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175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由一第一绝缘体、一第二绝缘体、一第三绝缘体及一第四绝缘体组成,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前端设有一第一舌部,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前端设有一第二舌部,所述第四绝缘体的前端设有一第四基部,所述第一舌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舌部上表面及所述第四基部上表面平齐;数个第一端子,具有数个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舌部包覆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舌部的上表面平齐;数个第二端子,具有数个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上表面外露于所述第四基部的上表面;及一金属件,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面。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同时作为公端及母端,且具有较佳结构强度。且具有较佳结构强度。且具有较佳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同时作为公端及母端,且具有较佳结构强度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连接器通常分为公端及母端相互连接。然而,由于电连接器的公端及母端具有不同的结构,因此需要用不同的模具进行生产,导致成本增加。且由于分为公端及母端,在进行维护时需采购并更换不同种类的公端及母端,导致维护的成本及工时增加。同时,使用者需要核对公端及母端方可完成连接,故在使用上亦具有复杂性。
[0003]中国台湾新型公告第M629852号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由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及第三绝缘体组成,第一绝缘体中还开设有数个第一端子槽,第二绝缘体设于第一绝缘体的后端,第二绝缘体具有数个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二端子槽,第三绝缘体设于第二绝缘体的后部,第三绝缘体开设有数个第三端子槽,第三端子槽对应第二端子槽而设;数个第一端子,数个第一端子设于第一端子槽中;数个第二端子,每一第二端子均具有一固定部,固定部向前延伸形成一第二接触部,每一固定部均设于第三端子槽中,每一第二接触部均设于第二端子槽中,并向外露出于第二端子槽,数个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均位于数个第一端子的上方。
[0004]然,现有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单纯采用塑胶材质,在对接时容易造成损耗,影响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当组装两现有的电连接器时,使用卡扣件将两电连接器相互连接。但所述卡扣件需要较长的结构空间,亦影响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同时作为公端及母端,且具有较佳结构强度的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由一第一绝缘体、一第二绝缘体、一第三绝缘体及一第四绝缘体组成,所述第二绝缘体包覆所述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三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后端的上表面,所述第四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第三绝缘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前端设有一第一舌部,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前端设有一第二舌部,所述第四绝缘体的前端设有一第四基部,所述第一舌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舌部上表面及所述第四基部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一舌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舌部内,所述第四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舌部后端;数个第一端子,数个所述第一端子被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包覆,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舌部包覆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舌部的上表面平齐;数个第二端子,数个所述第二端子被所述第三绝缘体包覆,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上表面外露于所述第四基部的上表面;及一金属件,所述金属件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面。
[000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舌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舌部上、下表面的数个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内,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上表面外露于所述第一端子槽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舌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舌部上、下表面的一第二端子槽,所述第一舌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内,所述第四基部设有贯穿所述第四基部上、下表面的数个第三端子槽,所述第二接触部外露于所述第四绝缘体的所述第三端子槽。
[000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金属件设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前端的底部设有一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舌部下方与所述第二舌部下方,所述加强部的下表面设有一凹陷的滑行槽,所述滑行槽为一L型结构,所述滑行槽一端贯穿所述主体部的前表面。
[00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分别设有由外向内凹陷形成的一第一定位凹槽,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侧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由内向外凹陷形成的一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三绝缘体的左、右两端、所述第四绝缘体的左、右两端对应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
[00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设有一内壳,所述内壳设有一前壳、一上屏蔽壳及一下屏蔽壳,所述前壳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所述上屏蔽壳与所述下屏蔽壳设置于所述前壳后端,所述前壳设有一穿槽与两缺口,所述前壳的上表面设有贯穿所述内壳上、下表面的所述穿槽,所述穿槽为一L型结构,所述前壳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贯穿所述前壳左、右侧面的所述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相对应。
[00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主体部的后端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分别设有由外向内凹陷形成的一第三定位凹槽,所述第四绝缘体的上表面的后端设有一凹面,所述上屏蔽壳上表面的前端设有一向前凸伸的一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固定于所述凹面,所述下屏蔽壳的左、右两侧的前端分别向前延伸形成一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固定于所述第三定位凹槽。
[00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设有一锁固元件,所述锁固元件设置于所述前壳的上表面,所述锁固元件设有一外旋转盘、一内旋转盘及一弹性件,所述外旋转盘设置于所述内旋转盘上方并连接所述内旋转盘,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内旋转盘一侧并抵接所述内旋转盘。
[001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旋转盘的下表面设有向下延伸形成的一凸柱,所述凸柱设置于所述穿槽中。
[001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内旋转盘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设有一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一侧依序设有一第一凹部与一第一止挡部,所述弧形部的另一侧依序设有一第二凹部与一第二止挡部。
[001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性件设有两固定端、一第一弯折部及两第二弯折部,两所述固定端分别向内并向所述上屏蔽壳方向弯折形成两所述第二弯折部,两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向内并向所述内旋转盘方向弯折并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弯折部。
[0017]如上所述,本技术电连接器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与另一相同的电连接器相互连接,既可以作为公端,亦可以做为母端。如此能降低制造时的成本,亦可以降低使用者使用数个电连接器进行插接时的复杂性,进而降低维护更换时的采购工时和成本,且设置所述金属件加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所述舌板部的结构强度,所述锁固元件运用旋钮的方式能减少电连接器内部结构空间的运用亦可加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部分分解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金属件的立体图。
[0024]图7为两个本技术电连接器相互组装的立体图。
[0025]图8为两个本技术电连接器相互组装的部分立体图。
[0026]图9为两个本技术电连接器相互组装的部分立体图,此时两电连接器为锁止状态。
[0027]图10为两个本技术电连接器相互组装的示意图,此时两电连接器为锁止状态。
[0028]图11为沿着图10的XI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由一第一绝缘体、一第二绝缘体、一第三绝缘体及一第四绝缘体组成,所述第二绝缘体包覆所述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三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后端的上表面,所述第四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第三绝缘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前端设有一第一舌部,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前端设有一第二舌部,所述第四绝缘体的前端设有一第四基部,所述第一舌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舌部上表面及所述第四基部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一舌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舌部内,所述第四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舌部后端;数个第一端子,数个所述第一端子被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包覆,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舌部包覆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舌部的上表面平齐;数个第二端子,数个所述第二端子被所述第三绝缘体包覆,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上表面外露于所述第四基部的上表面;及一金属件,所述金属件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舌部上、下表面的数个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槽内,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上表面外露于所述第一端子槽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舌部设有贯穿所述第二舌部上、下表面的一第二端子槽,所述第一舌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子槽内,所述第四基部设有贯穿所述第四基部上、下表面的数个第三端子槽,所述第二接触部外露于所述第四绝缘体的所述第三端子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设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前端的底部设有一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舌部下方与所述第二舌部下方,所述加强部的下表面设有一凹陷的滑行槽,所述滑行槽为一L型结构,所述滑行槽一端贯穿所述主体部的前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分别设有由外向内凹陷形成的一第一定位凹槽,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侧的内侧面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王斌廖庭锋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徐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