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阻尼消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87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向阻尼消能器,包括顶部和底部均开口且带空腔的约束套和与阻尼介质配合消能的驱动件;位于约束套顶部开口处和底部开口处均设有带中孔的准动密封件;两个准动密封件和约束套之间围成的封闭空腔内满填固体阻尼介质;驱动件沿轴向设置于所述封闭空腔内,且驱动件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准动密封件的开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性能要求低,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便于搬运和安装,且成本低廉;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阻尼消能后,还可继续使用,且并不影响整个阻尼器的阻尼消能的性能,阻尼消能效果佳,且可重复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阻尼消能器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阻尼消能器的
,具体涉及一种轴向阻尼消能器。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风、地震等外部动力荷载的作用。当作用于建筑物的外部动力荷载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建筑物将产生强烈的振动,不仅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而且可能威胁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建筑物破坏、倒塌的灾难性后果。
[0003]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或减震器)来减振消能。从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
[0004]近二、三十年人们对建筑物的抗振动的能力的提高已经做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一成果中最引以为自豪的是“结构的保护系统”。人们跳出了传统增强梁、柱、墙提高抗振动的能力的观念,结合结构的动力性能,巧妙的避免或减少了地震,风力的破坏。基础隔震(Base Isolation),各种利用阻尼器(Damper)吸能,耗能系统,高层建筑屋顶上的质量共振阻尼系统(TMD)和主动控制(Active Control)减震体系都是已经走向了工程实际。有的已经成为减少振动不可少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对于难于预料的地震,破坏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的多维振动,这些结构的保护系统就显得更加重要。
[0005]现有建筑领域中的阻尼器发展迅速,主要包括调谐阻尼器、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脉冲阻尼器、旋转阻尼器、风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等,现有应用于建筑方面的阻尼器以单向居多,但现有的单向阻尼器消能效果不佳,且在完成一次消能后,其力学参数不能恢复至初始状态;除此,现有的单向阻尼器选用液体阻尼介质,易出现阻尼介质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轴向阻尼消能器,以解决或改善上述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轴向阻尼消能器,其包括顶部和底部均开口且带空腔的约束套和与阻尼介质配合消能的驱动件;位于约束套顶部开口处和底部开口处均设有带中孔的准动密封件;两个准动密封件和约束套之间围成的封闭空腔内满填固体阻尼介质;驱动件沿轴向设置于所述封闭空腔内,且驱动件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准动密封件的开孔内。
[0009]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至少一个挤压部和位于挤压部两端的连接部。
[0010]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与阻尼介质配合消能的一个挤压部和位于挤压部两端的连接部;位于两端的所述连接部向外延伸、穿过准动密封件上的开孔,并与外部建筑墙体的主体结构相连。
[0011]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与固体阻尼介质配合消能的三个挤压部和与挤压部相连的
连接部;三个挤压部沿轴向依次分布。
[0012]进一步地,准动密封件为中部开孔且呈环型状分布的叠层橡胶钢板。
[0013]进一步地,叠层橡胶钢板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块环形橡胶板和若干块环形钢板,位于相邻两个环形橡胶板之间设置环形钢板。
[0014]进一步地,叠层橡胶钢板最内侧一圈为环形橡胶板,且环形橡胶板与驱动件挤压接触。
[0015]进一步地,挤压部为锥形状、半球状或者弧形状;连接部为管状。
[0016]进一步地,固体阻尼介质为铅体或砂石颗粒。
[0017]进一步地,约束套为刚性构件,刚性构件的材质为钢材、铸铁或钢筋混凝土。
[0018]本技术提供的轴向阻尼消能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密封性能,本方案的消能器采用固体阻尼介质,如铅体或砂石颗粒,而传统的阻尼介质为液体介质,由于阻尼器的大部分元件的材质为钢材,钢材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尤其在部件的连接处,由于钢材的热胀冷缩,造成原本密封的连接处出现缝隙,进而造成液体介质的泄漏,影响阻尼器的耗能效果。本技术的阻尼介质采用固体介质,其相对于液体介质,对部件之间的密封要求较低,本技术只需在约束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准动密封件,只需两个部件即可实现对阻尼介质的密封,避免阻尼介质泄漏,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便于搬运和安装,且成本低廉。
[0020]阻尼消能,本方案在驱动件上设置至少一个挤压部,挤压部可以为锥形、球形或者弧形,在具体消能作业时,固体阻尼介质受力屈服,并向挤压部流动,流动的固体阻尼介质与挤压部发生挤压,并在挤压中完成能量的消耗,同时固体阻尼介质和挤压部作用完成阻尼消耗后,其参数和性能恢复,即消能器可自动实现功能的自修复。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轴向阻尼消能器的结构图。
[0022]图2为图1在A

A处的剖视图。
[0023]图3为图1在B

B处的剖视图。
[0024]图4为连接部外延与外部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图。
[0025]图5为三个挤压部的消能器的结构图。
[0026]其中,1、约束套;2、准动密封件;3、驱动件;4、阻尼介质;5、挤压部;6、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8]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参考图1

图3,本方案的轴向阻尼消能器,包括约束套1、驱动件3和准动密封件2。
[0029]约束套1,其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且带空腔的圆柱状结构,圆柱状结构的内部为固体阻尼介质4的容纳腔体。
[0030]作为本实施例再进一步的方案,约束套1为刚性构件,刚性构件的材质为钢材、铸铁或钢筋混凝土。
[0031]准动密封件2,其为中部开孔且呈环型状分布的叠层橡胶钢板。
[0032]作为本实施例再进一步的方案,叠层橡胶钢板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块环形橡胶板和若干块环形钢板,位于相邻两个环形橡胶板之间设置环形钢板。
[0033]作为本实施例再进一步的方案,叠层橡胶钢板最内侧一圈为环形橡胶板,且环形橡胶板与驱动件3挤压接触;且叠层橡胶钢板最外侧一圈也为环形橡胶板,最外圈的环形橡胶板与约束套1之间挤压相连。
[0034]本实施例的环形钢板为刚性结构,可作为环形橡胶板的支撑,即使受到一定的载荷冲击,也能保持刚性结构的完整性不被破坏,增加叠层橡胶钢板整体结构的强度,同时也可限制环形橡胶板的弹性位移。
[0035]环形橡胶板具有一定的弹性,既可以缓冲部分载荷冲击,辅助耗能,也可准许驱动件3一定的运动位移。
[0036]本方案设置两个准动密封件2,一个准动密封件2设置于约束套1的顶部,另一个准动密封件2设置于约束套1的底部。
[0037]两个准动密封件2和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阻尼消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和底部均开口且带空腔的约束套和与阻尼介质配合消能的驱动件;位于约束套顶部开口处和底部开口处均设有带中孔的准动密封件;两个所述准动密封件和约束套之间围成的封闭空腔内满填固体阻尼介质;所述驱动件沿轴向设置于所述封闭空腔内,且驱动件的两端分别嵌设于准动密封件的开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阻尼消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至少一个挤压部和位于挤压部两端的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阻尼消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与阻尼介质配合消能的一个挤压部和位于挤压部两端的连接部;位于两端的所述连接部向外延伸、穿过准动密封件上的开孔,并与外部建筑墙体的主体结构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阻尼消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与固体阻尼介质配合消能的三个挤压部和与挤压部相连的连接部;三个所述挤压部沿轴向依次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阳照吴体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