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持阳光直射的光伏储能装置,包括箱体和折叠机构,所述箱体底部四处拐角处安装有滚轮,所述箱体左侧底部转动安装有门体,用于方便收纳叠放的所述折叠机构安装于箱体内部底端,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底端板、插槽、合页和第一连杆,所述底端板中部开设有插槽,所述底端板顶部两侧设置有合页。解决受限于光伏储能装置安装场景的现场环境及气候情况,现有光伏储能装置无法保持阳光始终直射,光伏发电储能的效率受到极大限制,适用性不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保持阳光直射的光伏储能装置,使得光伏板可根据安装环境自主调节伸展长度及角度,以保障阳光始终直射于光伏板之上,有效提升现有光伏储能装置的发电储能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持阳光直射的光伏储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储能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持阳光直射的光伏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储发电供电应用系统,是利用光伏板组件发电产生的电能直接提供给用户,多余的电能用蓄电池组进行储存,光储方案具有安全性、无污染性、资源充足性等特性,且由于运营成本低、建设周期短等优点,正在被广泛的普及推进。
[0003]现有的光伏储能装置,常见问题有:受限于光伏储能装置安装场景的现场环境及气候情况,现有光伏储能装置无法保持阳光始终直射,光伏发电储能的效率受到极大限制,适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阳光直射的光伏储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箱体和折叠机构,所述箱体底部四处拐角处安装有滚轮,且箱体顶部开设有倾斜向右下的斜面,所述箱体左侧底部转动安装有门体,且箱体内侧底部设置有蓄电池,用于方便收纳叠放的所述折叠机构安装于箱体内部底端,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底端板、插槽、合页和第一连杆,所述底端板中部开设有插槽,且蓄电池通过插槽与底端板相契合,所述底端板顶部两侧设置有合页,且底端板顶部内侧对称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通过合页与底端板转动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肘节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顶部内侧设置有肘节,且第一连杆顶部外侧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通过肘节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顶端板和接线端,所述第二连杆远离肘节一端转动连接有顶端板,且顶端板右侧底部设置有接线端,所述蓄电池与接线端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右侧电性连接有线束,且线束中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线束顶部设置有交流逆变器,且交流逆变器通过线束分别与控制器及蓄电池电性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交流逆变器顶部左侧设置有球形仓,且球形仓顶部拐角处设置有铰链,用于保持阳光始终直射的所述延伸机构安装于球形仓内部,所述延伸机构包括光伏板和梯形框,所述光伏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梯形框,且光伏板右侧通过铰链转动安装于球形仓顶部拐角。
[0011]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机构还包括耳轴、连接杆和结节,所述梯形框底部左侧设置有耳轴,且耳轴左侧底部套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部设置有结节。
[0012]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机构还包括连接销、转杆和伸缩杆,所述光伏板左侧端面连接有连接销,且连接销左侧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光伏板通过转杆相互转动连接,且转杆
两侧底部套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通过结节与两侧连接杆传动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受限于光伏储能装置安装场景的现场环境及气候情况,现有光伏储能装置无法保持阳光始终直射,光伏发电储能的效率受到极大限制,适用性不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保持阳光直射的光伏储能装置,使得光伏板可根据安装环境自主调节伸展长度及角度,以保障阳光始终直射于光伏板之上,有效提升现有光伏储能装置的发电储能效率。
[0014]1.本技术通过折叠机构的设置,蓄电池与底端板中部插槽的契合保障安装位置的精准稳固,通过拉动顶端板,使得第二连杆通过合页位于顶端板转动展开的同时,第二连杆通过肘节带动第一连杆同步展开,使得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由交叉折叠状态转换为水平重叠状态,快捷完成蓄电池成组的安装,接线端的设置便于快捷通过线束与蓄电池接电,适用性更强;
[0015]2.本技术通过延伸机构的设置,光伏板通过铰链由球形仓内延伸展开,启用伸缩杆通过结节带动两侧连接杆转动,连接杆通过耳轴套装于等腰梯形框底部两侧的设置,带动梯形框向内弯曲折叠,梯形框顶部光伏板通过连接销首尾相连,在梯形框的弯曲下光伏板通过转杆调节倾角,在八节梯形框及伸缩杆的共同作用下,蜷缩成球状的延伸机构可完成展开,有效增加光伏板与阳光的接触面积的同时,在光伏板的不同弯曲角度下保障阳光始终保持直射,提升光能发电储能效率;
[0016]3.本技术通过控制器的设置,光伏板组件和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交流逆变器电连接,控制器可以向直流负载供电,交流逆变器可以向交流负载供电,其中,光伏板组件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光
‑
电转化,并通过控制器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组,主要功能是储存电能,控制器可以是太阳能控制器,其功能是完成光伏储能装置中各个电气设备间的连接、通讯,并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交流逆变器的主要功能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输出电源,直接提供给用户侧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折叠机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延伸机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箱体;2、滚轮;3、斜面;4、门体;5、蓄电池;6、折叠机构;601、底端板;602、插槽;603、合页;604、第一连杆;605、肘节;606、第二连杆;607、顶端板;608、接线端;7、线束;8、控制器;9、散热孔;10、交流逆变器;11、球形仓;12、铰链;13、延伸机构;1301、光伏板;1302、梯形框;1303、耳轴;1304、连接杆;1305、结节;1306、连接销;1307、转杆;1308、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箱体1底部四处拐角处安装有滚轮2,且箱体1顶部开设有倾斜向右下的斜面3,箱体1左侧底部转动安装有门体4,且箱体1内侧底部设置有蓄电池5,接线端608右侧电性连接有线束7,且线束7中部设置有控制器8,控制器8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孔9,线束7顶部设置有交流逆变器10,且交流逆变器10通过线束7分别与控制器8及蓄电池5电性连接,
光伏板1301组件和控制器8电连接,控制器8分别与蓄电池5、交流逆变器10电连接,控制器8可以向直流负载供电,交流逆变器10可以向交流负载供电,其中,光伏板1301组件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光
‑
电转化,并通过控制器8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5中,蓄电池5可以包括电池组,主要功能是储存电能,控制器8可以是太阳能控制器8,其功能是完成光伏储能装置中各个电气设备间的连接、通讯,并控制蓄电池5的充放电,交流逆变器10的主要功能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输出电源,直接提供给用户侧使用。
[0022]如图2所示,用于方便收纳叠放的折叠机构6安装于箱体1内部底端,折叠机构6包括底端板601、插槽602、合页603和第一连杆604,底端板601中部开设有插槽602,且蓄电池5通过插槽602与底端板601相契合,底端板601顶部两侧设置有合页603,且底端板601顶部内侧对称安装有第一连杆604,第一连杆604通过合页603与底端板601转动连接,折叠机构6还包括肘节605和第二连杆606,第一连杆604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持阳光直射的光伏储能装置,包括箱体(1)和折叠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四处拐角处安装有滚轮(2),且箱体(1)顶部开设有倾斜向右下的斜面(3),所述箱体(1)左侧底部转动安装有门体(4),且箱体(1)内侧底部设置有蓄电池(5),用于方便收纳叠放的所述折叠机构(6)安装于箱体(1)内部底端,所述折叠机构(6)包括底端板(601)、插槽(602)、合页(603)和第一连杆(604),所述底端板(601)中部开设有插槽(602),且蓄电池(5)通过插槽(602)与底端板(601)相契合,所述底端板(601)顶部两侧设置有合页(603),且底端板(601)顶部内侧对称安装有第一连杆(604),所述第一连杆(604)通过合页(603)与底端板(60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持阳光直射的光伏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6)还包括肘节(605)和第二连杆(606),所述第一连杆(604)顶部内侧设置有肘节(605),且第一连杆(604)顶部外侧连接有第二连杆(606),所述第一连杆(604)通过肘节(605)与第二连杆(606)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持阳光直射的光伏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6)还包括顶端板(607)和接线端(608),所述第二连杆(606)远离肘节(605)一端转动连接有顶端板(607),且顶端板(607)右侧底部设置有接线端(608),所述蓄电池(5)与接线端(608)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持阳光直射的光伏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608)右侧电性连接有线束(7),且线束(7)中部设置有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新春兴新能源电力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