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曲线马达柱塞组件运动及输出扭矩脉动测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曲线液压马达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曲线马达柱塞组件运动及输出扭矩脉动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低速大扭矩内曲线液压马达在大型工程机械、盾构机、海洋勘探设备上需求量逐年增大,同时需要马达具有较低的稳定转速、较低的振动强度以及辐射噪声等级,因此对内曲线液压马达的结构设计就需要掌握其结构动态特性。内曲线液压马达的柱塞组件运动时的工作特性及输出扭矩脉动特征是评估内曲线液压马达整体性能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影响内曲线液压马达整体结构的振动噪声特性以及整机扭矩载荷输出的稳定特性和工作可靠性,是内曲线液压马达正向设计的重要考虑内容。
[0003]内曲线液压马达工作过程中柱塞组件工作特性的研究主要通过仿真计算方法来实现,对于其所形成的冲击载荷的研究实验验证还很难实现,主要体现在各组成部件在液压马达内部,只能通过试验台测试其扭矩脉动信息,然后通过数据进行反算,在测试上受条件限制且逆向分析精确性和可信度得不到保证。 >[0004]目前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曲线马达柱塞组件运动及输出扭矩脉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压力油源、油路、伺服阀控制系统、测试阀块和控制显示终端,所述压力油源、油路和伺服阀控制系统均设置在安装底座(55)上,所述压力油源通过油路与伺服阀控制系统连接,为伺服阀控制系统提供高压油,所述伺服阀控制系统排出的液压油流入测试阀块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反馈至控制显示终端,且所述伺服阀控制系统通过外接端口与控制显示终端连接并受其控制;所述伺服阀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流量油缸、往复油缸、往复油缸位移加速度传感器和电磁控制阀,所述往复油缸的两端面分别与流量油缸和往复油缸位移加速度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流量油缸包括流量油缸缸筒(4)和设置在流量油缸缸筒(4)内的活塞(6),所述流量油缸缸筒(4)上还设置有流量油缸进油口(43)和流量油缸出油口(3),所述往复油缸包括往复油缸缸筒(12)和设置在往复油缸缸筒(12)内的往复活塞(14),所述往复活塞(14)将往复油缸缸筒(12)内部分隔成两个空间,在往复油缸缸筒(12)上设置有往复油缸A口(23)和往复油缸B口(42),用于与所述电磁控制阀的油路相通,且所述往复油缸A口(23)和往复油缸B口(42)分居往复活塞的两侧;所述测试阀块上设置有流量传感器(52)和压力传感器(51),用于对伺服阀控制系统排出的液压油进行流量数值和压力数值的测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曲线马达柱塞组件运动及输出扭矩脉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油缸远离往复油缸的一端设置有流量油缸端盖(2),所述流量油缸端盖(2)通过流量油缸螺钉(1)与流量油缸缸筒(4)固定连接,所述活塞(6)靠近往复油缸的一端上设置有活塞连接螺纹(7),所述往复活塞(14)的两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塞连杆(13)和活塞推杆(15),所述活塞连杆(13)远离往复活塞(14)的一端通过活塞连接螺纹(7)与流量油缸内的活塞(6)进行连接,所述流量油缸与往复油缸之间设置有连接端盖(10),所述连接端盖(10)通过流量油缸螺栓(8)与流量油缸缸筒(4)固定连接,且通过连接端盖螺钉(11)与往复油缸缸筒(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端盖(10)上设置有通孔,活塞连杆(13)贯穿该通孔与活塞(6)连接,往复油缸与往复油缸位移加速度传感器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往复油缸端盖(17),所述往复油缸端盖(17)通过往复油缸螺钉(18)与往复油缸缸筒(12)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曲线马达柱塞组件运动及输出扭矩脉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油缸位移加速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壳体(20)、电磁线圈(21)和往复油缸位移加速度传感器接口(22),所述电磁线圈(21)设置在传感器壳体(20)内,所述往复油缸位移加速度传感器接口(22)设置在传感器壳体(20)远离往复油缸的一端并与所述控制显示终端相连接,所述传感器壳体(20)通过传感器紧固螺钉(19)与往复油缸端盖(17)固定连接,所述往复油缸端盖(17)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塞推杆(15)贯穿该通孔伸入传感器壳体(20)中。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洪全,王文康,安高成,刘宝玉,高凯,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