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10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涉及管材设备技术领域。该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固定设置有插头机构,所述第二管道一端设置有插座机构,并且插座机构与所述插头机构插接相连,所述插头机构用于配合插座机构以实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密封相连;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外壁表面包覆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用于保护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使用安全,所述插头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一端的插管,所述插管一端一体形成有锥形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得对接的管道进行多重密封处理,从而能够防止氦气从管道对接处泄漏,保证了充氦检漏装置对工件检测的精度。精度。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设备
,具体为一种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

技术介绍

[0002]充氦检漏装置是根据氦检漏的基本检漏原理,用氦气作为示踪气体,在箱室内将氦气充入工件,然后通过氦检漏仪能高精度、迅速准确的判断工件的泄露情况,然而充氦检漏装置使用时需要采用管线对氦气进行输送。
[0003]但是现有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在使用时,由于对接的管道连接处密封效果不足,从而容易导致管线漏气,进而导致氦气泄漏,以至于降低了充氦检漏装置对工件检测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解决了可使得对接的管道进行多重密封处理,从而能够防止氦气从管道对接处泄漏,保证了充氦检漏装置对工件检测的精度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固定设置有插头机构,所述第二管道一端设置有插座机构,并且插座机构与所述插头机构插接相连,所述插头机构用于配合插座机构以实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密封相连;
[0008]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外壁表面包覆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用于保护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使用安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一端的插管,所述插管一端一体形成有锥形管,所述插管中部且靠近第一管道一侧固定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圈,并且第一凹槽圈内腔设置有第一密封胶圈;
[0010]所述插管中部且靠近锥形管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圈,并且第二凹槽圈内腔设置有第二密封胶圈。
[0011]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插管上且远离锥形管一端的第一连接组件;
[0012]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插管上的第一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外壁且靠近内圈处开设有第三凹槽圈,所述第三凹槽圈内腔设置有第三密封胶圈。
[0013]进一步地,所述插座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一端的限位管,所述限位管上且远离第二管道内腔一端开设有用于插接定位环的卡合槽,所述限位管内腔中部一侧开设有用于插接锥形管的锥形槽;
[0014]所述限位管内腔中部开设有第五凹槽圈,所述限位管顶部表面中部开设有导孔,并且导孔底端与第五凹槽圈导通相连,所述第五凹槽圈内腔设置有封堵组件。
[0015]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槽侧壁中部开设有第四凹槽圈,所述第四凹槽圈内腔设置有第四密封胶圈。
[0016]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五凹槽圈内腔的充气圈和设置于所述导孔内腔的导管,所述导管底端与所述充气圈导通相连,所述充气圈内壁与所述第二密封胶圈外壁表面贴合;
[0017]所述导管顶端设置有进气管,并且进气管内腔设置有气门芯。
[0018]进一步地,所述插座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管上且远离第二管道一端的第二连接组件;
[0019]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二连接法兰外壁表面设置有用于卡合第三凹槽圈的凸环。
[0020]进一步地,所述凸环的形状与所述第三凹槽圈的形状相适配,且二者插接相连。
[0021]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层包括泡棉层,所述泡棉层顶部表面复合有PE防水层;
[0022]所述PE防水层顶部表面复合有PET阻燃层,所述PET阻燃层顶部表面复合有PVC耐腐蚀层。
[0023]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PVC耐腐蚀层外壁表面的警示贴。
[0024]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该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通过第一管道上的插头机构,可与第二管道一端的插座机构插接配合,从而能够将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对接相连,进而能够提高二者对接处的密封强度,以便于能够防止氦气从二者连接处泄漏,保证充氦检漏装置对工件检测的精度,通过防护层,可保护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外壁,从而能够降低外界异物对管道的损坏,提高了管道的使用安全。
[0027](2)、该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通过插头机构中的插管,既能与第一管道一端固定相连,又能对锥形管和定位环进行安装,然后锥形管可插入至插座机构内,进而能够提高插管与插座机构内壁的接触面积,通过定位环,既能插入至插座机构内,又能对第一凹槽圈提供开设空间,从而能够对第一密封胶圈进行安装,进而能够提高定位环一端与插座机构内壁贴合的密封性,通过插管,又能对第二凹槽圈提供开设空间,从而能够对第二密封胶圈进行安装,进一步的提高了插座机构与插管密封效果。
[0028](3)、该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通过插座机构中的限位管,可与第二管道一端固定相连,然后限位管,又能对插头机构中的插管进行插接,通过限位管上的卡合槽和锥形槽,可分别与插管上的定位环和锥形管进行插接,从而能够提高限位管与插管插接的复杂性,使得能够增加限位管与插管贴合面积,通过第四凹槽圈上的第四密封胶圈,可加强锥形槽对插接的锥形管密封性能。
[0029](4)、该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通过进气管,可外接充气管道,从而能够气体经导管导流至充气圈中,进而能够使得充气圈充气膨胀,以便于能够使得膨胀的充气圈外壁与第二凹槽圈上的第二密封胶圈外壁紧密贴合,达到密封效果,通过气门芯,可防止充气圈内的气体从进气管处泄漏。
[0030](5)、该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通过第二连接法兰,可经螺栓与第一连接法兰相连,并且凸环又能插接在第三凹槽圈内腔,进而能够提高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二连接法兰连接的密封性能,由于凸环的形状与所述第三凹槽圈的形状相适配,且二者插接相连,可使得第二连接法兰与第一连接法兰紧密贴合在一起,提高了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密封性。
[0031](6)、该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通过防护层中的泡棉层,可抵抗外界冲击,从而能够保护管道的使用安全,然后通过PE防水层、PET阻燃层和PVC耐腐蚀层,可加强防护层使用寿命,进一步的保护了管道的使用安全,通过警示贴,可起到警示提醒功能,进而能够防止人员损坏。
[0032]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插头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专利技术插座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专利技术插座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6为本专利技术封堵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9]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护层结构示意图。
[0040]图中,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插头机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所述第一管道(1)一端固定设置有插头机构(3),所述第二管道(2)一端设置有插座机构(4),并且插座机构(4)与所述插头机构(3)插接相连,所述插头机构(3)用于配合插座机构(4)以实现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密封相连;所述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外壁表面包覆有防护层(5),所述防护层(5)用于保护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使用安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1)一端的插管(301),所述插管(301)一端一体形成有锥形管(302),所述插管(301)中部且靠近第一管道(1)一侧固定设置有定位环(303),所述定位环(303)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圈(304),并且第一凹槽圈(304)内腔设置有第一密封胶圈(305);所述插管(301)中部且靠近锥形管(302)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圈(306),并且第二凹槽圈(306)内腔设置有第二密封胶圈(3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机构(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插管(301)上且远离锥形管(302)一端的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插管(301)上的第一连接法兰(308),所述第一连接法兰(308)外壁且靠近内圈处开设有第三凹槽圈(309),所述第三凹槽圈(309)内腔设置有第三密封胶圈(3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性能强的充氦检漏装置用操作间用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机构(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2)一端的限位管(401),所述限位管(401)上且远离第二管道(2)内腔一端开设有用于插接定位环(303)的卡合槽(402),所述限位管(401)内腔中部一侧开设有用于插接锥形管(302)的锥形槽(403);所述限位管(401)内腔中部开设有第五凹槽圈(406),所述限位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效汪浩曹大阳冉振为洪荣丰李长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尔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