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器用压差发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53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用压差发讯器,属于管路过滤器领域,其一种过滤器用压差发讯器,包括外壳、阀座、阀芯组件及目视发讯器组件,所述外壳与所述阀座之间旋接,所述阀座内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外壳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阀座内设置有阀槽,所述阀槽内设置有阀芯组件,所述目视发讯器组件设置在阀芯组件的外部;所述阀座的一侧设置有上方进油口和下方进油口,所述上方进油口和下方进油口分别通过油道与所述阀槽的两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布局合理,实用性强,通过目视发讯器以及电信号两种反馈措施结合,提高反馈系统的稳定性,极大的提高了过滤器的滤油功能,便于安装调试滤芯,同时系统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系统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系统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器用压差发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用压差发讯器,属于管路过滤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正常的液压系统运行过程中,液压油的流转往往都会含有颗粒状杂质,从而造成液压元件的损坏,以至影响整个液压系统正常工作,需要配备过滤器,而过滤器中的滤芯因拦截系统中的污染物而逐渐堵塞,需要一款提醒工作人员的设备,来让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更换滤芯,从而使整个液压系统正常工作。
[0003]常规使用的CS型、CS

IV型发讯器以开关形式对滤油器的堵塞报警,或以DRA CS

III型压差发讯器的连接螺纹为M22X1.5,开关形式切断与液压系统相关的控制电路,从而保护系统的安全。
[0004]CS型压差发讯器主要用于管路过滤器。当液压系统工作时,过滤器中的滤芯因拦截系统中的污染物而逐渐堵塞,进出油口的压力产生压差,即滤芯压力损失,当压差值增大至发讯器调定值时,发讯器自动发出信号,指示系统操作人员应清洗或更换滤芯,确保系统生压安全运行。
[0005]但实际情况中,单一的电信号会因电路故障原因出现误差,没有协助措施,影响人员判断,因而不能及时调试滤芯,影响过滤器整体滤油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过滤器用压差发讯器,可通过目视和电信号两种反馈方式及时了解到油压情况,及时调试滤芯,避免过滤器失效。
[0007]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过滤器用压差发讯器,包括外壳、阀座、阀芯组件及目视发讯器组件,所述外壳与所述阀座之间旋接,所述阀座内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外壳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阀座内设置有阀槽,所述阀槽内设置有阀芯组件,所述目视发讯器组件设置在阀芯组件的外部;所述阀座的一侧设置有上方进油口和下方进油口,所述上方进油口和下方进油口分别通过油道与所述阀槽的两端连通。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二磁铁、阀芯、第二弹簧、内阀芯以及第三磁铁,所述阀芯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槽体和凸台,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凸台上;所述阀芯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内阀芯设置在第二弹簧的外部,所述内阀芯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槽体,所述第三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三槽体内,所述内阀芯和所述第三磁铁与所述目视发讯器组件连接;所述上方进油口通过油道与所述第一弹簧的位置连通,所述下方进油口通过油道与所述内阀芯的位置连通。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槽体之间过盈配合。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阀芯与所述第二槽体旋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磁铁与所述第三槽体之间过盈配合。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目视发讯器组件包括发讯器阀座、挡片、发讯器阀芯、发讯器弹簧和发讯器磁铁,所述发讯器阀座上开设第四槽体以及设置在第四槽体外圈的弹簧槽,所述发讯器磁铁设置在所述第四槽体内,所述发讯器弹簧设置在弹簧槽内,所述发讯器弹簧的上部设置有发讯器阀芯,所述挡片用于固定所述发讯器阀芯。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讯器阀座的外部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发讯器阀座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阀座旋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讯器阀座上设置有第一O型圈,用于与阀座密封。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讯器阀芯为塑料材质。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结构布局合理,实用性强,通过目视发讯器以及电信号两种反馈措施结合,提高反馈系统的稳定性,极大的提高了过滤器的滤油功能,便于安装调试滤芯,同时系统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芯阀组件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目视发讯器组件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第一磁铁;3、阀座;4、第一弹簧;5、第二磁铁;6、阀芯;7、第二弹簧;8、内阀芯;9、第三磁铁;10、目视发讯器组件;11、下方进油口;12、上方进油口;3.1、阀槽;6.1、第一槽体;6.2、凸台;6.3、第二槽体;8.1、第三槽体;10.1、挡片;10.2、发讯器阀座;10.3、发讯器阀芯;10.4、发讯器弹簧;10.5、发讯器磁铁;10.6、第一O型圈;10.7、第四槽体;10.8、弹簧槽;10.9、螺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23]如图所示,一种过滤器用压差发讯器,包括外壳1、阀座3、阀芯组件及目视发讯器组件10,所述外壳1与所述阀座3之间旋接,所述阀座3内设置有第一磁铁2,所述第一磁铁2与所述外壳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阀座3内设置有阀槽3.1,所述阀槽3.1内设置有阀芯组件,所述目视发讯器组件10设置在阀芯组件的外部;所述阀座3的一侧设置有上方进油口12和下方进油口11,所述上方进油口12和下方进油口11分别通过油道与所述阀槽3.1的两端连通。
[0024]所述阀芯组件包括第一弹簧4、第二磁铁5、阀芯6、第二弹簧7、内阀芯8以及第三磁铁9,所述阀芯6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槽体6.1和凸台6.2,所述第二磁铁5设置在第一槽体6.1内,所述第一弹簧4设置在所述凸台6.2上;所述阀芯6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槽体6.3,所述第二槽体6.3内设置有第二弹簧7,所述内阀芯8设置在第二弹簧7的外部,所述内阀芯8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槽体8.1,所述第三磁铁9设置在所述第三槽体8.1内,所述内阀芯8和所述第三磁铁9与所述目视发讯器组件10连接;所述上方进油口12通过油道与所述第一弹簧6的位置连通,所述下方进油口11通过油道与所述内阀芯8的位置连通。
[0025]所述第二磁铁5与所述第一槽体6.1之间过盈配合。
[0026]所述内阀芯8与所述第二槽体6.3旋接。
[0027]所述第三磁铁9与所述第三槽体8.1之间过盈配合。
[0028]所述目视发讯器组件10包括发讯器阀座10.2、挡片10.1、发讯器阀芯10.3、发讯器弹簧10.4和发讯器磁铁10.5,所述发讯器阀座10.2上开设第四槽体10.7以及设置在第四槽体10.7外圈的弹簧槽10.8,所述发讯器磁铁10.5设置在所述第四槽体10.7内,所述发讯器弹簧10.4设置在弹簧槽10.8内,所述发讯器弹簧10.4的上部设置有发讯器阀芯10.3,所述挡片10.1用于固定所述发讯器阀芯10.3。
[0029]所述发讯器阀座10.2的外部设置有螺纹结构10.9,所述发讯器阀座10.2通过螺纹结构10.9与所述阀座3旋接。
[0030]所述发讯器阀座10.2上设置有第一O型圈10.6,用于与阀座3密封。
[0031]所述发讯器阀芯10.3为塑料材质,其目的为红色塑料具有警示作用,可以快速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器用压差发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阀座(3)、阀芯组件及目视发讯器组件(10),所述外壳(1)与所述阀座(3)之间旋接,所述阀座(3)内设置有第一磁铁(2),所述第一磁铁(2)与所述外壳(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阀座(3)内设置有阀槽(3.1),所述阀槽(3.1)内设置有阀芯组件,所述目视发讯器组件(10)设置在阀芯组件的外部;所述阀座(3)的一侧设置有上方进油口(12)和下方进油口(11),所述上方进油口(12)和下方进油口(11)分别通过油道与所述阀槽(3.1)的两端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器用压差发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包括第一弹簧(4)、第二磁铁(5)、阀芯(6)、第二弹簧(7)、内阀芯(8)以及第三磁铁(9),所述阀芯(6)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槽体(6.1)和凸台(6.2),所述第二磁铁(5)设置在第一槽体(6.1)内,所述第一弹簧(4)设置在所述凸台(6.2)上;所述阀芯(6)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槽体(6.3),所述第二槽体(6.3)内设置有第二弹簧(7),所述内阀芯(8)设置在第二弹簧(7)的外部,所述内阀芯(8)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槽体(8.1),所述第三磁铁(9)设置在所述第三槽体(8.1)内,所述内阀芯(8)和所述第三磁铁(9)与所述目视发讯器组件(10)连接;所述上方进油口(12)通过油道与所述第一弹簧(6)的位置连通,所述下方进油口(11)通过油道与所述内阀芯(8)的位置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张海洋潘敬帅郭爱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海卓力克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