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297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包括安装在无人机本体内部的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内部安装有燃料电池本体,所述燃料电池本体外壁和所述电池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燃料电池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散热系统和第二循环散热系统,所述第一循环散热系统和所述第二循环散热系统交错设置,所述电池壳体上设置有热量传输系统,所述第二循环散热系统和所述燃料电池本体均与所述热量传输系统对应设置,所述热量传输系统与所述无人机本体外界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需要显著增加无人机重量和体积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对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效果,保证了燃料电池的使用时间和无人机的飞行时间。时间和无人机的飞行时间。时间和无人机的飞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
[0003]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随着技术的发展,燃料电池作为无人机的动力源,被广泛应用。
[0004]燃料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对燃料电池进行散热处理,避免温度过高时造成燃料电池和无人机损坏,而现有技术中无人机上燃料电池并未设置散热系统,或单纯通过加装风扇对燃料电池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无法长时间使用带动无人机进行飞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5]因此,亟需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包括安装在无人机本体内部的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内部安装有燃料电池本体,所述燃料电池本体外壁和所述电池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燃料电池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散热系统和第二循环散热系统,所述第一循环散热系统和所述第二循环散热系统交错设置,所述电池壳体上设置有热量传输系统,所述第二循环散热系统和所述燃料电池本体均与所述热量传输系统对应设置,所述热量传输系统与所述无人机本体外界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循环散热系统包括固定缠绕在所述燃料电池本体上的散热气囊管道,所述散热气囊管道内部与所述燃料电池本体外侧壁连通,所述散热气囊管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位于所述间隙内,所述出风管道的出风端伸出所述电池壳体,所述进风管道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进风风扇,所述出风管道内固定连接有出风风扇,所述第一进风风扇和所述出风风扇分别与所述燃料电池本体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电池壳体底端开设有单向进风口,所述单向进风口内安装有第二进风风扇,所述第二进风风扇与所述燃料电池本体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循环散热系统包括缠绕在所述燃料电池本体上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与所述散热气囊管道交错设置,所述电池壳体外壁上绕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冷却管道两端均伸出所述电池壳体,且分别与所述循环管道两端固定连通,所述循环管道和所述冷却管道组成闭合的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内设置有冷却液,所述热量传输系统与
所述循环管路对应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热量传输系统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壳体相对两外侧壁上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与所述循环管道的外壁抵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端固定连通有管道的一端,所述管道另一端通过所述无人机本体伸出与外界连通,所述管道内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散热组件分别与所述燃料电池本体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管道内的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内转动连接有导电转轴,所述导电转轴上安装有散热风扇叶,所述导电滑环与所述燃料电池本体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叶为金属扇叶,所述金属扇叶上固定连接有半导体扇面。
[0014]优选的,所述金属扇叶为铝合金导电材质制成,所述半导体扇面为N型半导体制成。
[0015]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道位于所述电池壳体相对两外侧壁的部分呈蛇形分布。
[0016]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道上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壳体顶端,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燃料电池本体电性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通过设置第一循环散热系统,实现通过高空冷空气对燃料电池的散热处理,无需显著增加无人机的重量和体积,提高了燃料电池本体的散热能力。
[001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通过设置第二循环散热系统,实现通过冷却液对燃料电池的散热处理,进一步提高燃料电池的散热效果。
[0020]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通过设置热量传输系统实现了对冷却液的降温,避免了设置冷却液储存装置进行冷却液静止散热,提高了冷却液的降温效率,从而保证冷区液从燃料电池上的吸热效果,进一步保证了燃料电池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5]其中,1、无人机本体;2、电池壳体;3、燃料电池本体;4、散热气囊管道;5、进风管道;6、出风管道;7、第一进风风扇;8、出风风扇;9、单向进风口;10、第二进风风扇;11、冷却管道;12、循环管道;13、半导体制冷片;14、管道;15、导电滑环;16、导电转轴;17、散热风扇叶;18、半导体扇面;19、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包括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内部的电池壳体2,电池壳体2内部安装有燃料电池本体3,燃料电池本体3外壁和电池壳体2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燃料电池本体3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散热系统和第二循环散热系统,第一循环散热系统和第二循环散热系统交错设置,电池壳体2上设置有热量传输系统,第二循环散热系统和燃料电池本体3均与热量传输系统对应设置,热量传输系统与无人机本体1外界连通。
[0029]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循环散热系统包括固定缠绕在燃料电池本体3上的散热气囊管道4,散热气囊管道4内部与燃料电池本体3外侧壁连通,散热气囊管道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风管道5和出风管道6,进风管道5位于间隙内,出风管道6的出风端伸出电池壳体2,进风管道5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进风风扇7,出风管道6内固定连接有出风风扇8,第一进风风扇7和出风风扇8分别与燃料电池本体3电性连接。
[0030]第一进风风扇7和出风风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内部的电池壳体(2),所述电池壳体(2)内部安装有燃料电池本体(3),所述燃料电池本体(3)外壁和所述电池壳体(2)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燃料电池本体(3)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散热系统和第二循环散热系统,所述第一循环散热系统和所述第二循环散热系统交错设置,所述电池壳体(2)上设置有热量传输系统,所述第二循环散热系统和所述燃料电池本体(3)均与所述热量传输系统对应设置,所述热量传输系统与所述无人机本体(1)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散热系统包括固定缠绕在所述燃料电池本体(3)上的散热气囊管道(4),所述散热气囊管道(4)内部与所述燃料电池本体(3)外侧壁连通,所述散热气囊管道(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风管道(5)和出风管道(6),所述进风管道(5)位于所述间隙内,所述出风管道(6)的出风端伸出所述电池壳体(2),所述进风管道(5)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进风风扇(7),所述出风管道(6)内固定连接有出风风扇(8),所述第一进风风扇(7)和所述出风风扇(8)分别与所述燃料电池本体(3)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2)底端开设有单向进风口(9),所述单向进风口(9)内安装有第二进风风扇(10),所述第二进风风扇(10)与所述燃料电池本体(3)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散热系统包括缠绕在所述燃料电池本体(3)上的冷却管道(11),所述冷却管道(11)与所述散热气囊管道(4)交错设置,所述电池壳体(2)外壁上绕设有循环管道(12),所述冷却管道(11)两端均伸出所述电池壳体(2),且分别与所述循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马高山韩非非任高峰张翔李树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