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光显影透明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25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X光显影透明导管,包括软质导管,软质导管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乙烯树脂35~45份、纳米银协配纳米云母复配改性剂8~12份、3~6份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X光显影透明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影透明导管
,具体涉及一种X光显影透明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在手术中使用的导管类产品,分为显影和不显影两类。显影类导管能有效的帮助医生在手术时进行跟踪,确定导管所在位置;微创介入治疗涉及的引流导管及其他介入导管需应用X光机、CT、超声等电子设备进行引导。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104667411B给出了一种超声显影导管,包括中空管体;其中:所述管体为医用软质导管,在管体的管壁内设置有高分子材料纤维丝,高分子材料纤维丝之间相互重叠交叉形成网状的编织网层;该文献中给出了管体为医用软质导管,而现有的医用软质导管采用的原料多为聚乙烯树脂配合抗菌剂制成,原料较为常规,抗菌剂易丢失、耐酸腐性差,导致抗菌性能、抗菌持久性差,在作为显影导管的外接触管,易造成病菌滋生,影响使用效率,基于此,本申请人对其进一步的改进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X光显影透明导管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X光显影透明导管,包括软质导管,软质导管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0007]聚乙烯树脂35~45份、纳米银协配纳米云母复配改性剂8~12份、3~6份2

二甲氨基乙醇、3~5份硅酸钠、2~4份连效剂、1~3份抗氧化剂。
[0008]优选地,所述聚乙烯树脂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密度为0.912

0.920g/cm3,熔体流动指数为0.2

20g/10min。
[0009]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
[0010]优选地,所述纳米银协配纳米云母复配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
[0011]S01:将10

20份纳米云母加入到30

40份质量分数5%的盐酸溶液中,先搅拌均匀,随后加入1

3份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2

0.5份海藻酸钠,继续搅拌充分,得到预处理纳米云母;
[0012]S02:预处理纳米云母加入2

6份阳离子聚丙烯胺,搅拌反应,最后水洗、干燥,得到纳米云母改性剂;
[0013]S03:壳聚糖基复合改性液的制备;
[0014]S31:原料的称取:钛酸酯偶联剂5

10份、30

40份乙醇溶液、3

6份壳聚糖水溶液、乙酰氨基酚2

6份;
[0015]S32:将钛酸酯偶联剂、壳聚糖水溶液先混合,再加入乙醇溶液中,随后加入乙酰氨
基酚,搅拌充分,得到壳聚糖基复合改性液;
[0016]S04:将5

10份纳米云母改性剂加入到20

35份壳聚糖基复合改性液中,先一级搅拌处理,随后再加入4

8份纳米银,二级搅拌充分,最后水洗、干燥,得到纳米银协配纳米云母复配改性剂。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纳米银协配纳米云母复配改性剂采用纳米银直接替换,产品的酸腐、打磨下,产品的抗菌稳定性显著变差,同时纳米银协配纳米云母复配改性剂的制备中纳米云母改性剂采用纳米云母代替,产品的抗菌稳定性均有变差趋势,以及纳米云母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不同,均有变差趋势,同时纳米云母改性剂的制备中未采用阳离子聚丙烯胺处理,产品抗菌稳定性变差明显;
[0018]壳聚糖基复合改性液采用壳聚糖水溶液直接代替、壳聚糖基复合改性液的制备中未加入乙酰氨基酚、未加入钛酸酯偶联剂,产品的性能均有变差趋势,因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壳聚糖基复合改性液配合纳米云母改性剂改进效果最显著,采用其他方法均不如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改进明显;
[0019]纳米银协配纳米云母复配改性剂的制备中,转速条件变化,产品性能有变差趋势,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特定转速条件,对产品的性能有改进趋势。
[0020]优选地,所述S02搅拌反应的温度为40

45℃,搅拌时间为30

40min,搅拌转速为300

400r/min。
[0021]优选地,所述一级搅拌处理的转速为300

400r/min,搅拌时间为20

30min;所述二级搅拌处理的转速为750

850r/min,搅拌时间为45

55min。
[0022]优选地,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所述壳聚糖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0023]优选地,所述连效剂的制备方法为:
[0024]S101:将碳化硅晶须先送入到3

5倍的质量分数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搅拌结束、水洗、干燥;
[0025]S102:将1

3份硅烷偶联剂KH560加入到10

15份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1

3份质量分数为5

10%的硝酸钇溶液和2

5份片状滑石粉,搅拌充分,得到处理液;
[0026]S103:将S101的碳化硅晶须按照重量比1:5送入到处理液中,搅拌充分,最后水洗、干燥,得到连效剂。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连效剂的制备中碳化硅晶须采用玻璃纤维代替,产品的100次打磨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73.4%,玻璃纤维的使用代替碳化硅晶须的使用,产品的性能变差较明显,同时未加入片状滑石粉,产品的性能效果较差,因而采用碳化硅晶须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未加入片状滑石粉二者具有专有性;
[0028]采用其他原料配合,效果不明显,可能由于玻璃纤维具有针状结构,容易聚集、团聚,导致产品性能变差,而碳化硅晶须具有须状结构,分布基体,性能改进显著,但片状滑石未加入,性能增加不明显,需与片状滑石共同协配承载,共同增加产品的性能效果;
[0029]此外,连效剂的制备中未加入硅烷偶联剂KH560、硝酸钇溶液,未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处理,产品的性能均有变差趋势,只有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原料配合,产品的性能效果最显著。
[00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X光显影透明导管,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一、将原料按配比经过混合均匀处理;
[0032]步骤二、将混合均匀物料加入至密炼机中,密炼温度为168

170℃,密炼15

25min;
[0033]步骤三、再送入到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得到母粒,然后再挤出成型为软管,切割所需长度;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或单螺杆挤出机,挤出熔融温度为19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X光显影透明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导管,软质导管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乙烯树脂35~45份、纳米银协配纳米云母复配改性剂8~12份、3~6份2

二甲氨基乙醇、3~5份硅酸钠、2~4份连效剂、1~3份抗氧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X光显影透明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树脂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密度为0.912

0.920g/cm,熔体流动指数为0.2

20g/1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X光显影透明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X光显影透明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协配纳米云母复配改性剂的制备方法为:S01:将10

20份纳米云母加入到30

40份质量分数5%的盐酸溶液中,先搅拌均匀,随后加入1

3份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2

0.5份海藻酸钠,继续搅拌充分,得到预处理纳米云母;S02:预处理纳米云母加入2

6份阳离子聚丙烯胺,搅拌反应,最后水洗、干燥,得到纳米云母改性剂;S03:壳聚糖基复合改性液的制备;S31:原料的称取:钛酸酯偶联剂5

10份、30

40份乙醇溶液、3

6份壳聚糖水溶液、乙酰氨基酚2

6份;S32:将钛酸酯偶联剂、壳聚糖水溶液先混合,再加入乙醇溶液中,随后加入乙酰氨基酚,搅拌充分,得到壳聚糖基复合改性液;S04:将5

10份纳米云母改性剂加入到20

35份壳聚糖基复合改性液中,先一级搅拌处理,随后再加入4

8份纳米银,二级搅拌充分,最后水洗、干燥,得到纳米银协配纳米云母复配改性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X光显影透明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S02搅拌反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孚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