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耳保护胶纸结构、电芯、锂离子电池及电子设备,属于锂离子电池的技术领域,其中极耳保护胶纸结构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包括:极片;极耳,所述极耳连接在所述极片上;胶纸,所述胶纸包括裁切直边、裁切尖角和裁切部,所述胶纸完全覆盖在所述极耳与所述极片相重叠的部位,两个所述裁切部均完全贴覆于所述极片的所述活性涂层上,所述裁切尖角位于所述极片边缘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极耳保护胶纸结构,其所覆盖的极片活性涂层的区域更小,保证了活性涂层的有效性,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电芯的能量密度,有效地减轻极耳位析锂的现象,另外还能够减轻电芯在循环过程中,极耳位因胶纸的尖端效应所出现的析锂现象。的尖端效应所出现的析锂现象。的尖端效应所出现的析锂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保护胶纸结构、电芯、锂离子电池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的
,具体地,主要涉及一种极耳保护胶纸结构、电芯、锂离子电池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式便携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一般地,加快软包锂离子电池充电速度的方法包括采用大倍率负极材料、优化电芯结构两种途径。目前行业主流的电芯设计结构——极耳中置结构能有效加快电池的充电速度。
[0003]极耳中置结构是在靠近极片中间位置焊接阴阳极的极耳,然后再将正负极片和隔离膜进行卷绕制成裸电芯。在极耳中置结构中,为防止极耳超声焊接的焊点刺破隔离膜,造成电池短路,需要在极耳焊接位置贴一层极耳保护胶。
[0004]参照图1,目前行业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在卷绕贴极耳保护胶时,由切刀将胶纸裁切成尺寸合适的方形胶纸贴合在极耳的焊接位。为保证完全覆盖住极耳焊接位,胶纸同时需要额外覆盖住极片上的部分石墨,以电芯的阳极为例,在后期电芯循环过程中,此部分被覆盖的石墨不能有效容纳从阴极释放的锂离子,会导致锂离子在胶纸边缘析出,造成极耳位析锂。同时,由于极耳保护胶纸是矩形的,因此在胶纸尖角处更容易发生尖端效应,导致胶纸尖角处析锂更为严重。
[0005]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的极耳保护胶纸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耳保护胶纸结构、电芯、锂离子电池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地减轻极耳位析锂的现象。
[000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极耳保护胶纸结构,包括:极片;极耳,所述极耳连接在所述极片上;胶纸,所述胶纸包括裁切直边、裁切尖角和裁切部,所述胶纸完全覆盖在所述极耳与所述极片相重叠的部位,两个所述裁切部均完全贴覆于所述极片的所述活性涂层上,所述裁切尖角位于所述极片边缘的外侧。
[0008]优选地,所述裁切部为裁切圆角。
[0009]优选地,所述裁切部为裁切倒角。
[0010]优选地,所述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活性涂层,所述活性涂层涂覆在所述集流体上。
[0011]优选地,所述集流体为长条形金属片,所述集流体上设置有空面区,所述活性涂层涂覆在所述空面区外的所述集流体的所有表面上。
[0012]优选地,所述极耳焊接在所述极片设有所述活性涂层的区域上,所述极耳与所述极片相焊接的位置形成焊接区,所述胶纸完全覆盖所述焊接区。
[0013]优选地,所述极耳焊接在所述极片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001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电芯,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极耳保护胶纸结构。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电芯。
[001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锂离子电池。
[001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设置了裁切部的胶纸,面积能够做得更小,因此胶纸贴覆在极耳上后,其覆盖的活性涂层的区域更小,保证了活性涂层的有效性,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电芯的能量密度,有效地减轻极耳位析锂的现象,同时,胶纸设置裁切部后,还能够减轻电芯在循环过程中,极耳位因胶纸的尖端效应所出现的析锂现象。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极耳保护胶纸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25℃下现有保护胶纸与本专利技术的胶纸循环膨胀率对比图;
[0024]图5为25℃下现有保护胶纸与本专利技术的胶纸循环保持率对比图;
[0025]图6为45℃下现有保护胶纸与本专利技术的胶纸循环膨胀率对比图;
[0026]图7为45℃下现有保护胶纸与本专利技术的胶纸循环保持率对比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极片;11、集流体;111、空面区;12、活性涂层;2、极耳;21、焊接区;3、胶纸;31、裁切直边;32、裁切尖角;33、裁切部;331、裁切圆角;332、裁切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9]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0]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32]参照图2和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极耳保护胶纸结构,包括极片1、极耳2和胶纸
3,其中,极片1包括集流体11和涂覆在集流体11上的活性涂层12,在本实施例中,集流体11采用铜箔,活性涂层12的材料采用石墨,集流体11为长条形结构,集流体11的一端设置有空面区111,活性涂层12涂覆在空面区111外的集流体11的所有表面上。
[0033]参照图2和图3,极耳2为长条形金属片,极耳2的一端焊接在集流体11覆盖有活性涂层12的部分上,在本实施例中,极耳2的端部焊接在极片1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极耳2与极片1焊接的部位形成焊接区21;胶纸3为片状结构,胶纸3具有四个两两相对的裁切直边31,其中两个相对的裁切直边31与它们二者之间的一个裁切直边31之间形成裁切尖角32,而与它们二者之间另外的一个裁切直边31之间形成裁切部33,裁切部33为连接在两个裁切直边31之间的过渡结构。
[0034]参照图2和图3,胶纸3贴覆在极耳2与极片1相焊接的位置,且胶纸3覆盖整个焊接区21,胶纸3的与两个裁切尖角32均相邻的裁切直边31位于极片1边缘的外侧,并与极片1的边缘相平行,从而使两个裁切尖角32均位于极片1的外侧,而胶纸3的两个裁切部33均完全贴覆于极片1的活性涂层12上。由于设置了裁切部33,胶纸3的面积能够做得更小,因此胶纸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保护胶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极片(1);极耳(2),所述极耳(2)连接在所述极片(1)上;胶纸(3),所述胶纸(3)包括裁切直边(31)、裁切尖角(32)和裁切部(33),所述胶纸(3)完全覆盖在所述极耳(2)与所述极片(1)相重叠的部位,两个所述裁切部(33)均完全贴覆于所述极片(1)的所述活性涂层(12)上,所述裁切尖角(32)位于所述极片(1)边缘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保护胶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部(33)为裁切圆角(3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保护胶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部(33)为裁切倒角(332)。4.根据权利要求1
‑
3所述的极耳保护胶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1)包括集流体(11)和活性涂层(12),所述活性涂层(12)涂覆在所述集流体(11)上。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超超,杨山山,谢安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