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德香专利>正文

一种耐腐蚀铸件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42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腐蚀铸件及其制备工艺,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包括Si、Mn、Cr、Mo、铁及杂质,所述的Si在铸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7%~1.5%,所述的Mn在铸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3%~0.5%,所述的Cr在铸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2%~1.8%,所述的Mo在铸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38%~0.48%,其余为铁和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驱动机构与铲除机构之间共同配合,通过驱动电机、双向螺纹杆与连接滑动块之间的配合,驱动两个连接滑动块进行相反的水平移动,进而带动铰接杆的角度发生变化,带动清洁嵌板进行升降,实现了自动化的清洁效果,减轻人工的强度进而对上模座和下模合模后侧边有可能溢出的铸件溶液进行及时铲除,极大提升了铸件成型的质量。成型的质量。成型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铸件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铸件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他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铸件在浇筑成型时,是将金属溶液在灌入模腔内进行冷却成型,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传统的铸造件成型过程中,通常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铸模中进行成型过程,传统成型装置的浇注过程通常是把液态金属直接浇注到铸造模具内,易造成液态金属外溅,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0003]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如CN115007809A的一种铝合金铸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铝合金铸件
,包括铸件工作台,所述铸件工作台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铸件型腔模具,所述铸件工作台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立块,所述铸件工作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震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阻尼减震垫片,将铸件所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并受到振动外力的作用,使得阻尼减震垫片向下压运动,使得减震T柱推动第一防震板在防震支撑柱的表面进行滑动,并通过设置回力弹簧和缓冲构件的配合,从底部对振动进行吸收并且削减,实现了防震性能好的目的,延长了铸件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铝合金铸件的使用效率。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现有技术中的铸件在进行合模时不具备对上下模进行锁模的功能,导致铸件成型效果差,且合模效率低下;
[0006]2、传统的铸件成型装置在使用时,难以对合模时产生的多余溶液进行铲除,导致铸件成型质量不佳,造成成本的浪费和人工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腐蚀铸件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第一方面,一种耐腐蚀铸件,包括Si、Mn、Cr、Mo、铁及杂质,所述的Si在铸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7%~1.5%,所述的Mn在铸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3%~0.5%,所述的Cr在铸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2%~1.8%,所述的Mo在铸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38%~0.48%,其余为铁和杂质。
[0010]第二方面,一种耐腐蚀铸件的制备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1]步骤一、按照各组分向熔化炉中加入原料进行熔化,得到铸件熔体,加入熔好的耐磨耐腐蚀金属液与之混合;
[0012]步骤二、对铸件熔体进行除气、打渣、降温处理;
[0013]步骤三、对铸件模具进行预热,待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将处理后的铸件熔体从升液
管自下往上浇入上模和下模的型腔内;
[0014]步骤四、待铸件熔体充满型腔后,对铸件模具内的铸件熔体进行压铸,压铸一定时间后,对铸件模具进行相关冷却处理,待铸件熔体凝固成型后脱模;
[0015]步骤五、将脱模后得到的铸件进行热处理,完成铸件本体的制备。
[0016]第三方面,一种耐腐蚀铸件成型装置,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冷却单元,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模,所述下模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上端设置有冲压合模单元,所述冲压合模单元的两侧外表面分别活动连接有侧边清理单元,所述上模座、下模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上下锁模单元;
[0017]所述冲压合模单元包括有冲压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冲压机构的下端与支撑架内侧面活动连接的升降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8]所述上下锁模单元包括有插接机构和弹性机构,所述插接机构的下端外表面与弹性机构的内侧面活动连接;
[0019]所述侧边清理单元包括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下端铰接有铲除机构;
[0020]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有冷凝控制器,所述冷凝控制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冷凝循环管,所述冷凝循环管设置在支撑架的正下端位置。
[002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冲压机构包括有液压组件,所述液压组件的下表面与支撑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组件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的两端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表面开设有升降滑槽,所述升降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利用连接横板、滑块与升降滑槽共同配合,提升了连接横板升降时的平衡性。
[002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横板的下端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升降套筒,所述升降套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与上模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浇筑口,通过液压组件、连接板与升降套筒之间共同配合,用于带动上模座向下进行合模的同时,保证了整体的稳定性。
[002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接机构包括有插接板和固定座,所述插接板的内侧面与上模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板的下端外表面与固定座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U型座,所述U型座的内壁上活动卡接有拉杆,通过插接板和拉杆的配合,起到了在插接板的挤压外力下,产生的反向弹性作用力会将插接板再次进行夹持,
[002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有连接抵板,所述连接抵板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远离连接抵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柔质橡胶弹性板,所述弧形柔质橡胶弹性板的外表面与插接板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通过U型座和弧形柔质橡胶弹性板的弹性伸缩能力,加大了夹持力度。
[002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内侧面与连接横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滑动块,且所述连接滑动块的外表面与连接横板下端开设的辅助移动的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双向螺纹杆与连接滑动块之间的配合,用于驱动两个连接滑动块进行相反的水平移动。
[002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滑动块的下端外表面铰接有铰接
杆,所述铰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清洁嵌板,所述清洁嵌板的下端外表面分别与上模座、下模的外表面活动连接,通过铰接杆和清洁嵌板的配合,起到了对上模座、下模外侧溢出的多余铸件溶液进行铲除,提升了成型的质量。
[002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8]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腐蚀铸件及其制备工艺,采用冲压机构和升降机构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耐腐蚀铸件的正常成型,通过液压组件、连接板与升降套筒之间共同配合,带动上模座向下进行合模的同时,保证了整体的稳定性,且利用连接横板、滑块与升降滑槽共同配合,提升了连接横板升降时的平衡性。
[0029]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腐蚀铸件及其制备工艺,采用插接机构和弹性机构的相互配合,通过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铸件,包括Si、Mn、Cr、Mo、铁及杂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i在铸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7%~1.5%,所述的Mn在铸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3%~0.5%,所述的Cr在铸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2%~1.8%,所述的Mo在铸件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38%~0.48%,其余为铁和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铸件,现提出一种耐腐蚀铸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各组分向熔化炉中加入原料进行熔化,得到铸件熔体,加入熔好的耐磨耐腐蚀金属液与之混合;步骤二、对铸件熔体进行除气、打渣、降温处理;步骤三、对铸件模具进行预热,待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将处理后的铸件熔体从升液管自下往上浇入上模和下模的型腔内;步骤四、待铸件熔体充满型腔后,对铸件模具内的铸件熔体进行压铸,压铸一定时间后,对铸件模具进行相关冷却处理,待铸件熔体凝固成型后脱模;步骤五、将脱模后得到的铸件进行热处理,完成铸件本体的制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腐蚀铸件的制备工艺,现提出一种耐腐蚀铸件成型装置,包括有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冷却单元(5),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模(7),所述下模(7)的上端活动连接有上模座(6),所述上模座(6)的上端设置有冲压合模单元(2),所述冲压合模单元(2)的两侧外表面分别活动连接有侧边清理单元(4),所述上模座(6)、下模(7)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上下锁模单元(3);所述冲压合模单元(2)包括有冲压机构(21)和升降机构(22),所述冲压机构(21)的下端与支撑架(1)内侧面活动连接的升降机构(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下锁模单元(3)包括有插接机构(31)和弹性机构(32),所述插接机构(31)的下端外表面与弹性机构(32)的内侧面活动连接;所述侧边清理单元(4)包括有驱动机构(41),所述驱动机构(41)的下端铰接有铲除机构(42);所述冷却单元(5)包括有冷凝控制器(51),所述冷凝控制器(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冷凝循环管(52),所述冷凝循环管(52)设置在支撑架(1)的正下端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腐蚀铸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机构(21)包括有液压组件(211),所述液压组件(211)的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德香陈秀伯
申请(专利权)人:廖德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