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菌PE料的生产工艺,其属于抗菌塑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PE树脂作为基体材料,以不同型号的纳米、非纳米型银系抗菌剂作为改性剂,对PE树脂的抗菌性能进行改性揭示。首先,为避免水分对共混材料的干扰,PE树脂需要预先进行干燥处理;然后,通过直接共混的方式,用滴管取预设量的白油滴加到已经称量好的PE树脂中,这样可以使得白油与树脂小颗粒进行混合;然后,再与抗菌剂粉末进行充分的均匀混合。接着,在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熔融挤出过,挤出后的材料经冷却之后再进行造粒、烘干,放置24h之后可以达到稳定材料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PE抗菌塑料所存在的机械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抗菌PE料的生产工艺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塑料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抗菌PE料的生产工艺。
[0003]
技术介绍
[0004]塑料具有质量轻、耐绝缘、易加工、成本低等一系列优良特点,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应用广泛。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在要求塑料产品保持其原有材料性能的同时,还要求产品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目前,抗菌塑料在家电行业、食品包装行业、建筑行业以及医疗行业等应用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目前还没有抗菌塑料专用料,家电行业都是通过在原料中加入抗菌剂来制备抗菌塑料的,其抗菌作用是通过抗菌剂的缓慢释放而形成的。随着抗菌剂的释放,抗菌活性越来越小,抗菌剂容易失效而达不到抗菌的目的,且抗菌的释放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这样制得的产品成本高且质量不稳定。基于此,中国专利CN103467817B公开了一种PE抗菌塑料,其由下述重量份组分组成:150
‑
175质量份PE、10
‑
15质量份壳聚糖接枝苯乙烯、10
‑
20质量份三碱式硫酸铅、7
‑
9质量份载银磷酸锆、10
‑
13质量份二茂铁、5
‑
8份水杨酸苯酯、10
‑
15质量份顺丁烯二酸化PP、10
‑
15质量份钛酸钾晶须、10
‑
12质量份锑酸纳、10
‑
15质量份聚磷酸铵和20
‑
30质量份磷酸三苯酯。该种PE抗菌塑料具有良好的抗菌功能,用量很少就能明显起到抗菌作用。
[0005]然而,上述所公开的一种PE抗菌塑料还存在材料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具体的,聚乙烯树脂,即PE是由乙烯通过加聚反应而制成的分子组成、结构均最简单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而纯聚乙烯是一种呈乳白色的,无味、无毒、无臭的颗粒状树脂。而低密度聚乙烯分子结构中存在非常多的长支链和短支链,这些短支链的存在使得其结晶度下降,因此,可以很好地阻止分子结晶。但是,低密度聚乙烯分子中不含有任何极性基团,使得其有较差的润湿性。因此,在现有技术通过使用三碱式硫酸铅、载银磷酸锆以及二茂铁等制剂对其进行进行混炼以提升其抗菌性能的同时,会使聚乙烯树脂本身的机械材料性能下降而影响其实际的使用强度。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解决现有PE抗菌塑料所存在的机械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强度抗菌PE料的生产工艺。
[0008]一种高强度抗菌PE料的生产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S1:预先准备PE树脂、抗菌剂以及白油;并对PE树脂进行干燥处理,即先将PE树脂于65℃下,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h;其中,抗菌剂为AEM5700
‑
A、AEM5700
‑
TB、RHA
‑
S、RHA
‑
T2、RHA
‑
M、PC520S、PC100Z、PC160S或PC18S中的至少一种;S2:先将PE树脂与白油充分混合均匀,再按预设质量分数的比例称取抗菌剂;再将
抗菌剂加入到已经与白油混合均匀的PE树脂之中,再使各物料充分混合均匀;S3:继续将混合料于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即将混合均匀的粒料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其中,挤出机各段的温度分别为205℃、210℃、205℃、200℃、195℃,螺杆的转速设置为110r/min;S4:然后,再令挤出料冷却至室温后再对其进行切粒处理;S5:最后,将粒料置于于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h,温度设定为65℃;粒料干燥完毕后获得抗菌产品粒料。
[0009]具体的,每100phr的PE树脂中,抗菌剂的添加量为0.1phr至0.9phr,白油的添加量为0.5phr。
[0010]更具体的,每100phr的PE树脂中,抗菌剂的添加量为0.7phr。
[0011]更具体的,每100phr的PE树脂中,AEM5700
‑
A或AEM5700
‑
TB的添加量为0.7phr。
[0012]更具体的,每100phr的PE树脂中,RHA
‑
S的添加量为0.9phr。
[0013]具体的,AEM5700
‑
A、RHA
‑
S、RHA
‑
T2与PC100按1:1:0.5:0.5的比例混合为复配抗菌剂。
[0014]更具体的,每100phr的PE树脂中,复配抗菌剂的添加量为0.7phr。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强度抗菌PE料的生产工艺中选用PE树脂作为基体材料,以不同型号的纳米、非纳米型银系抗菌剂作为改性剂,对PE树脂的抗菌性能进行改性揭示。首先,为避免水分对共混材料的干扰,PE树脂需要预先进行干燥处理;然后,通过直接共混的方式,用滴管取预设量的白油滴加到已经称量好的PE树脂中,这样可以使得白油与树脂小颗粒进行混合;然后,再与抗菌剂粉末进行充分的均匀混合。接着,在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熔融挤出过,挤出后的材料经冷却之后再进行造粒、烘干,放置24h之后可以达到稳定材料性能。通过使用复配抗菌剂以进一步增强了共混材料的抑菌性能与机械性能。所以,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强度抗菌PE料的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PE抗菌塑料所存在的机械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8]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强度抗菌PE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预先准备PE树脂、抗菌剂以及白油;并对PE树脂进行干燥处理,即先将PE树脂于65℃下,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h;其中,抗菌剂为AEM5700
‑
A、AEM5700
‑
TB、RHA
‑
S、RHA
‑
T2、RHA
‑
M、PC520S、PC100Z、PC160S或PC18S中的至少一种;S2:先将PE树脂与白油充分混合均匀,再按预设质量分数的比例称取抗菌剂;再将抗菌剂加入到已经与白油混合均匀的PE树脂之中,再使各物料充分混合均匀;S3:继续将混合料于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即将混合均匀的粒料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其中,挤出机各段的温度分别为205℃、210℃、205℃、200℃、195℃,螺杆的
转速设置为110r/min;S4:然后,再令挤出料冷却至室温后再对其进行切粒处理;S5:最后,将粒料置于于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h,温度设定为65℃;粒料干燥完毕后获得抗菌产品粒料。
[0019]具体的,按上述步骤制备出一种高强度抗菌的PE料后,再将已经烘干的粒料通过注塑机分别注塑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抗菌PE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S1:预先准备PE树脂、抗菌剂以及白油;并对PE树脂进行干燥处理,即先将PE树脂于65℃下,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h;其中,抗菌剂为AEM5700
‑
A、AEM5700
‑
TB、RHA
‑
S、RHA
‑
T2、RHA
‑
M、PC520S、PC100Z、PC160S或PC18S中的至少一种;S2:先将PE树脂与白油充分混合均匀,再按预设质量分数的比例称取抗菌剂;再将抗菌剂加入到已经与白油混合均匀的PE树脂之中,再使各物料充分混合均匀;S3:继续将混合料于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即将混合均匀的粒料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其中,挤出机各段的温度分别为205℃、210℃、205℃、200℃、195℃,螺杆的转速设置为110r/min;S4:然后,再令挤出料冷却至室温后再对其进行切粒处理;S5:最后,将粒料置于于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h,温度设定为65℃;粒料干燥完毕后获得抗菌产品粒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菌P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日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