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灯点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2923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放电灯点亮装置,包括:第1串联电路部,构成为串联连接初级侧线圈和电容器;第2串联电路部,构成为串联连接次级侧线圈和放电灯,该次级侧线圈由以比上述初级侧线圈更多的匝数在棒状的磁芯的侧面部上沿着上述磁芯的轴向卷绕的绕组构成,并与上述初级侧线圈一起构成变压器,上述绕组的与上述磁芯的轴向平行的方向的截面尺寸为上述磁芯的径向的截面尺寸以下;以及桥式直流交流变换电路,具有四个晶体管,将来自电源部的直流电压变换为交流电压,向并联连接的上述第1以及第2串联电路部的两端供给交流电压,可以用小型且简单的电路产生灯起动时的电压,进而可以进行预热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放电灯点亮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由于金属卣化物灯等HID (High Intensity Discharge,高 强度放电)灯是高效率且高亮度的,所以被用作道路照明等室外照明 用等,而且还被用作DLP (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或 液晶投影仪等投影装置的光源。在点亮这样的HID灯的以往的放电灯点亮装置中,例如采用在日 本特表2005-507553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起 动器。专利文献l的装置是对灯供给如使得在灯中持续引起电弧放电那 样的较小振幅且较低频率的方形波供给电压,并且在起动时对灯供给 使线圏以及蓄电器电谐振的较高频率的供给电压的装置。在专利文献 1的装置中,可以对灯供给起动时的较高的电压,并且可以对灯供给 维持灯的通常点亮的电压。另外,为了提高通常的串联谐振电路的电容器两端电压,需要较 大的电感、较小的静电电容、较小的寄生电阻的条件。在专利文献1 的装置中,还附加了高频率下的电桥驱动的条件,作为起动时的电压, 无法得到充分的电压。因此,在专利文献l的装置中,在再点亮时需 要长时间或需要另外准备产生用于起动的更高的电压的电路。另外,为了产生高电压,必须增加升压电路中使用的变压器的次 级侧线團的匝数。另外,为了确保针对所产生的高电压的电绝缘性, 必须确保变压器的次级侧线圏的开始巻绕的端部与巻绕结束的端部 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及沿面距离,次级侧线圏需要构成为沿着 一 个方向单层巻绕。因此,导致变压器大型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用小型且简单的电路产生灯起 动时的较高的电压,进而可以进行预热控制的放电灯点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包括第1串联电路部, 构成为串联连接初级侧线圏和电容器;第2串联电路部,构成为串联 连接次级侧线圏和放电灯,该次级侧线圏由以比上述初级侧线圏更多 的匝数在棒状的磁芯的侧面部上沿着上述磁芯的轴向巻绕的绕組构 成,并与上迷初级侧线圏一起构成变压器,上述绕组的与上述磁芯的 轴向平行的方向的截面尺寸为上述磁芯的径向的截面尺寸以下;以及 桥式直流交流变换电路,具有四个晶体管,将来自电源部的直流电压 变换为交流电压,向并联连接的上述第1以及第2串联电路部的两端 供给交流电压。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包括第1电路 部,包含串联连接的第1初级侧线圏、第2初级侧线圏以及第1电容 器;第2电路部,构成为串联连接第1次级侧线團和放电灯,该第1 次级侧线圏与上述第1初级侧线圏一起构成变压器并具有比上述第1 初级侧线圏更多的匝数;直流交流变换电路,将来自电源部的直流电 压变换为交流电压,向并联连接的上述第1电路部以及第2电路部的 两端供给交流电压;第2次级侧线圏,构成在上述第l电路部中,并 与上述第2初级侧线圏一起构成变压器,具有比上述第2初级侧线團 更多的匝数;笫2电容器,构成在上述第l电路部中,经由充电路径 对该第2电容器施加在上述第2次级侧线圏产生的电压;以及放电间 隙,构成在上述第1电路部中,基于上述第2电容器的端子电压达到 放电间隙电压而导通,经由放电路径将上述第2电容器的端子电压供 给到上述第l初级侧线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包括第1电路 部,随着极性反转生成所希望的电压,并将该电压供给到初级侧线團;第2电路部,构成为串联连接次级侧线圏和放电灯,并与上述第l电 路部并联连接,该次级侧线圏与上述初级侧线圈一起构成变压器并具 有比上述初级侧线圏更多的匝数;直流交流变换电路,将来自电源部 的直流电压变换为交流电压,向并联连接的上述第1电路部以及第2 电路部的两端供给交流电压;以及控制部,控制上述直流交流变换电 路,连续地进行向上迷第1电路部的交流电压的供给。附图说明图l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电路图。图2是从磁芯的轴向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变压器T的图。图3是图2的HI-III截面图。图4是示出铁氧体磁芯的变形例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图6是将横轴设为时间、将纵轴设为电压而示出起动时的灯12 的两端电压(无负载起动电压)的波形图。图7是将图6的时间轴放大到IO倍而示出的波形图。图8A是将横轴设为时间、将纵轴设为电流而示出预热时的灯电 流的变化的波形图。图8B是将横轴设为时间、将纵轴设为电流而示出预热时的灯电 流的变化的波形图。图9A是放大图8的时间轴而示出的波形图。图9B是放大图8的时间轴而示出的波形图。图IO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路图。图ll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12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线團的截面图。图13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路图。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15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线圏的截面图。图16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路图。图1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电路图。 图18是示出图17中的初级升压电路14的一个具体例的电路图。 图19是将横轴设为时间、将纵轴设为电压而示出起动时的灯12的两端电压(无负载起动电压)的波形图。图20是示出图19的高电压起动期间的灯12的电压波形(高电压起动波形)的波形图。图21是示出图19的低电压起动期间的灯12的电压波形(低电压起动波形)的波形图。图22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路图。图2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24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电路图。图2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电路图。图26是示出图25中的初级升压电路140的一个具体例的电路图。图27是将横轴设为时间、将纵轴设为电压而示出起动时的灯12的两端电压的波形图。图28是示出图25的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电路图。 图29是示出图25的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电路图。 图30是示出图25的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l是示出 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电路图。电源部ll产生直流电压。电源部ll是产生恒定功率的部件。在 实际的电路中,例如可以由恒定功率控制斩波电路的输出平滑电容器 等构成电源部11。电源部11的正极性输出端经由电源线与晶体管Ql、 Q3的各漏 极连接。另外,电源部11的负极性输出端经由基准电位线与晶体管 Q2、 Q4的各源极连接。晶体管Ql的源极与晶体管Q2的漏极相互连 接。另外,晶体管Q3的源极与晶体管Q4的漏极相互连接。这些晶体管Q1 Q4构成将来自电源部11的直流电压变换为交流 电压的桥式直流交流变换电路。晶体管Ql的源极与晶体管Q2的漏极的连接点(以下,称为第1 连接点)经由线團Ll与电容器C的第1串联电路与晶体管Q3的源 极与晶体管Q4的漏极的连接点(以下,称为第2连接点)连接。另 外,在第l连接点与笫2连接点之间,连接有线圏L2与灯12的第2 串联电路。作为灯12采用HID灯。为了振动波形形成以及电流限制而设置电容器C。另外,由线圏 Ll、 L2构成变压器T。此外,将线圏L1设为变压器T的初级侧,将 线圏L2设为变压器的次级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圏L2的匝数被设 定为线圏Ll的匝数的n倍(n是正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灯点亮装置,包括: 串联连接初级侧线圈和电容器而构成的第1串联电路部; 串联连接次级侧线圈和放电灯而构成的第2串联电路部,该次级侧线圈由以比上述初级侧线圈更多的匝数在棒状的磁芯的侧面部上沿着上述磁芯的轴向卷绕的绕组构成, 并与上述初级侧线圈一起构成变压器,上述绕组的与上述磁芯的轴向平行的方向的截面尺寸为上述磁芯的径向的截面尺寸以下;以及 桥式直流交流变换电路,具有四个晶体管,将来自电源部的直流电压变换为交流电压,向并联连接的上述第1以及第2串联电路部的 两端供给交流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尾明男
申请(专利权)人:哈利盛东芝照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