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原料混料装置,包括下端内侧壁为锥筒形的混料筒、筒盖、多个进料斗、设置在混料筒底部的支撑腿、设置在混料筒底部的出料管、设置在出料管上的控制阀、竖向设置在筒盖顶部内壁上且上输出轴延伸至筒盖上方的双轴驱动电机、设置在双轴驱动电机的下输出轴底部的伸缩式搅拌模块、下料辅助模块、刮料模块。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玻璃制品生产用原料混料装置,不仅能够快速均匀地对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而且还能方便干净地对粘附在釜体内侧壁上的原料进行刮取清理,从而避免部分原料无法参与混料加工而影响到混料的品质,并避免部分原料滞留在混料装置中无法进行出料而造成浪费。出料而造成浪费。出料而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原料混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品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原料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瓶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混料装置对玻璃瓶生产的原料进行配比混合,从而方便玻璃瓶的生产加工。
[0003]公告号为CN 210522341 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原料混合设备,包括混合釜,混合釜的底部设有安装箱,安装箱内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混合釜的底壁并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驱动轴,且两个驱动轴均与搅拌轴相互垂直,每个驱动轴远离搅拌轴的一端内设有第一磁体,混合釜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刮料机构。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只需要对现有的混合釜进行稍加改装就能避免原料吸附釜体内壁,同时也能起到辅助混合的作用。本专利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通过推杆、滚珠、滑块和第二磁体的配合,对粘附在釜体内侧壁上的原料进行挂落,但却仅仅能够对粘附在釜体中部内侧壁上的原料进行刮取清理,却不能对粘附在釜体底部内侧壁上的原料进行刮取清理,是以存在着刮料效果差,容易致使粘附在釜体底部内侧壁上的原料被浪费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原料混料装置,不仅能够快速均匀地对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而且还能方便干净地对粘附在混料装置内侧壁上的原料进行刮取清理,从而避免部分原料无法参与混料加工而影响到混料的品质,并避免部分原料滞留在混料装置中无法进行出料而造成浪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原料混料装置,包括下端内侧壁为锥筒形的混料筒、可拆卸地设置在混料筒顶部的筒盖、设置在筒盖顶部的多个进料斗、设置在混料筒底部的支撑腿、设置在混料筒底部的出料管、设置在出料管上的控制阀、竖向设置在筒盖顶部内壁上且上输出轴延伸至筒盖上方的双轴驱动电机、设置在双轴驱动电机的下输出轴底部的伸缩式搅拌模块、设置在双轴驱动电机的上输出轴顶部的下料辅助模块、设置在双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用于对粘附在混料筒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取清理的刮料模块。
[0006]伸缩式搅拌模块包括竖向设置在双轴驱动电机的下输出轴底部的第一伸缩推杆、设置在第一伸缩推杆的输出轴下端的搅拌电机、设置在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下端的搅拌轴、设置在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侧端的搅拌叶片。
[0007]刮料模块设置在双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侧端的横杆和设置在横杆侧端且用于对粘附在混料筒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取清理的刮料板。
[0008]筒盖与混料筒卡接固定,筒盖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混料筒进行固定的固定螺栓,混
料筒的侧端设置有与固定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固定孔。只需使得筒盖与混料筒卡接固定,再使得固定螺栓穿过筒盖并与螺纹固定孔相连接,便可使得筒盖与混料筒牢固地固定到一起。
[0009]筒盖的侧端还设置有提手;提手上还设置有防滑套。通过提手,能够方便地对筒盖进行移动,从而方便地实现筒盖与混料筒的卡接固定或解除对筒盖与混料筒的卡接固定。
[0010]第一伸缩推杆为电动伸缩杆;支撑腿的底部侧端设置有延伸板,延伸板上还设置有用来与地面进行固定的地脚螺栓。通过延伸板和地脚螺栓的配合,能够避免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轻易地发生偏移。
[0011]横杆的底部设置有与横杆卡接固定的固定夹板,固定夹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横杆进行固定的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上还设置有连接螺母。通过固定夹板、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的配合,能够实现刮料板与横杆的灵活固定,从而方便地实现刮料板与横杆的灵活固定,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对因为长时间发生磨损而无法继续有效地对粘附在混料筒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取清理的刮料板进行更换。
[0012]其四,所述下料辅助模块包括横向设置在双轴驱动电机的上输出轴顶部的第二伸缩推杆和设置在第二伸缩推杆的输出轴端部的敲击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通过混料筒、筒盖、多个进料斗、支撑腿、出料管、控制阀、双轴驱动电机、第一伸缩推杆、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横杆和刮料板的配合,不仅能够快速均匀地对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而且还能方便干净地对粘附在混料装置内侧壁上的原料进行刮取清理,从而避免部分原料无法参与混料加工而影响到混料的品质,并避免部分原料滞留在混料装置中无法进行出料而造成浪费。
[0014]其二,因为进料斗有多个,所以能够同时地进行多种原料地添加,从而提高添加原料的效率,进而提高对多种原料的混合效率;因为混料筒的内侧壁为锥筒形,能够更加快速干净地进行出料。
[0015]其三,当需要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时,可以通过搅拌电机对搅拌轴和搅拌叶片进行驱动,从而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处理,还可以通过第一伸缩推杆的伸缩调节,改变并扩展搅拌轴和搅拌叶片对原料的搅拌范围,从而更充分地对多种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处理。
[0016]其四,可以通过双轴驱动电机对横杆、刮料板进行驱动,从而对粘附在混料筒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取清理,双轴驱动电机和搅拌电机可以单独工作;现有技术中仅,通常依靠一个驱动结构对搅拌叶片和刮料板进行驱动,使得刮料板、搅拌叶片始终同步进行工作,使得刮料板长时间地与混料筒的内侧壁直接接触,从而使得刮料板极易在短时间发生磨损,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能够通过双轴驱动电机和搅拌电机,分别且单独地对刮料板和搅拌叶片进行驱动,从而避免刮料板在无需工作的状态下也被迫与搅拌叶片同步进行工作,从而降低搅拌叶片的磨损时间和磨损量,从而延长搅拌叶片的寿命。
[0017]其五,可以通过双轴驱动电机的上输出轴的转动对第二伸缩推杆、敲击块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敲击块的位置分别与多个进料斗的位置相适配,从而通过第二伸缩推杆和敲击块的配合,依次对多个进料斗进行敲击处理,使得多个进料斗发生振动,从而对粘附在进料斗内侧壁上的物料进行清理,从而更干净彻底地进行下料。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螺栓、提手、防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筒盖、进料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1、混料筒;102、筒盖;103、进料斗;104、支撑腿;105、出料管;106、控制阀;107、双轴驱动电机;108、第一伸缩推杆;109、搅拌电机;110、搅拌轴;111、搅拌叶片;112、横杆;113、刮料板;201、固定螺栓;202、提手;203、防滑套;204、延伸板;205、地脚螺栓;206、固定夹板;207、连接螺栓;208、连接螺母;301、第二伸缩推杆;302、敲击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制品生产用原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内侧壁为锥筒形的混料筒(101)、可拆卸地设置在混料筒(101)顶部的筒盖(102)、设置在筒盖(102)顶部的多个进料斗(103)、设置在混料筒(101)底部的支撑腿(104)、设置在混料筒(101)底部的出料管(105)、设置在出料管(105)上的控制阀(106)、竖向设置在筒盖(102)顶部内壁上且上输出轴延伸至筒盖(102)上方的双轴驱动电机(107)、设置在双轴驱动电机(107)的下输出轴底部的伸缩式搅拌模块、设置在双轴驱动电机(107)的上输出轴顶部的下料辅助模块、设置在双轴驱动电机(107)的输出轴上且用于对粘附在混料筒(101)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取清理的刮料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生产用原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搅拌模块包括竖向设置在双轴驱动电机(107)的下输出轴底部的第一伸缩推杆(108)、设置在第一伸缩推杆(108)的输出轴下端的搅拌电机(109)、设置在搅拌电机(109)的输出轴下端的搅拌轴(110)、设置在搅拌电机(109)的输出轴侧端的搅拌叶片(1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制品生产用原料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模块设置在双轴驱动电机(107)的输出轴侧端的横杆(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李超,张伟,郑良金,管青龙,付威威,吴治华,陈辉,朱家华,陈昭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联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