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30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C:0.12%~0.18%;Mn:0.40%~0.70%;Si:0.17%~0.37%;Cr:0.80%~1.10%;Mo:0.40%~0.55%;Ni≤0.30%;P≤0.007%;S≤0.003%;Sb≤0.003%;Sn≤0.008%;As≤0.010%;N≤60ppm;H≤2ppm;O≤20ppm;余量为Fe;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原材料冶炼;S2、锻造;S3、热处理;S4、检验。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提高15CrMo合金的抗氢化性能。15CrMo合金的抗氢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及其制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锻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设计标准不断提高和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在石油化工及其它工作于酸性环境中的设备锻件,具有抗氢性能的材料使用量越来越大。抗氢钢是抗氢致开裂用钢的简称,氢致裂纹(HIC)作为一种缺陷存在于材料中,其对使用性能的影响目前尚无全面的认识,但大量研究表明,氢致裂纹对材料的强度指标影响不大,但对韧性指标影响比较大,会增大材料脆性倾向,这种缺陷曾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很多突发事故,带来严重损失。各种研究表明,细化晶粒可有效提高抗氢性能。目前石油化工中很多锻件,尤其是表面与酸性介质接触的锻件,或其他行业临氢工况的锻件,在订单中对材料都有抗氢要求,且条件较高,为抓住这种市场需求,提高公司抗氢钢市场占有率,需要研发稳定可靠的抗氢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及其制造工艺,能够有效提高15CrMo合金的抗氢化性能。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0005]C:0.12%~0.18%;Mn:0.40%~0.70%;Si:0.17%~0.37%;Cr:0.80%~1.10%;Mo:0.40%~0.55%;Ni≤0.30%;P≤0.007%;S≤0.003%;Sb≤0.003%;Sn≤0.008%;As≤0.010%;N≤60ppm;H≤2ppm;O≤20ppm;余量为Fe。
[000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原材料冶炼:采用电炉冶炼+炉外精炼+真空脱气;
[0008]S2、锻造:锻造工艺的始锻温度为1220℃,终锻温度≥850℃,分三个火次进行锻造,第一火次进行钢锭倒棱、拔长,热切冒口和水口,锻造比为2.2;第二火次对钢锭进行镦粗和拔长,锻造比约为2.8;第三火次为镦粗或拔长到规定形状,锻造比约为2.2;三个火次总锻造比为8.2,最后一火变形量为25%,锻后空冷;
[0009]S3、热处理:两次正火处理,正火温度920℃
±
10℃,淬火890℃
±
10℃,回火690℃
±
10℃;
[0010]S4、检验。
[0011]优选地,步骤S1中的炉外精炼,为天然气加热炉,加热温度1220℃,保温时间为2小时。
[0012]优选地,步骤S2中冒口切除量为15%,水口切除量为10%。
[0013]优选地,步骤S3中,正火温度为920℃,淬火温度900℃,回火温度700℃。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严格限制P、S、Sb、Sn、As元素含量,尽可能低,有效降低了J系数和X系数,提高了材料抗氢性能;
[0016]2、原材料冶炼方式为电炉冶炼+炉外精炼+真空脱气,保证材料纯净度;
[0017]3、预备热处理采用两次正火,为调质打下基础,有效细化晶粒;调质时选择较低的淬火温度,进一步细化奥氏体晶粒,普通工艺晶粒度级别为5级左右,本申请细化之后晶粒度级可达7~10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对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0021]C:0.12%;Mn:0.40%;Si:0.17%;Cr:0.80%;Mo:0.40%;Ni:0.30%;P:0.007%;S:0.003%;Sb:0.003%;Sn:0.008%;As:0.010%;N:60ppm;H:2ppm;O:20ppm;余量为Fe。
[002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3]S1、原材料冶炼:采用电炉冶炼+炉外精炼+真空脱气;
[0024]S2、锻造:锻造工艺的始锻温度为1220℃,终锻温度850℃,分三个火次进行锻造,第一火次进行钢锭倒棱、拔长,热切冒口和水口,锻造比为2.2;第二火次对钢锭进行镦粗和拔长,锻造比约为2.8;第三火次为镦粗或拔长到规定形状,锻造比约为2.2;三个火次总锻造比为8.2,最后一火变形量为25%,锻后空冷;
[0025]S3、热处理:两次正火处理,正火温度910℃,淬火880℃,回火680℃;
[0026]S4、检验。
[0027]实施例2
[0028]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0029]C:0.14%;Mn:0.50%;Si:0.20%;Cr:0.90%;Mo:0.45%;Ni:0.30%;P:0.006%;S:0.028%;Sb:0.028%;Sn:0.007%;As:0.010%;N:50ppm;H:2ppm;O:18ppm;余量为Fe。
[003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31]S1、原材料冶炼:采用电炉冶炼+炉外精炼+真空脱气;
[0032]S2、锻造:锻造工艺的始锻温度为1220℃,终锻温度860℃,分三个火次进行锻造,第一火次进行钢锭倒棱、拔长,热切冒口和水口,锻造比为2.2;第二火次对钢锭进行镦粗和拔长,锻造比约为2.8;第三火次为镦粗或拔长到规定形状,锻造比约为2.2;三个火次总锻造比为8.2,最后一火变形量为25%,锻后空冷;
[0033]S3、热处理:两次正火处理,正火温度920℃,淬火890℃,回火690℃;
[0034]S4、检验。
[0035]实施例3
[0036]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0037]C:0.16%;Mn:0.60%;Si:0.27%;Cr:1.00%;Mo:0.50%;Ni:0.29%;P:0.006%;S:0.003%;Sb:0.003%;Sn:0.006%;As:0.008%;N:45ppm;H:2ppm;O:18ppm;余量为Fe。
[003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39]S1、原材料冶炼:采用电炉冶炼+炉外精炼+真空脱气;
[0040]S2、锻造:锻造工艺的始锻温度为1220℃,终锻温度≥900℃,分三个火次进行锻造,第一火次进行钢锭倒棱、拔长,热切冒口和水口,锻造比为2.2;第二火次对钢锭进行镦粗和拔长,锻造比约为2.8;第三火次为镦粗或拔长到规定形状,锻造比约为2.2;三个火次总锻造比为8.2,最后一火变形量为25%,锻后空冷;
[0041]S3、热处理:两次正火处理,正火温度920℃,淬火900℃,回火690℃;
[0042]S4、检验。
[0043]实施例4
[0044]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C:0.12%~0.18%;Mn:0.40%~0.70%;Si:0.17%~0.37%;Cr:0.80%~1.10%;Mo:0.40%~0.55%;Ni≤0.30%;P≤0.007%;S≤0.003%;Sb≤0.003%;Sn≤0.008%;As≤0.010%;N≤60ppm;H≤2ppm;O≤20ppm;余量为Fe。2.一种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晶粒高抗氢合金钢锻件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原材料冶炼:采用电炉冶炼+炉外精炼+真空脱气;S2、锻造:锻造工艺的始锻温度为1220℃,终锻温度≥850℃,分三个火次进行锻造,第一火次进行钢锭倒棱、拔长,热切冒口和水口,锻造比为2.2;第二火次对钢锭进行镦粗和拔长,锻造比约为2.8;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波邹琪袁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法兰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