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渔获上岸成活率的张网网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捕捞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提高渔获上岸成活率的张网网囊。
技术介绍
[0002]张网是南海北部沿海最主要的定制渔具之一,因其网具规模小、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得到大力发展,但其网目尺寸小、选择性差,严重损害了近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相继制定了相应的最小网目尺寸渔业管理规定,但是实际调查中,南海近海张网最小网目尺寸少有达标;加上张网上岸渔获成活率低,经济价值也相对较低,更加阻碍了渔民使用合规渔具进行作业的热度,甚至进一步使用更小网目尺寸的网囊以期捕获更多的渔获,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针对张网作业,开发设计一种能有效提高渔获上岸成活率的张网网囊尤为重要,能够有效提高渔民收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渔获上岸成活率的张网网囊,该网囊能够有效解决张网渔获成活率低的问题,从而提高渔民收入。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提高渔获上岸成活率的张网网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囊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渔获上岸成活率的张网网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囊包括长方体框囊(1)、圆柱形笼囊(3)以及分层式圆台囊(5),所述长方体框囊(1)包括长方体框架以及沿周向包裹所述长方体框架的菱形网目网囊,所述长方体框囊(1)具有用于连接网身的位于左侧的囊口(11)以及与囊口相对的位于右侧的连接口;所述长方体框囊(1)内置有分隔栅栏(2),所述分隔栅栏(2)斜向设置,分隔栅栏(2)分别与长方体框架的底部框架以及右侧框架相连接,并且将所述连接口分成上连接口(12)和下连接口(13),所述分层式圆台囊(5)与所述上连接口(12)相连通,所述圆柱形笼囊(3)与所述下连接口(13)相连通;所述圆柱形笼囊(3)的笼口处设置有倒须口(31),所述分层式圆台囊(5)分层设置多层圆台框,相邻的圆台框依次交替包裹菱形网目网囊和不锈钢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渔获上岸成活率的张网网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规格为1.0m
×
0.6m
×
0.6m,长方体框架采用直径为6mm的不锈钢管焊接而成,包裹长方体框架的菱形网目网囊,网目大小为35mm,横向网周网目数为88目,纵向网目数为46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渔获上岸成活率的张网网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栅栏(2)为长方形,分隔栅栏(2)分别与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底部中心线和右侧面中心线相连接,分隔栅栏(2)的宽度为600mm,斜边长为583mm,所述分隔栅栏(2)采用直径为6mm的不锈钢焊接在长方体框架上,分隔栅栏(2)包括24根直径为3mm的不锈钢管,相邻不锈钢管之间的间隔为2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渔获上岸成活率的张网网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笼囊(3)包括圆柱形笼框以及包裹所述圆柱形笼框的菱形网目网囊,圆柱形笼囊(3)的底面直径为500mm,高度为300mm,圆柱形笼囊(3)的侧面具有矩形笼口,矩形笼口的底边长200mm,高度为300mm,包裹圆柱形笼框的菱形网目网囊的网囊网目尺寸为25mm,圆周网目数为262目;所述倒须口(31)位于所述矩形笼口内,所述倒须口(31)为圆台形,外端开口直径为180mm,内端开口直径为65mm,圆台高度为9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渔获上岸成活率的张网网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笼囊(3)与所述下连接口(13)通过下连接网囊(4)相连接,所述下连接网囊(4)为菱形网目网囊,网囊网目尺寸为25mm,网囊圆周网目数为180目,网囊纵向网目数为44目。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提高渔获上岸成活率的张网网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式圆台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磊,陈作志,张鹏,杨炳忠,李杰,王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