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式胶带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式胶带机胶带更换方法及管式胶带机。该方法包括:S1:在旧胶带的回程段的中部选取胶带更换点,并在胶带更换点处将旧胶带断开,使旧胶带具有分开的连接端和拖拽端,连接端靠近机尾滚筒,拖拽端靠近前传动滚筒,将新胶带的一端与旧胶带的连接端相连;S2:驱动旧胶带传动,使旧胶带带动新胶带绕机尾滚筒和前传动滚筒传动,并将旧胶带的拖拽端向下拖拽;S3:当新胶带的一端到达旧胶带的连接端的初始位置后,将新胶带的一端与旧胶带的连接端断开,并将新胶带的两端相连,新胶带更换完成。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式胶带机胶带更换方法及管式胶带机,减少了由于旧胶带拉力不够,导致胶带更换失败的情况发生。的情况发生。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胶带机胶带更换方法及管式胶带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式胶带机
,尤其涉及一种管式胶带机胶带更换方法及管式胶带机。
技术介绍
[0002]管式胶带机是一种将胶带通过过渡托辊组及专用窗式托辊组卷成管状胶带,并将物料封闭在管状胶带内以进行物料运输的装置。管式胶带机不仅满足了水平长距离运输的需要,也满足了立体弧线提升运输的要求,从而无需建设转运站,节约了成本。管式胶带机长期使用后,芯层应变会导致输送带产生永久伸长、覆盖胶产生磨损和老化,胶带的弹性模量、橡胶物理性能变化,将会导致输送带局部跑偏或扭曲,已经不能再安排接段带工作,因此需对胶带进行更换。
[0003]胶带运行过程中,由机尾到机头的过程为“爬坡”,该部分为胶带的运输段,由机尾到机头的过程为“下坡”,该部分为胶带的回程段。相关技术中,一般在旧胶带的运输段靠近机尾的位置进行旧胶带和新胶带的连接,并由旧胶带带动新胶带运行,即旧胶带先带动新胶带爬坡,再拐弯带动新胶带下坡,但由于管式胶带爬坡、拐弯下坡需要很大的拉力,当新胶带到达机头后,容易发生由于旧胶带拉力不足导致无法拉动新胶带进入回程段,从而胶带更换失败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式胶带机胶带更换方法及管式胶带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管式胶带机胶带容易更换失败的技术问题。
[0005]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式胶带机胶带更换方法,所述管式胶带机包括机架、机尾滚筒、前传动滚筒以及待更换的旧胶带,所述机尾滚筒和前传动滚筒分设于所述机架两侧,所述前传动滚筒设置在所述机尾滚筒上方,所述旧胶带环绕于所述机尾滚筒和前传动滚筒传动,所述旧胶带上由所述机尾滚筒向所述前传动滚筒传动的部分为运输段、由所述前传动滚筒向所述机尾滚筒传动的部分为回程段,所述更换方法包括:
[0006]S1:在所述旧胶带的回程段上选取胶带更换点,并在所述胶带更换点处将所述旧胶带断开,使所述旧胶带具有分开的连接端和拖拽端,所述连接端靠近所述机尾滚筒,所述拖拽端靠近所述前传动滚筒;
[0007]S2:将所述新胶带的一端与所述旧胶带的连接端相连,驱动所述旧胶带传动,使所述旧胶带带动所述新胶带绕所述机尾滚筒和前传动滚筒传动,并将所述旧胶带的拖拽端向下拖拽;
[0008]S3:当所述新胶带的一端到达所述旧胶带的连接端的初始位置后,将所述新胶带的一端与所述旧胶带的连接端断开,并将所述新胶带的两端相连,所述新胶带更换完成。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式胶带机还包括用于使皮带张紧的拉紧装置,所述拉紧装置设置在所述旧胶带的回程段,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旧胶带的回程段上选取胶带更
换点,具体包括:
[0010]在所述拉紧装置与所述机尾滚筒之间选取所述胶带更换点。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拉紧装置与所述机尾滚筒之间选取所述胶带更换点,具体包括:
[0012]在离所述拉紧装置2
‑
3米处选取所述胶带更换点。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将所述新胶带的一端与所述旧胶带的连接端相连,具体包括:
[0014]将所述新胶带的一端与所述旧胶带的连接端硫化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所述使所述新胶带随所述旧胶带环绕所述机尾滚筒和前传动滚筒传动,具体包括:
[0016]所述旧胶带和新胶带由胶带更换点向所述机尾滚筒传动的过程中,由平带过渡到管状,并在到达机尾滚筒之前,由管状过渡到平带;所述旧胶带和新胶带经过所述机尾滚筒后向前传动滚筒传动的过程中,再次由平带过渡到管状,并在到达前传动滚筒之前,由管状过渡到平带。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所述使所述新胶带随所述旧胶带环绕所述机尾滚筒和前传动滚筒传动,还包括:
[0018]当所述新胶带由胶带更换点向所述机尾滚筒传动的过程中,保持正常管状状态20分钟后,提升到0.8m/s的速度传动。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旧胶带的拖拽端向下拖拽,具体包括:
[0020]将所述旧胶带的拖拽端与铲车连接,所述铲车将所述旧胶带的拖拽端向下拖拽。
[0021]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以上所述的管式胶带机胶带更换方法的管式胶带机,所述管式胶带机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设置在所述旧胶带的拖拽端下方,以使所述拖拽端被向下拖拽时,所述旧胶带绕所述第一导向辊传动;所述第二导向辊设置在所述旧胶带的连接端下方,以使所述新胶带随所述旧胶带传动时绕所述第二导向辊传动。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式胶带机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第一侧档辊和两个第二侧档辊,两个所述第一侧档辊分设于所述旧胶带的拖拽端下方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侧档辊与所述第一导向辊垂直设置,以使所述拖拽端被向下拖拽时进入两个所述第一侧档辊之间;两个所述第二侧档辊分设于所述旧胶带的连接端下方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侧档辊与所述第二导向辊垂直设置,以使所述新胶带随所述旧胶带传动时进入两个所述第二侧档辊之间。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式胶带机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辅助成卷装置,所述旧胶带和新胶带由平带过渡到管状的阶段均设有所述辅助成卷装置,所述辅助成卷装置包括多个沿所述新胶带和旧胶带运行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辅助成卷组件,每个所述辅助成卷组件均包括两个分设于所述旧胶带或新胶带两侧的辅助成卷挡辊,多个所述辅助成卷组件中的两个辅助成卷挡辊之间的夹角α沿所述新胶带和旧胶带运行方向依次减小,0
°
≤α<180
°
,以使所述新胶带和旧胶带逐渐成卷。
[002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002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式胶带机胶带更换方法及管式胶带机,驱动旧胶带传动后,
机尾滚筒会随之转动,由于新胶带是在旧胶带的回程段与旧胶带相接,新胶带在回程段的运行是由上到下,因此,新胶带的自重可为新胶带的运行提供一定的初始驱动力,并且旧胶带带动新胶带在传动的过程中,新胶带会经过机尾滚筒,从而机尾滚筒可为新胶带的传动提供驱动力,因此,当新胶带到达机头后,拉动旧胶带的拖拽端,旧胶带的拉力加上机尾滚筒提供的驱动力,可使旧胶带更加容易拉动新胶带进入回程段,大大减少了由于旧胶带拉力不够,导致胶带更换失败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0027]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管式胶带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管式胶带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30]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成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0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胶带机胶带更换方法,所述管式胶带机包括机架、机尾滚筒、前传动滚筒以及待更换的旧胶带,所述机尾滚筒和前传动滚筒分设于所述机架两侧,所述前传动滚筒设置在所述机尾滚筒上方,所述旧胶带环绕于所述机尾滚筒和前传动滚筒传动,胶带由所述机尾滚筒向所述前传动滚筒传动的部分为运输段、由所述前传动滚筒向所述机尾滚筒传动的部分为回程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方法包括:S1:在所述旧胶带的回程段的中部选取胶带更换点,并在所述胶带更换点处将所述旧胶带断开,使所述旧胶带具有分开的连接端和拖拽端,所述连接端靠近所述机尾滚筒,所述拖拽端靠近所述前传动滚筒;S2:将所述新胶带的一端与所述旧胶带的连接端相连,驱动所述旧胶带传动,使所述旧胶带带动所述新胶带绕所述机尾滚筒和前传动滚筒传动,并将所述旧胶带的拖拽端向下拖拽;S3:当所述新胶带的一端到达所述旧胶带的连接端的初始位置后,将所述新胶带的一端与所述旧胶带的连接端断开,并将所述新胶带的两端相连,所述新胶带更换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胶带机胶带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胶带机还包括用于使皮带张紧的拉紧装置,所述拉紧装置设置在所述旧胶带的回程段,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旧胶带的回程段上选取胶带更换点,具体包括:在所述拉紧装置与所述机尾滚筒之间选取所述胶带更换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胶带机胶带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拉紧装置与所述机尾滚筒之间选取所述胶带更换点,具体包括:在离所述拉紧装置2
‑
3米处选取所述胶带更换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胶带机胶带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将所述新胶带的一端与所述旧胶带的连接端相连,具体包括:将所述新胶带的一端与所述旧胶带的连接端硫化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胶带机胶带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使所述新胶带随所述旧胶带环绕所述机尾滚筒和前传动滚筒传动,具体包括:所述旧胶带和新胶带由胶带更换点向所述机尾滚筒传动的过程中,由平带过渡到管状,并在到达机尾滚筒之前,由管状过渡到平带;所述旧胶带和新胶带经过所述机尾滚筒后向前传动滚筒传动的过程中,再次由平带过渡到管状,并在到达前传动滚筒之前,由管状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靖,邓振月,李立彬,王仲民,薛理政,屈亚辉,王海滨,李晓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