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式桩孔土石清运装置,包括能够绕其中心线方向进行转动的回转平台,回转平台上且位于回转平台中心线方向的一侧穿设有运输穿孔,回转平台上且对应运输穿孔的位置设置有斗提机,斗提机沿平行于回转平台中心线方向穿过于运输穿孔,斗提机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且朝向于回转平台的旋转方向一侧,斗提机的上端设置有出料口,斗提机固定连接在回转平台上,斗提机的进料口且朝向于回转平台边缘方向的一侧和朝向于回转平台中心线方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聚料挡板,两块聚料挡板呈V形设置且V型口朝向于回转平台的旋转方向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回转平台的转动对碎土碎石进行收集转运,清运能力强,使用方便可靠。使用方便可靠。使用方便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式桩孔土石清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桩孔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式桩孔土石清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基础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输电线路建设由于施工环境复杂,塔基分散,交通不便等诸多原因,机械化施工受到较大局限。而且施工点往往分布在山坡、沟地等处,现有的旋挖工程机械设备体积大,重量大,部件多,尤其是在丘陵山地施工,交通不便,施工设备需要人扛马驮,因此现有的旋挖工程机械很难胜任。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桩孔铣挖装置,包括桩孔护筒和护筒升降装置,护筒升降装置与桩孔护筒之间固定连接,护筒升降装置能够驱动桩孔护筒沿桩孔护筒中心线方向进行移动,桩孔护筒内设置有回转平台,回转平台与桩孔护筒内壁转动连接,回转平台能够绕桩孔护筒中心线方向进行转动,回转平台上安装有能够驱动回转平台进行转动的回转驱动装置,回转平台的底部安装有铣挖动力装置,铣挖动力装置的输出端安装有铣挖头,铣挖头伸出于桩孔护筒的下端筒口,当回转平台进行转动时,铣挖头能够绕桩孔护筒中心线方向对桩孔护筒沿其中心线方向的投影所在土体以及投影内侧土体进行铣挖操作。该装置在回转平台完成一圈的旋转后,也就是铣挖头完成一圈的土体铣挖后,需要将铣挖后的碎土碎石进行清理,然后才有空间下沉桩孔护筒。按照相关安全规定,施工人员是不能下到桩孔底部进行人工清理的,那么该如何去清理这些碎土碎石,就需要进一步进行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碎土碎石清运能力强,使用方便的回转式桩孔土石清运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回转式桩孔土石清运装置,包括能够绕自身中心线方向进行转动的回转平台,回转平台上且位于回转平台中心线方向的一侧沿平行于回转平台中心线方向穿设有运输穿孔,回转平台上且对应运输穿孔的位置设置有斗提机,斗提机沿平行于回转平台中心线方向穿过于运输穿孔,斗提机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且朝向于回转平台的旋转方向一侧,当回转平台转动时,斗提机的进料口能够对铣挖后的土石进行装运,斗提机的上端设置有出料口,斗提机固定连接在回转平台上,斗提机的进料口且朝向于回转平台边缘方向的一侧和朝向于回转平台中心线方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聚料挡板,两块聚料挡板呈V形设置且V型口朝向于回转平台的旋转方向一侧。
[0007]在本技术中,利用回转平台的转动,两块聚料挡板能够将转动方向的碎土和碎石块聚集并送入斗提机下端的进料口处,由斗提机不断的通过自身的料斗向上输送碎土和碎石块,从上方的出料口掉落至回转平台上,方便施工人员清理。
[0008]作为优化,所述斗提机位于所述回转平台下方的两侧分别凹设有支撑槽,所述回
转平台的下方且对应支撑槽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固定支座,固定支座朝向对应支撑槽的一侧伸入于支撑槽内以对所述斗提机进行支撑,固定支座上穿设有多根与所述斗提机螺纹连接以使固定支座与所述斗提机固定在一起的固定螺栓,固定支座位于支撑槽外的部分且朝向所述回转平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回转平台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板,固定支座与固定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多块分别与其固定连接的加强筋板。采用支撑固定的方式对斗提机进行连接,能够避免斗提机因应力集中而发生变形。
[0009]作为优化,所述回转平台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斗提机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斗提机容纳在内部的外壳,外壳的下端穿过于所述运输穿孔且伸出于所述回转平台的下方。能够对在回转平台上的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提高安全性。
[0010]作为优化,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斗提机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朝向所述回转平台顶面倾斜延伸的出料管。不仅方便接料,也能够降低碎石对回转平台的损伤,提高安全性。
[0011]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结构简单,利用回转平台的转动对碎土碎石进行收集转运,清运能力强,使用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5]结合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回转式桩孔土石清运装置,包括能够绕自身中心线方向进行转动的回转平台1,回转平台1上且位于回转平台1中心线方向的一侧沿平行于回转平台中心线方向穿设有运输穿孔,回转平台1上且对应运输穿孔的位置设置有斗提机2,斗提机2沿平行于回转平台1中心线方向穿过于运输穿孔,斗提机2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且朝向于回转平台1的旋转方向一侧,当回转平台1转动时,斗提机2的进料口能够对铣挖后的土石进行装运,斗提机2的上端设置有出料口,斗提机2固定连接在回转平台1上,斗提机2的进料口且朝向于回转平台1边缘方向的一侧和朝向于回转平台1中心线方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聚料挡板3,两块聚料挡板3呈V形设置且V型口朝向于回转平台1的旋转方向一侧。
[0017]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斗提机2位于所述回转平台1下方的两侧分别凹设有支撑槽,所述回转平台1的下方且对应支撑槽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固定支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式桩孔土石清运装置,包括能够绕自身中心线方向进行转动的回转平台,其特征在于:回转平台上且位于回转平台中心线方向的一侧沿平行于回转平台中心线方向穿设有运输穿孔,回转平台上且对应运输穿孔的位置设置有斗提机,斗提机沿平行于回转平台中心线方向穿过于运输穿孔,斗提机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且朝向于回转平台的旋转方向一侧,当回转平台转动时,斗提机的进料口能够对铣挖后的土石进行装运,斗提机的上端设置有出料口,斗提机固定连接在回转平台上,斗提机的进料口且朝向于回转平台边缘方向的一侧和朝向于回转平台中心线方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聚料挡板,两块聚料挡板呈V形设置且V型口朝向于回转平台的旋转方向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桩孔土石清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斗提机位于所述回转平台下方的两侧分别凹设有支撑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玉家,黄彬,陈家福,吕拥军,马磊,胡涛,余沭樟,王艳,曹流祥,徐伟,魏旖,聂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