的问题,可很好地应用于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维的制备。维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燥致密化装置及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原丝纺丝设备
,更具体地涉一种干燥致密化装置及降低能耗及提高温度均匀性的干燥致密化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PAN基碳纤维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无机纤维。它是由丙烯腈和共聚单体,经过聚合、纺丝、预氧化和碳化等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得到的纤维状聚合物。纺丝过程中PAN分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形成白色的纤维状原丝,预氧化过程中,PAN原丝逐渐演变成某种耐热的含氧结构,经碳化后,得到含碳量极高的碳纤维。由于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和耐化学腐蚀等性能,因此它的应用领域及其广泛。
[0003]聚丙烯腈原丝的制备涉及原液的制备和原液的纺丝两个大过程,其中原液的制备包括聚合,脱单和脱泡三道工序,原液的纺丝包括原液的过滤、计量、凝固、热水牵伸、水洗、上油、干燥致密化蒸汽牵伸、热定型和卷绕等十几道工序。原丝的制备用到的牵伸工艺有热水牵伸和饱和水蒸汽牵伸,牵伸工序是实现原丝细化和高强化的必然选择。优质PAN原丝是制造高性能碳纤维的首要必备条件,也是影响碳纤维质量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燥致密化装置,包括干燥致密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致密化装置包括由循环管路依次连接的导热油膨胀罐、循环泵、导热油加热器和干燥致密化机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膨胀罐位置高于循环泵,所述导热油膨胀罐内导热油的液面与循环泵出油口中心之间的高度差在2m~3m之间,优选在2.2~2.8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膨胀罐设置有液位报警器和膨胀罐液位计,其上部设置有放空口、注油口和导热油循环入口,其下部设置有导热油循环出口;所述导热油循环入口和导热油循环出口分别与循环管路连接;和/或,所述导热油膨胀罐采用卧式双封头罐;和/或,所述循环泵进口处设置有过滤器;和/或,所述循环泵为防爆类型循环泵;和/或,所述循环管路的最高点设置排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加热器为内部设置不锈钢加热管组的容器,其进油口与循环泵相连,出油口与干燥致密化机组相连;优选地,所述不锈钢加热管组采用U型不锈钢加热管组,加热管的组数≥3,优选为4

6组;每组加热管的根数≥2,优选为2

4组;和/或,所述导热油加热器内设置电接点压力表和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所述导热油加热器出油口连接的循环管路处设置出油口温度传感器;和/或,所述导热油加热器出油口与干燥致密化机组连接的循环管路上设置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导热油的循环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致密化机组为内部设置干燥致密化热辊、侧壁设置有导热油进口、进丝口、出丝口、导热油出口和顶部设置有干燥致密化出风口的密闭空间;在导热油通过循环管路进入干燥致密化机组的导热油进口位置处设置导热油分配支路,所述导热油分配支路包括导热油进入支路和导热油排出支路;所述分配支路的数量与干燥致密化机组中干燥致密化热辊的数量相同;所述干燥致密化热辊内部设置有内部导热油通路,该内部导热油通路进出口与所述导热油分配支路的导热油进入支路和导热油排出支路相通;导热油通过导热油分配支路的进入支路流经干燥致密化热辊的内部导热油通路,并在离开干燥致密化热辊后通过导热油排出支路统一汇总进入导热油出口后回到循环管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热油分配支路的导热油排出支路上设置测温装置,用于测量每个干燥致密化热辊出口的导热油温度;和/或,所述导热油分配支路采用旋转接头连接干燥致密化热辊的内部导热油进出口,所述旋转接头采用动态密封,并且设置测温装置测定旋转接头外表面的温度;和/或,所述干燥致密化热辊数量为3~12个,优选为5~10个;和/或,所述干燥致密化热辊的内部导热油通路为序列排布的环状盘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分配支路和旋转接头之间采用金属网面增强的不锈钢软管,所述软管设置保温隔热层;和/或,所述旋转接头采用石墨密封面进行动态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刚王贺团姜泽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