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合成氨基钠的生产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氨基钠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合成氨基钠的生产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氨基钠(Sodium amide),是一种化合物,分子式为NaNH2,分子量为39.0123,橄榄绿色结晶物质,熔点210℃,沸点400℃,在水溶液中分解为氢氧化钠和氨,在真空中加热至300
‑
330℃分解为钠、氮、氢和氨;遇水分解反应剧烈,生成氢氧化钠和氨,遇乙醇反应较慢,有腐蚀性和吸潮性。
[0003]传统的氨基钠的生产一般是通过电加热炉,将固体金属钠加热融化后再升温至300℃左右,然后通入氨气进行反应,当反应釜温升至350
±
10℃,停止电炉加热。随着通氨量的增加,反应放热的加剧,当温度达到380
±
10℃后,开鼓风机对反应釜进行降温,直至反应结束,再用鼓风机将反应釜温度降至280
±
10℃,然后将氨基钠转移至下道工序。
[0004]CN1944258A公开了一种氨基钠生产方法,在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合成氨基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级反应装置中,连续加入金属钠和氨气,金属钠与氨气反应,生成氨基钠和氢气,在反应装置中金属钠与氨基钠分层,金属钠层位于氨基钠层上方,从反应装置中连续移出氢气和氨基钠,其中,氨基钠从位于反应装置下部由液态氨基钠汇聚形成的沉降区被移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氨气在反应装置内的进气高度是可调节的,随着反应进行,控制氨气在反应装置内进入反应物料的位置位于金属钠层中、和/或金属钠层和氨基钠层之间的相界面区中、和/或者沉降区的上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氨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反应装置与金属钠反应,进气管出口连接气体分布器,通过气体分布器将氨气分布到金属钠中,所述气体分布器在反应装置中的出气高度位置可调节,随着反应进行,控制所述气体分布器的位置处于金属钠层中、和/或金属钠层和氨基钠层之间的相界面区中、和/或沉降区的上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个高度位置可调节的气体分布器来实现所述气体分布器出气高度可调节;或者,在反应装置中设置多个不同高度位置的气体分布器,根据反应进程启用不同位置的气体分布器来实现所述气体分布器出气高度可调节;优选,所述高度位置可调节的气体分布器连接在进气管上,所述进气管在反应装置内的部分,其走向是从装置上部延伸至装置下部,所述进气管在反应装置内那部分的长度是可伸缩调节的;优选,所述多个不同高度位置的气体分布器,每一个都是高度固定不变的气体分布器;或者,每一个都是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变的气体分布器;或者,是高度固定不变的气体分布器与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可变的气体分布器组合;优选,在反应装置内设置2,3,4或5个不同高度位置的气体分布器,在反应过程中,根据沉降区的上界面开启适应位置高度的气体分布器。5.如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加入的比例为:金属钠:氨气的质量比=1:0.74
‑
1.08;优选,控制反应温度在300
‑
400℃的范围内;优选,所述金属钠以液态金属钠的形式加入反应装置;优选,在反应装置外设置夹套层,将固体金属钠加入夹套层中,利用反应热预热熔化,形成液态金属钠,再将液态金属钠送入反应装置;优选,所述金属钠为固体金属钠形式加入反应装置,加入反应装置中的固态金属钠通过外部加热的方式变成液态金属钠,与通入的氨气反应,待反应产生反应热后,后续加入的固体金属钠被释放的反应热变成液态金属钠;优选,在反应装置外表面设置加热装置。6.如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阶段和稳定反应阶段;在启动阶段,金属钠加入所述反应装置内,开启加热装置升温至300
‑
400℃,反应装置内,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生,李留德,毛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泰兴泰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